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5&rec=58&run=13

综述 2008年,全市共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7个,改造中低产田8万亩,争取财政资金4205.8万元,
完成总投资6632.4万元。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
进程,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目标。

项目建设 积极组织实施了2008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2008年全市共投资建设内资和外资项目
10个,投资规模6632.4万元,其中农业专项和财政资金4405.8万元。
土地治理项目4个。包括中低产田项目2个,投资规模17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360万元。分别建
设了峄城区吴林办事处1.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台儿庄区马兰屯、邳庄镇1.6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水利措施: 新建和修复排灌站12座, 新打和修复机电井39眼,衬砌渠道11.55公里,建设渠系建筑物
224座;农业措施:改良土壤1.1万亩,修建机耕路49.5公里;林业措施:植树造林0.17万亩;科技推广
措施:技术培训6000人次,科技示范推广0.1万亩;生态综合治理(小流域治理)水毁修复项目1个,
投资规模75万元,其中财政资金60万元。治理面积0.5万亩;水力措施:建设小型蓄排水工程1座;农
业措施:修机耕路6公里,修建梯田埂8公里;林业措施:植树造林0.0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科技推广
措施示范推广项目1个,投资规模5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40万元。引进新品种5个、优质大樱桃接穗8
万株,建立西洋矮化砧木繁育基地50亩,推广西洋矮化大樱桃新技术1000亩,示范面积2万多亩,技术
培训2500人次。
产业化经营项目3个,投资规模2262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200万元。包括投资350万元建设了薛城
区500吨斑点叉鮰鱼片加工扩建项目,其中财政资金200万元,新增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建生产线1条;
投资356万元建设了滕州市高档出口兔肉加工技改项目,其中财政资金200万元,购置绞肉机1台,真空
搅拌机1台,真空滚揉机2台,灌肠机2台,肠衣包装机1台,不锈钢工作台20台,检验检测设备等;投
资1556万元建设了山亭区6000吨花生酱生产线扩建项目,其中财政资金800万元,在公司原年产3000吨
花生酱生产线基础上,通过配套设施建设,进行技改扩建,将其扩建成年产6000吨彩条花生酱生产线。
另外,建设完成了上年结转的峄城区2万吨变性淀粉加工扩建项目1个,完成投资规模350万元,其中,
财政资金200万元,完成生产厂房和生产设备的改扩建任务。
实施建设了枣庄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第三期项目(既世行三期项目2008年度),总
投资2245.4万元,世行贷款和财政资金1545.8万元。项目涉及滕州市和薛城区。治理中低产田3万多亩。
共开挖疏浚渠支排水沟25.75千立方米支、斗、农排水沟118千立方米,建筑物839座,机电排灌站11座,
机电井128眼、井房149个、维修机电井155个,农电线路30公里,小型蓄水工程15座,农村道路103.15
公里,防渗渠道、低压管道222公里、微罐60亩,土壤改良9285亩,用水者协会1个,示范推广21000亩。

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从实际出发,综合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加快农业结构
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农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结
构调整。充分利用项目区良好的基础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在稳定发展粮食
生产的基础上,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畜禽、林果、蔬菜产业。二是进一步加快了高
效农业规模化生产基础建设。紧密结合项目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利用资金集中投入优势,通
过规模开发、龙头带动、科技创新等措施,优化了区域结构和生产布局。三是突出了盈泰集团等重点
骨干龙头企业和成长型龙头企业扶持,增强了示范带动能力。对盈泰集团连续11次重点扶持,总投资
10338万元,使该企业从资产不足千万、年产值3600万元的一个经营困难、濒临倒闭的小加工厂,一跃
成为资产逾7亿元、年产值近30亿元、出口创汇5000多万美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肉
鸡加工能力达到8000万只,列全国同行业前五名;肉兔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只,加工出口列全国同行
业第一位,成为集规模饲养、联合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新兴食品工业城,带动肉鸡、肉兔养殖专
业户1.2万户,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约2万人,增加农民和安置人员收入2亿多元。

项目管理 把项目管理作为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制、县级报账制、工程监
理制、项目和资金公示制、奖惩激励机制。以主导产业为结合点,土地治理和多种经营项目紧密结合。
土地治理项目围绕主导产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多种经营项目围绕优势农产品,
拉伸产业链条,充分发挥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项资金的叠加效应和综合效益。严把五关:从源头
抓起,严把选项关,储备充足的项目库,从项目库中优中选优,反复实地考察论证,确保选准项目,
选好项目;严把报账关,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在实施方案经市开发办、市财政局联合审批后才能开工建
设,按工程进度进行报账拨款;严把中期检查关,为及时纠正项目建设中的偏差,在项目建设中期组
织有关专家对所有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质量;严把标准质量关,
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建立核心,典型引路的办法,每个项目区都是先建样板核心区,再由点到面逐步
推开,委托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分项工程完成后及时组织验收,
不合格的工程坚决返工重建,确保了项目建设标准和质量;严把验收关,严格执行年度验收,排出名
次,兑现奖惩,推动项目建设平衡发展。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会同财政部门切实加强农业综
合开发资金管理,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资方向
的管理。在农业综合开发的选项、论证、评价、立项等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选择
那些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科技含量较高,易于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的项目,使有限的投入取得长期的
收益回报。二是严格执行县级报账制度。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实行县级财政资金报账管理,通过项目
工程预、决算,进行单项工程核算;建成项目对照实施方案严格审查,未达到项目设计建设要求的,
坚决不予报账,有效防止了弄虚作假,侵占和套取项目资金现象发生。三是认真实行农业综合开发资
金公示制。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资金公示制暂行规定》,在项目区内设立了公示
牌,对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工程及数量、财政资金及农民筹资投劳的使用情况、工程效益及运行管护
情况等内容进行公示,使项目区广大村民对项目工程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避免了挪用资金现象的发生,受到项目区群众的普遍欢迎。把运行管护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重要工作来
抓,因地制宜、针对不同项目采取了不同管护机制和模式。水利工程坚持工程建成一批,移交一批,
镇、村落实管护责任制,小型水利工程推行拍卖、承包责任制;积极建设农民用水者协会,发挥协会
功能,管好用好节水灌溉工程。农田道路组建管护队伍专门管理,明确管护职责,落实管护报酬。农
田林网采取拍卖、承包或明确集体与农户利益分成比例等办法,落实产权,明确责任,有效解决了农
业综合开发项目重建轻管的问题,确保了项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建成项目效益显著。1、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完成后,实现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新增和改善
除涝面积1.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年节水量419万立方米,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2.6万亩,
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万亩;提高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1.2万亩,其中,优质粮食种植面积1万亩,年新
增粮食479万公斤、 油料1.2万公斤; 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户数量达到6774户, 年直接受益农业人口
23305人,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748万元。2、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完成后,加工转化农产品
2550万公斤,年新增总产值15950万元,年新增加值6800万元,年新增利税1416万元,年直接受益农户
数量7400户,其中,土地治理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户数达5400户,年直接受益农业人口数达23964人,其
中,土地治理项目区直接受益农业人口数达17200人,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2066万元,年新
增就业人数640人,其中,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502人。3、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建设完成后,年扩
大良种种植面积0.1万亩,年新增总产值2000万元,年新增增加值1600万元,年新增利税80万元,项目
区年直接受益农户数量达到340户,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业人口数达1420人,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
加总额1240万元,年培训合格劳动力600人。
(孟庆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