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利和防汛气象服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7&rec=259&run=13

1951年,省气象观测所曾向中央水利部、华东区水利部、黄河水利委
员会和省水利局等部门提供降水、气温和风等气象资料。之后,省气象台和有
关专区、市气象台应水利、防汛部门要求,整编了沿黄河、小清河和沂沭河流
域各地的降水、气温、风等气象资料和专题气候分析资料。50年代起,各级
气象台站为抗旱防汛和水库管理部门提供雨情和长、中、短期天气预报,特别
是汛期的大雨、暴雨预报,为防汛指挥提供了科学依据。如1982年7月3
0日~8月3日,黄河中游的伊、洛、沁河流域连续出现3次大暴雨,陆浑水
文站总降水量达791毫米,8月4日8时东明县高村洪峰流量1.26万立
方米/秒,水位达64.1米,为建国后最高水位。省气象台在7月28日预
报出这次暴雨过程,省农业委员会根据天气预报作出“黄河防大汛”的决定,
采取紧急措施,安全地搬迁东平湖滩区群众3万人,保住艾山以下3350多
平方公里滩区群众53万人、100万亩耕地、35处水利工程、100多条
输油管道和高压线路的安全,避免经济损失百亿元。为此,省气象台受到省人
民政府表彰和国家气象局嘉奖。
历史上黄河下游凌汛期决口频繁,危害严重。史料记载,1883~19
36年间,黄河下游有21年发生凌汛决口,给黄河下游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新中国建立后,省气象台和沿黄各地气象台站在凌汛期向山东黄河河务局提供
冷空气活动和气温预报、情报。1984年1月5日~2月10日,省内黄河
封冻河段达330公里,总冰量4000万立方米,山东黄河河务局根据省气
象台提供的冷空气活动和气温预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河道漫滩决口,保
住了沿黄河60万居民和150万亩小麦的安全。为此,省气象台获国家气象
局颁发的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