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年龄构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2&rec=62&run=13

年龄构成的变化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尚不过大。原峄县第
一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575569人,0至14岁的少年儿童212168人,其中男性111259人,女性100909人,男
性为女性的110%,占总人口的36.8%;65岁以上老人33357人,占总人口的5.8%。人口年龄的中位数为
21岁。
1964年7月1日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1900692人,其中0至14岁的少年儿童为775940人,占总人
口的40.8%;65岁以上老人82958人,占4.3%。老、少人口比例为10.5%。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0.5岁。
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为2722504人,其中0至14岁的少年儿童89104人,占总
人口的32.7%;65岁以上老人137868人,占5.1%。老、少人口比例为15.5%。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3岁。
几个重要年龄组的人口学龄前、学龄儿童。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共56
万人,占总人口的20.56%,同第二次人口普查比,下降9.67%。
青年。 1982年为60.76万人, 比1964年增加27.07万人, 增长80.2%。 青年占总人口比重,1982年为
22.36%,比1964年提高4.63%。
兵源人口。按现行男性17至19岁兵源人口数,1982年为10.16万人,占总人口的3.73%,比1964年增
加5.22万人,增长105.67%。1982年的10至17岁每个年龄的男性人口共约57万人以上。因此,若干年内
兵源人口仍将有较大增加。
育龄妇女。1982年为68.16万人,占总人口的25.03%,比1964年增加27.94万人,增长69.5%。育龄妇
女中,20至29岁育龄妇女达22.44万人,占育龄妇女总数的32.9%,居各组育龄妇女人数之首。80年代末
和90年代初,全市面临新的人口出生高峰。
劳动适龄人口。由于50年代和60年代出生的人相继进入劳动年龄,1982年劳动适龄人口达151.79万
人,占总人口数的55.75%,比1964年增加57.74万人,增长61.39%。1982年劳动适龄人口中,16至44岁的
青壮年劳力人数为122.58万人,占80.8%。这支庞大的队伍,为社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
在充分就业方面,则是一重大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