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煤气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2&rec=89&run=13

1981年,市政府抽调8名工程技术人员,经过考查和论证拟定出煤气工程总体设计任务书。气源用
薛城焦化厂的焦炉余气;计划供应3万户居民用气,其中薛城、山家林及陶庄等煤矿居民区1万户,市
驻地2万户;安装输气干管31公里;总投资1500万元,资金来源以自筹为主,争取国家补助;工程效益,
按每日供气9万立方米计,一年可节约煤炭50735吨。
1983年,第一期煤气工程列入省基本建设计划,建设资金650万元,其中国家拨款200万元,煤炭
部补助300万元。1984年11月,山东省建委批准了第二期煤气工程的扩初设计。总投资经国家计委、建
委核定为1497万元,其中第一期工程776万元,第二期工程721万元。'此处为图片或难见字'
枣庄市煤气工程报经省计委、建委同意后,煤气工程筹备处于1983年建成薛城煤气加压站、1万立
方米储配气罐,薛城至山家林输气主管道16公里,薛城、山家林、陶庄中低压主管网12.3公里。完成
投资658万元,超计划1.2%。
1984年继续建成了3万立方米枣庄储配气罐,铺设山家林至枣庄输气干管15公里,市区部分中低压
主管网22.2公里,建调压站18座,安装调压器36台,完成投资426万元。
1985年,全市实际供煤气5724户,其中薛城1757户,山家林2301户,市区1666户。1985年,日生产煤
气能力7万立方米, 储气能力6万立方米,煤气管道156公里,全年供气总量152万立方米。其中工业用
16万立方米,家庭用136万立方米,用气总人口达3万人。第三节 城市供热
1982年12月, 成立枣庄市热力公司,负责全市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工程的筹备建设和经营管理。
1983年6月,热力公司利用原枣庄发电厂改造1#汽轮发电机组,向十里泉工业区的部分企业供热,并进
一步委托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进行设计。将枣庄发电厂1#凝气式汽轮机改为固定抽气机,抽气压力为8.6
~9(绝对压力),温度为270℃的过热蒸气,最大抽气量为27T/时,增设减温减压装置一套。新建一
条水力除灰管及灰浆泵房。新建厂区'此处为图片或难见字'377供热管道150米。在电厂厂区分界处建热
力中心站、蒸气经分配和计量后供给用户。铺设2条供热主干道,总长度5.5公里。上述项目,热力公
司负责厂外管网的建设和投资, 枣庄发电厂负责厂区改造建设和投资。1983年10月,工程开始施工。
1984年底建成热力中心站,热力中心站至枣庄第一棉纺织厂2.4公里'此处为图片或难见字'377供热干管、
至橡胶厂1.6公里'此处为图片或难见字' 245供热干管同时建成。1984年12月29日正式向第一棉纺织厂供
热。1985年8月,第一棉纺织厂至市印染厂1.5公里'此处为图片或难见字' 273供热干管建成,并同时向
橡胶厂、印染厂供热。至年底,共向3家用户供热6.5万百万大卡,计9.8万吨工业蒸气。至此,枣庄市
集中供热一期工程全部建成,形成年供热17万百万大卡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