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环境污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4&A=2&rec=100&run=13

一、大气污染
枣庄从1961年建省辖市后,工业发展较快,逐步成为以煤焦、电力、建材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城市。
全市燃料结构以煤为主体,因此,大气污染主要是烟尘污染、二氧化硫煤烟型污染。枣庄是全国大气
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之一。
大气污染的基本因素主要有:
1.煤矸石山自燃。如枣庄矿务局系统,有较大型煤矸石山13座,其中5座常年自燃。市驻地枣庄
煤矿就有2座。地方小煤井的百余座矸石山也不同程度地出现自燃现象。
2.星罗棋布的土法炼焦池、土法炼磺窑、砖瓦窑、石灰窑等。1985年,全市共有大小炼焦厂45个,
其中土法炼焦厂44个。
3.燃烧方式落后。居民用煤方便,多数又是原煤散烧,型煤极少,不但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
而且各种土窑炉和居民用煤均无消烟除尘设施,烟气低空排放。
1985年,全市工业和生活用煤达467.2万吨,其中工业耗煤量占90.35%,全年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
129378吨,排放烟尘8506511屯。尤其是土法炼焦业,分布面广,又多集中于城镇附近、交通要道和水
源之侧, 污染危害突出。 全市区、县属以上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业锅炉、取暖锅炉,1985年达450台,
3311蒸吨,很多排黑烟。1985全年降水29次,形成6次酸雨,出现频率为21%。降水PH值最低为3.64属强
酸雨,平均值5.33。
4.车辆尾气污染。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各种机动车辆越来越多。1975年至1985年的10年间
增长了11.46倍。据对市驻地文化路的测定,平均车流量120车次/小时。机动车辆所排尾气中含二氧化
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及铅等污染物。
大气环境的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1985年市卫生防疫站调查,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以呼吸系
统发病率最高。死因调查表明,癌症死亡居首,呼吸道系统疾病次之,癌症患者又以肺癌最多。
二、水污染
河道污染枣庄工业的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工业废水大量排放,人口剧增,生活污
水排放量增加,使境内河流均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受污染较重的河流3条:城郭河、峄城沙河、薛城
沙河。1985年监测:
城郭河:COD127.3超标23倍,酚0.064超标6倍多,硫化物3.6克/升,超标2倍多,溶解氧为零。
峄城沙河:COD35.7超标6倍,硫化物0.22毫克/升。
薛城沙河:COD37.0超标6倍,石油类0.1,硫化物0.54毫克/升。
城郭河污染最重,水体已全部失去功能。
峄城沙河、薛城沙河水质,也只能作灌溉用水,过去那种潺潺流水、清澈见底的流道已基本不见。
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因地质条件有别,其地理分布不够均匀,多在盆地和平原地区。随着工农业生
产的发展,用水量逐年增加。市驻地十里泉水源、东王庄水源、渴口水源,1974年日开采量为4.72万
立方米,1985年为18.92万立方米,比1974年增长了3.01倍,日超采5.41万立方米。
十里泉泉头,过去大小泉眼泉涌如喷,水清见底,周围花香柳绿,是峄县八景之一。自从1979年
后,十里泉周围已建成山东十里泉电厂等20多个厂家,形成了各塔埠工业区。该泉日可采量为4.85万
立方米,而1985年日实采量达7.74万立方米,日超采2.89万立方米,引起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已经
形成,漏斗边界逐渐扩大,致使数十眼机井吊泵,泉水断涌,泉眼干涸,泉区污水倒灌,水质严重污
染。同时,造成泉区地面不断塌陷。
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水体严重污染。1985年,环境统计年报范围的数据,
废水排放量达8921.44万吨,其中工业废水6772.22万吨,城市生活污水2149.22万吨。废水中所含主要污
染物:酚达178.425吨,氰化物28.653吨,石油类77485吨,六价铬化合物0.953吨。十里泉水源污染最重,
大肠菌群大于2380个,超标率为100%。丁庄、渴口两水源地较十里泉水源稍好,但也开始遭受污染,
大肠菌群超过国家标准,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等均有检出。如丁庄水源,1978年建井时水质
良好,1980年以后,大肠菌群历次监测均超标,最高超793倍。区、县地下水质污染较轻,唯台儿庄区
地下水质氟化物略高。
三、工业废渣污染
枣庄市工业废渣,主要是煤矸石、粉煤灰。据1985年统计,全市煤矸石、粉煤灰年排放总量为315
