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云峰刻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0&rec=368&run=13

  云峰刻石是以北朝摩崖为主的大型摩崖群体。分布在莱州市云峰山、大基山,
平度市天柱山,青州市玲珑山。清末以来,金石学家多在著录中统称四山摩崖为“
云峰刻石”。计北魏刻石36处,东魏刻石1处,北齐刻石5处,另有东汉刻石1处。北
魏刻石中诗文多署“荥阳郑道昭作”,故世称“郑道昭摩崖刻石”。《魏书·郑羲
传》载:郑道昭(?~516),字僖伯,自号中岳先生,河南荥阳人。少而好学,综览
群书,“好为诗赋,凡数十篇”。历官中书侍郎、通直散骑常侍、国子祭酒、秘书
监。永平三年(510年),以平东将军衔出任光州(治掖县)刺史,延昌二年(513年)转
青州刺史。常于公务之暇,率属吏、携道俗,优游名山,谈经论道,吟诗作文并勒
之于石。道昭第三子述祖,儿时曾随父在光州3年,50年后,亦任光州刺史,旧地
重游,往寻父迹,不胜感慨,作诗铭并刻石为记。
  云峰刻石不仅数量多,且形制不一,有庄严肃穆、鸿篇巨制的颂德碑铭,有文
辞华丽、描述山川壮美的诗文,更多的是轻松活泼、信手挥洒的题记小品。书法风
格具有鲜明特点,或法度谨严,端庄雄浑;或纵横高迈,以自然美见长。上承篆隶
遗绪,下开隋唐书风,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于刻石书丹人,自包世臣始,多认为是郑道昭父子,也有人以为其中一部分
为郑道昭的属吏及道士所书。兹按刻石所在山峰分别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