第四节 科技论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2&rec=53&run=13

“黄河口科技论坛”是东营市科协开展的学术研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紧密结合的一项活动,其特点是:集理论研究、技术交流、信息发布于一体,
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研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1996年开始,市
科协、市人事局联合开展这项活动,每年举办一届。每届论坛都成立由专家
组成的评委会,评出一、二、三等奖,对作者颁发证书和奖品。获奖成果与
东营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成果同等对待,可作为晋升职称、评选“拔尖
人才”、“优秀科技工作者”和“青年科技奖”的重要依据,并将优秀论文
推荐到省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对特别优秀的论文,推荐参加“山东省优秀科
技论文奖”评选。到2002年共举办科技论坛七届。
为探讨21世纪东营市现代化农业发展战略,促进全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
者的健康成长,培养和造就一批跨世纪科技人才,市科协、市人事局于1996
年11月份联合举办东营市“首届黄河口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这次论坛的
主题是“21世纪东营市现代化农业发展战略”。全市农业、林业、畜牧、水
利等部门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东营市大农业的发展
献计献策,撰写出一批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优秀论文,并进行现场答辩。论
坛紧紧围绕主题,结合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重点探讨农业产业化、农业综
合开发与自然资源利用保护、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民奔小康等方面的
问题。这些论文针对东营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客观条件进行深
入分析和探讨,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全市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
依据。
经市有关专家和市直机关领导组成的评委会严格评选,评出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5名。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第二届黄河口科技论坛于1997年7月25日在东城东方俱乐部举行。本届论
坛以“21世纪的东营工商业”为主题,就东营市工、商业的振兴和持续发展
思路及对策进行演讲、答辩、座谈。来自全市部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厂
长(经理)、私营业主以及从事经营管理和理论研究的14人走上讲坛,就加
快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市商业网
点体系和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经市有关专家和市直
机关领导组成的评委会严格评选,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优胜奖若干名。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1998年7月至11月举办第三届黄河口科技论坛活动。这次活动是市科协、
市人事局联合组织的,依托市医学科学研究会举办的。活动主题为“21世纪
东营医学科学发展”。地方及油田25所医院的160多名医学科技工作者参加论
坛活动。论坛围绕东营市医学科学发展的动向和热点问题提出许多新观点、
新思想,就医学科学管理提出许多见解和方法。
本届论坛活动共征集论文197篇。 经过论坛专业组初选、 评委会无记名
(差额)投票表决,评出一等奖30篇,二等奖49篇,三等奖71篇,优胜奖47
篇。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1999年5月至11月举办了第四届黄河口科技论坛活动。这次活动是市科协、
市人事局联合组织,依托市水利学会举办。主题是“21世纪东营水资源综合
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围绕东营水资源的现状、开发利用及前景等
有关水利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提出许多新观点、新思路;就重大工
程、重大课题进行科学论证,提出可行性方案或策略;就有关理论问题进行
探讨。还邀请著名水利专家作学术报告。
本届论坛活动共征集论文74篇, 经过论坛专业组初选、 评委会无记名
(差额)投票表决,评出一等奖8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35篇,优胜奖19篇。
对获奖者进行了表彰,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2000年3月至7月举办第五届黄河口科技论坛活动。这次活动是市科协、
市人事局联合组织,依托东营市质量协会举办的。论坛主题是:“东营经济
发展与质量管理”。论坛围绕东营经济发展与质量管理进行深入系统地研讨、
论证,就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检验和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
等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提出许多新观点、新思路。对重要行业、重
大工程、重要课题进行质量管理科学论证、探讨,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或策
略。
本届论坛活动共征集论文54篇,论坛专业组初选、评委会无记名(差额)
投票表决,评出一等奖6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25篇,优胜奖11篇。对获奖
者进行了表彰,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2001年4月至10月举办第六届黄河口科技论坛活动,这次活动是市科协、
市人事局、市科委联合组织的。活动主题:科技创新与东营经济发展。本次
论坛征集的是1999年以来与论坛主题相符的,在各级刊物上正式发表的或是
新撰写的论文、专著、考察报告等。内容及形式:论文内容围绕主题展开,
就东营市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等方面提出新观点、新思路,重
点围绕以下方面专题论述。
1.研究探讨科技创新如何推动东营经济发展;
2.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促进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4.科技创新战略和规划;
5.科技兴农战略与东营农业现代化;
6.科技兴海战略与东营经济社会发展;
7.科技创新与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业的振兴;
8.科技创新如何促进各行业的发展;
9.科技创新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
10.技术创新跨越与高科技产业化;
11.信息技术与产业化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12.生态环境与东营城市发展。
论坛形式以论文评选、座谈交流为主,辅以其他学术交流形式。范围条
件:1.市和油田、石油大学从事科技管理、科技研究工作人员。2.全市各行
业与科技管理、科技研究有关人员。3.有较高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本届论坛活动共征集论文169篇,论坛评审领导小组和评审委员会对入选
论文进行认真评审,评出一等奖18篇,二等奖42篇,三等奖85篇,优秀奖24
篇。对获奖者进行了表彰,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2002年5月至12月,市科协、市人事局、市建设委员会联合组织举办第七
届黄河口科技论坛活动。主题是:东营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内容
及形式:论坛论文内容主要就东营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点、
热点、难点等问题进行全面或专题研究、论述,围绕以下方面选题:
1.继承与发展——新世纪的东营市;
2.城市化与区域发展;
3.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4.城市规划与人居中心城市;
5.城市规划与旧城更新改造;
6.城市规划与城市特色;
7.城市规划应坚持高起点;
8.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体系;
9.城市生态与环境;
10.城市发展与经营城市;
11.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建设;
12.城市建设应坚持高标准;
13.“三标”工程的设计与建设;
14.地区特点、地方传统与城市特色和建筑特色;
15.城市化发展与生态旅游景观;
16.地区建筑文化、区域城市文化与城市灵魂;
17.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18.娱乐、闲暇娱乐业与城市持续发展;
19.小城镇规划与建设;
20.城市管理应坚持高效能;
21.城市发展的法制建设;
22.城市发展的行政体制改革;
23.城市发展的户籍制度改革;
24.城市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25.城市管理模式探讨;
26.城市综合执法的实施;
27.城市化与市场化;
28.城市化的评价考核体系。
论坛形式以论文评选、学术报告会交流为主,辅以其他学术交流形式。
范围条件:1.市和油田、石油大学从事城市研究、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技
工作者。2.全市各行业对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研究成果的科技人
员。3.有较高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本届论坛活动共征集论文126篇,论坛评审领导小组和评审委员会对入选
论文进行认真评审,评出一等奖15篇,二等奖35篇,三等奖71篇。对获奖者
进行了表彰,并颁发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