万吨,其中煤矸石251万吨,粉煤灰64万吨。煤矸石排放量比1949年增长了69倍,形成大小煤矸石山119
座(地方矿井的106座)。矸石山占地达1447亩,不但占压土地,还污染良田。自燃矸石山冒烟冒火,
排放大量有害气体。
枣庄电力工业有了较大发展。1985年比1970年耗煤增长13倍,煤粉灰排放量增长了17倍。电厂无脱
硫装置,对大气造成污染。粉煤灰处理只建两座灰场,综合利用远远不够,仅占2%。
其他废渣污染,如枣庄市刘岭铁矿尾矿污染。该矿1973年建成投产没有执行“三同时”规定,年
洗选原矿能力20万吨,排放尾矿浆134万吨,对道沟河上游造成严重污染。尤其是郭里集大桥北,河床
游积达一米多深,沿河农民无法用水,群众反映强烈。
四、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突出是工业噪声和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污染集中在电力、化工、纺织、机械、建材行
业内部,对社会影响不大。由于机动车辆的大量增加,交通噪声日渐突出。特别是市驻地交通干线少
而狭窄,又无城郊路,各种货车、拖拉机必经市区干线行驶,加重了市区交通噪声的污染,群众反映
强烈。
1985年通过对市区主要街道的监测:解放路全长7.5公里,平均等效声级73分贝,超标3分贝;文化
路全长2.5公里,平均等效声级70分贝;君山路全长3公里,平均等效声级79.5分贝,超标9.5分贝。
另外,通往枣庄煤矿、十里泉电厂、枣庄肉联厂等单位的铁路专运线贯穿市区,白天黑夜火车来
往声震市区,影响机关办公,学校上课,居民休息。
五、放射性污染
全市放射性污染,主要是人工辐射源,如诊断、医疗用的电离辐射源和放射性同位素,以及带有
辐射源的生产装置和设备等。1985年市驻地使用封闭性放射源的有7个单位,有3种物质:镭226、钴60、
铯137。 使用开放性放射源的有2个单位, 5种同位素;碘131、胶体金、锶90、氚、磷碘马尿酸。还有
116个单位使用X光机,共177台。六、农业环境污染
全市农业环境污染愈来愈严重。
1.国家基建用地、乡镇企业占地、农村建房等用地增加,土地资源缩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仅1984年至1985年全市减少耕地7.4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01%。
2.无计划的滥用农药、 化肥, 形成种地不养地, 土地板结、 退化。 1985年,全市实用化肥达
288.687吨,农药销售量为1.183万吨。农药经营混乱,造成土壤、水源和农作物污染。
3.乡镇(村)及个体企业发展迅速。1985年全市村以上企业达6680处。由于布局不合理,产品选
择不当,设备、工艺落后,管理不善,全市工业污染不断由城市向农村蔓延。
4.水土流失严重。1985年流失面积为4538.1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79.86万亩,占总面积的55.8%,
水土流失总量为685.261吨,年平均浸蚀深1.12毫米。每年的土壤流失总量中,随之流失的有机质约8万
吨,氮素4500吨,有机磷6000吨,速效钾达2000吨。附:典型污染事件
1.1976年8月,十里泉近地秦楼河湾,由于市化肥厂、枣庄发电厂等单位所排废水中含油,聚集
水面,小孩点火玩耍而引起水面浮油着火,火势较大,火焰高达五公尺之多,烧死岸边柳树11棵。
同年秋,十里泉矿务局泵房附近河湾,也因小孩点火玩耍引起水面浮油着火,火焰高达三公尺,
烧毁大树3棵。
2.1980年5月,峄城城关大队引用市造纸厂排放的造纸废水浇灌菜地,废水中大量纤维悬浮物覆
盖了菜地幼苗,造成幼苗生长缺氧,使近200亩菜地绝产,厂方赔款5000元。
3.1976年春,市中区各塔埠公社东山阳大队,用枣庄炼铁厂排出的废水浇灌近千亩小麦,致小麦
枯黄,部分死亡,造成减产约10%,损失产量3万多斤,厂方赔款3000多元。
4.1972年6月,滕县南沙河焦化厂的污水流入了驻地附近生产队的养鱼池,死鱼3万余尾,厂方赔
款7000元。
5.1979年元月,枣庄肉联厂因生猪发生猪蹄炎,用大量火碱进行猪圈消毒,冲洗废水流入各塔埠
大队养鱼池,造成13000余尾鱼死亡,厂方赔款5000元。
6.1979年9月12日,山东十里泉发电厂,因用酸洗锅炉后,废水未经处理外排,流入苗庄、白楼
生产大队养鱼池,造成18000余尾鱼死亡,厂方赔款8000元。
7.1980年4月11日,峄城磷肥厂硫酸罐内的硫酸外溢,使台儿庄区涧头公社7个大队到厂运磷肥的
25头骡马的蹄子烧伤,马蹄肿大、溃烂,蹄壳几乎脱落。经及时抢救,有22头脱险,尚有3头致残,厂
方赔款3.5万元。
8.1980年6月16日,薛城驻军55244部队家属工厂的电镀废水,未经处理外排,流入临城镇鱼池,
使成鱼1万余尾死亡,厂方赔款5000元。
9.1980年5月,滕县官桥磷肥厂,因硫酸尾气污染使西郑庄140余亩麦田粮食减产,厂方赔款5000
元。
同年秋,由于厂内停电,大量硫酸尾气外溢,使周围近千亩玉米、大豆、地瓜等农作物受污染,
大面积减产近五成、厂方也没有及时处理这一污染问题,激起农民愤怒,结果,农民拉掉了厂内电闸,
迫使停产, 厂方造成损失产值达27万多元, 并赔偿农业损失32000元。该厂自1979年至1983年共赔款达
41.57万元。
10.1982年3月2日,薛城区常庄公社的9个生产队,利用薛城焦化厂排出的污水进行小麦春灌,使
2780多亩麦田受害,重者1500多亩,300余亩趋于绝产,经省、市有关部门验证和调解,由薛城焦化厂
赔款2万元。
11.滕县造纸厂是碱法造纸,造纸黑液沿城郭河直入微山湖,污染湖面6000余亩,给沿湖群众带
来严重危害,仅1980年至1981年该厂赔偿沿湖群众经济损失达16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