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信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69&run=13

〖信贷〗〖国民经济〗〖银行〗〖存款〗〖贷款〗
建国以来,全省信贷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各个金融机构在聚集和分配社会资
金、支持和调节经济运行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银行存款。建国后,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按照中央统一财经工作的要求,
积极吸收社会闲余资金,存款余额迅速增加。1950年为0.87亿元,1957年增加到6
.69亿元,增长6.69倍,平均每年增长33.8%。从1958年到1978年, 由于经济上的
起伏,存款余额也有一定起伏,但多数年份还较平稳。1978年存款余额90亿元,比
1957年增长12.45倍,平均每年增长13.2%。1979年以来, 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
加强了金融工作,从1980年起逐步恢复和建立了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
保险公司、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等多种专业银行和金
融机构,基本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领导、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
融体系,拓宽了融资渠道,银行存款有较多增加。1992年,银行存款余额达到1455
亿元,比1978年增长15.2倍,平均每年增长22%。与此同时,存款结构也发生一些
变化。1978年以前,企业存款、财政性存款、农村集体存款三项公有性存款大约占
70~8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一五”时期占30%左右,“二五”时期占20%左右,
到“四五”时期和“五五”前3年下降到15%左右。1979年以来, 城乡居民储蓄存
款大量增加,逐步成为银行存款的主要来源,比重由1978年的16%上升到1992年的
60.7%;而财政性存款由于财政金库上划中央,比重由1978年的61.8%下降到1992
年的0.8%;企业存款比重由14.5%上升为22.7%;农村集体存款比重由7.6%降为
3.4%。
银行贷款。三年恢复和“一五”时期,主要是支持经济恢复和对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支持国营商业掌握商品物资,支持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这期
间银行贷款增长很快,1957年比1952年增长9.8倍。1958年到1978年间, 银行信贷
坚持生产性、计划性和物资保证性原则,进行资金供应。由于经济的起伏变化较大,
贷款余额增减变化也较大,而总的增长幅度还是比较大的。1978年贷款余额为133
.7亿元,比1957年增长6.9倍。1978年以后, 银行系统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拓宽信贷领域,放宽贷款对象,使信贷业务有了新的发展,全省银行贷款相应增加。
1992年,贷款余额达到1717亿元,比1978年增长11.8倍,平均每年增长20%。在贷
款投向上,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重点支持了农业和乡镇企业、能源和原材料等基
础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在固定资产贷款中,大力支持了重点基建
和重点技改项目。从而促进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增强了宏观调控力度。1988年
由于金融宏观调控有些失误,也一度发生过信贷规模膨胀,经过调整,紧缩银根,
信贷规模才基本上与经济发展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