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 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5&rec=34&run=13

综述 2008年全市法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
律至上”,规范司法行为,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开创了法院工作的新局面。2008年,全市法院共受理
各类案件37208件,审(执)结37849件(含旧存),同比分别增长27%和30%。其中,中院受理各类案
件1688件,审(执)结1921件(含旧存)。中院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
位”,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十佳人民满意政法单位”,继续保持了“全国优秀法院”荣誉称
号,在省法院考核中名列前茅,连续第8年被表彰为先进集体。中院民四庭还被表彰为“全国巾帼文
明岗”。

刑事审判 全市法院共审结各类一审刑事犯罪案件1908件, 判处犯罪分子2570人,同比分别增长
15%和12%,其中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的407人。依法惩处职务犯罪行为,一审审结贪污贿赂、
渎职犯罪案件84件,判处犯罪分子108人。积极参与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遍设立“少年
法庭”,实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员制度。对“管、缓、免”人员进行回访帮教,对认罪服法、
认真改造的1779名罪犯依法予以减刑、假释。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管工作,被
中央综治办表彰为“全国核查监外执行专项行动先进集体”。

商事审判 2008年全市法院共审结一审商事案件17194件,标的额4.82亿元。其中,审结借款合同
案件3914件,规范金融秩序,保障投资安全;审结买卖合同案件1846件,依法为企业清理债权债务,
加快经济流转,维护市场秩序;审结涉及著作权、商标权、技术合同等知识产权案件41件,加强对知
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依法审理各类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促进对外开放和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力服务企业改革,审理破产案件20件,涉及债务总额6.6亿元,其中中院审理9
件,涉及债务总额4.1亿元。同时,针对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先后制定出台了为经济文化建设、
农村改革发展、外向型经济、创新型城市等服务的意见,提出并认真落实了各项法律服务措施。国际
金融危机发生后,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15条意见,指导全市法院建立立案、审理、执行“绿
色通道”,高度重视并妥善审理好因国际金融危机而引发的借款合同、破产、房地产、劳动争议等各
类案件,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民事审判 全市法院一审审结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劳动争议和权属、侵权纠纷等民事案件9811
件,同比增长14%。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审结涉及农民工劳务合同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等案
件247件,标的额25.4万元。加强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坚持辨法析理,加大调解力度,实现“定分止争、
胜败皆明、案结事了”的目标,全市法院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73%。积极服务农村改革发展,
针对枣庄市农村土地改革的实际情况,对其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出台了相关法律意
见,推动了土地流转工作依法稳妥进行。

行政审判 2008年,全市法院共审结涉及城市建设、房屋拆迁、土地管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
等一审行政诉讼案件994件,执结行政机关申请执行案件1296件,同比分别增长20%和31%。引入协调机
制,在依法、自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促使诉讼双方以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一年来以和解方式审结
的行政诉讼案件占46%。配合台儿庄运河古城建设,两级法院提前介入,主动提供法律服务,确保拆
迁工作依法有序进行,无一起拆迁案件进入司法程序。针对东湖公园建设中形成的拆迁行政案件,法
院依法做好协调工作,促使全部案件成功和解。积极参与土地执法检查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对土地违
法问题进行了督导整改。同时,认真做好国家赔偿工作,积极稳妥地办理国家赔偿案件。

执行工作 一年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6405件,执结6545件(含旧存),同比分别上
升16%和24%,标的额3.04亿元,有力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全市
法院认真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强化执行措施,加大执行力度,一个月内就执结各类案件829
件,未结执行案件同比下降了36%。

信访申诉和审判监督 一年来,全市法院共处理、接待群众来信、来访647件次。针对非正常上
访问题,认真调查分析上访人的不良心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中央政法委《政法动态》把这一做
法向全国转发推广。全力做好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特别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涉诉进京非正常上
访案件的排查化解和疏导稳控工作,被市委表彰为先进单位。大力加强审判监督工作,全年共审结各
类再审案件109件,改判和发回重审38件,依法纠正了错误判决,为有理有据的当事人及时提供了司
法救济。

队伍建设 在司法能力建设方面,通过庭审观摩、理论研讨、案例分析、业务考试、讲座培训、
评比办案能手等途径,着力提高法官妥善处理案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年来,中院共组织庭审
观摩和评比22场次,组织法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630余人次。在公信法院建设方面,指导全市法院从
司法结果、司法过程、司法方法、司法形象入手,树立司法权威和人民法院良好形象,全面提升司法
公信力。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通过举办廉政教育报告会、观看反腐倡廉录像片、建设廉政文化长廊
等形式,加强正反两方面教育。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召开执法监督员座谈会,对514名案件当事人进
行回访调查,认真听取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了工作。

法院管理与改革 2008年, 全市法院院长、庭长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达6000余件,开观摩示范庭
96场次,大大提高了审判管理和指导的针对性、科学性。认真落实公开审判制度,大力推行“阳光审
判”,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摩庭审、监督执行,组织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建立新闻发布
制度,以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听得懂、信得过的司法方式保障司法公正。一年来,全市93名人民陪审
员共参与审理各类案件276件。全面推行“和谐司法”,广泛开展“零错案、零投诉、零上访”竞赛
活动,坚持以和谐的方式解决纠纷,追求最佳的办案效果。

便民服务 广泛开展法官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五进”活动,使审判工作
更好地贴近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在立案、送达、审理、执行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为当事人提
供诉讼便利。普遍推行网络立案、传真立案等远程立案方式,完善假日办案、巡回办案、预约开庭以
及法律文书电子签章、电子查询等制度和措施,切实方便了群众诉讼。落实司法救助制度,依法为特
困群众和企业减缓免诉讼费、执行费150余万元,确保了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推动建立申
请执行人救助制度,对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给予必要救济。
(杨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