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如何对待高考落榜生问题的讨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4&rec=236&run=13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一年一度的高考便成为社会、学校,尤其是考生及
家长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年高考之后,“金榜题名”者阖家欢乐,“名落
孙山”者全家沮丧,甚至有极个别落榜生经不住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
面的压力,消沉,颓靡,走上轻生的绝路。1985年初,山东法制报社收到
一篇稿件,反映招远县一个年仅20岁名叫孙延浩的青年高考落榜后十分苦恼
,想继续复习父亲不同意,想参军又被村干部的子女顶了,后又利用业余时间
搞创作,却又遭到父亲的反对。社会上一些爱说闲话的人也在背地里冷嘲热讽
。他终于经受不住这种种刺激,给父亲写了一封绝命书后,用炸药引爆自杀。

这件事涉及到青年应如何对待人生,社会应如何关心高考落榜生,父母应
怎样对待子女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山东法制报》以《他才二十岁,为什么要
自杀?》为题在报纸上展开讨论,并在“编者按”中强调:“他才二十岁,为
什么要自杀?这是本文的标题,也是编者向广大读者提出、以期得到回答的问
题。……”稿件登出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省内外各条战线的读
者纷纷来信参加讨论。其中有年逾七旬的退休老职工,有年仅13岁的小学生
,有广西、辽宁、新疆、西藏的读者,也有海防前哨的边防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