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科技下乡活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2&rec=43&run=13

组织科技人员下乡,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科技服务,是使科学技术和科
研成果转变为现实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贯彻“科技兴业”方针的重
要环节。东营市各级科协建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挥
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和带领全市科技工作者,实施市委、市政府“科教兴市”
战略,以推进各业科技进步和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目标,组织实施了一
系列的科技下乡活动,为振兴农村经济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作出巨大努力。
东营市建市初,正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振
兴农村经济“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方针深入人心,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
学科学、用科学、靠科学技术劳动致富的积极性。各级科协和广大科技工作
者,顺应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民群
众提供咨询和服务。一是组织科普赶集活动。由于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人面
广量大,过去农业技术部门,坐门服务的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要
求,为普及推广新的科学技术,不少农技部门,每逢集日,就把咨询站搬到
集市上。原牛庄区史口乡科协委员、助理农艺师高梅英,是47岁的女同志,
每逢大集,背着实物、标本、挂图、科技图书等到集市上摆摊,向群众宣讲
农业知识。二是科技人员直接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地向农民传授农
业知识。垦利县科协原副主席王科文,为了帮助指导棉农及时准确地进行棉
花虫害防治,在害虫发生盛期,选择不同地片详细观察棉铃虫的孵化生长规
律,关键时期每日一次,风雨无阻,然后利用广播、小报等形式把除虫时间、
用药剂量告诉棉农,并亲自到田间指导农民喷药灭虫。仅1985年,县乡两级
科协开展集市科普咨询300余次。
1987年,市、县区两级科协都配备了科普宣传车,各县区均较好地发挥
了科普宣传车的作用,开展科普赶集活动,组织科技人员下乡,送技术上门。
3月中旬,市科协组织7名科技工作者,分别深入到11个乡镇、15个村向农民
传授蔬菜、畜牧、食用菌栽培、水产养殖等生产技术,并对一些农户进行现
场指导。这次活动咨询人数达424人,传递信息23条,帮助农民解决各种问题
10多项。各县区和乡镇科协都积极参与,收到较好效果。1988年,全市利用
科普车开展科普赶集90余次,咨询人数约3000余人。
1991年,“全市首届科普活动月”将科技下乡活动推向高潮。在活动月
期间,全市科协系统进行了全方位多形式的科普活动。提供展板140多块,巡
回展出30余场,发放资料3万余份,提供科技咨询500多项。集市上许多农民
边听讲、边记录、边询问,很受农民欢迎。
1992年至1995年期间,由于受县乡机构改革科协机构被撤并的影响,科
技下乡活动和科普赶集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逐渐形不成规模。1995年全市
仅组织科普赶集16次,发放科普资料6万份。
1996年,按照全国科普工作大会提出的任务和省、市党委的指示,市科
协认真组织了冬春季的科技下乡活动。市科协于10月22日发出《关于今冬明
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的意见》,成立由蔬菜、棉花、畜牧、食用菌等专业农
业科技人员组成的“东营市科技服务团”,多次下乡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活动。
市科协16名机关干部职工踊跃向农民捐献科技图书800余册,并利用冬闲时间,
分别奔赴广饶县大码头乡、河口区新户乡和东营区牛庄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向农民赠送挂图100余张,科技图书200余册,科普资料15000份,并播放科技
录像片。为进一步推动全市“科技下乡”深入开展,市科协组织召开各区县
科委主任会议,详细部署了冬春季全市科技下乡活动。各区县科委承担起了
这一任务,并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据统计,科技下乡活动期间,共有1300
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举办培训班315期,田间地头咨询676次,制作科
普展版160块,放科技电影录像256场,发放科普资料50000份,共有15万人直
接受到科普教育。
1997年,市科协组织举办了’97科普宣传周活动。期间,举办大型科普
赶集5次,出动科普宣传车15辆,发放科普资料20000份(册)。在全年科普
活动中,共组织市级学会和县科委开展“科技下乡”活动40多次,有1565名
农业科技人员参加。发放科技资料、明白纸60000余份,组织专家现场义务科
技咨询近700次,举办培训班315期,培训20万人次。
1998年,市科协聘请山农大等有关院校知名专家、教授和市内离退休知
名科技工作者,组建“东营市农村科普专家咨询服务团”送科技下乡。共组
织下乡50余次,发放科技资料20万份。市科协为下镇乡赠送科技图书300余册,
科技报刊20000余份;为永安乡、大营乡发放实用新技术宣传资料8000份,播
放蔬菜种植、水产养殖等各类录像片8部;结合秋种生产,组织专家到新安
乡传授小麦旱作栽培技术,赠送化肥4000公斤。
1999年,全市全年共组织大型科普赶集近40次,发放科技资料10万余份,
赠送科技书籍16000余册,科技录像带1000余盘。举办揭批法轮功图片展览20
次。东营区科协倡导发起“关于在全区开展千名干部送科技、信息进万户活
动”,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督查办公室确保落实,取得显著
成效。共举办培训班20期,培训科技致富带头户1320户,培训1500余人次,送
致富信息、项目3500条。市科协邀请山农大、青岛海洋大学的博士,组织市
农村科普专家咨询服务团、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先后到大码头、集贤、盐窝、
傅窝、 永安等乡镇进行科普宣传和咨询服务。 赠送优良果苗12000株、农药
2000公斤,机收小麦615亩,发放科技资料20000余份。市科协被评为“山东省
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市科协科普部、河口区科协、利津县
北宋镇被评为“山东省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2000年,全年共组织科技下乡120多次。发放科技资料10万多份,赠送书
籍12000余册,挂图100套,科技录像带200多盘。其中市科协组织科技下乡10
多次,组织莱阳农学院的专家教授来东营进行果树生产指导,组织市科学技
术促进会、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专家进行果菜栽培、桑蚕养殖等方面的技
术服务,参加全市“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共发放科技资料2万
多份,赠送书籍、报刊4000余册,深入田间地头指导20多次。全市科技下乡
活动促进了科普文明村镇建设,东营区油郭乡被评为全省科普示范文明乡镇,
广饶县颜徐镇莲花村,利津县北宋镇双高村被评为全省科普示范文明村。
2001年,全市科协系统共组织科技下乡近40次,发放科技资料12万份,
赠送科技书籍10000册,挂图200套,科技录像带300盘。市科协组织较大规模
的科技下乡活动4次,发放科技资料2万多份,赠送科技书籍2000余册,现场
技术咨询10多次。全市科协系统还积极参与省科协和全市“科技、文化、卫
生”三下乡活动,捐赠VCD影碟机4台,发放科技图书资料5000余套。组织利
津县、垦利县科协,积极配合来东营下乡的中国科协、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
会深入到汀罗镇、胜坨镇等6个乡镇近280个村庄进行揭批“法轮功”邪教宣
传,开展送医送药活动。该项活动共24天,受益群众15万人次。与山东省农
科院共同组织新农药推广会,重点宣传推广了10多种高效无公害新农药。广
饶县科协先后到大王、大码头、李鹊等乡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发送明白纸
1.5万份、《大众科技报》5000份,赠送科技书籍3000余册,放映科教电影30
余部、500多场次,为群众解答技术难题2000多条,受教育群众5万人次。
2002年,全市共组织科技下乡30多次,发放科技资料7.6万份,赠送科技
书籍15000多册,现场科技服务400多人次。市科协组织赴河口区义和镇七顷
村、广饶县大王镇后屯村开展科技下乡活动2次,发放科技资料2000多份,赠
送科技书400余册,重点宣传农业国际标准知识,引导农民树立标准化生产观
念,以适应“入世”的新要求。广饶县科协组织较大规模的科技下乡5次,
发放科技资料1.9万份,赠送科技书籍1500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