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集市贸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61&run=13

〖国内〗〖商业〗〖国民经济〗〖集市〗〖贸易〗
山东省集市贸易的发展,经历过曲折的过程。三年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
集市贸易相当兴旺。1950年,全省农村有集市4185处,成交额约为5.9亿余元, 占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0%左右。1958年,在农村人民公社化过程中,一些地方关闭了
集市贸易。在经济调整时期,集市贸易又有恢复和发展,1963年农村集市达到4621
处,成交额10.3亿元,按牌价计算(牌市价差率为44%),相当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的21.35%。“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市贸易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 “产生资
本主义的温床”受到冲击,1976年农村集市下降为3036处,比1963年减少1585处;
成交额7.75亿元,下降了24.8%,按牌价计算,仅相当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6.2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集市贸易随着改革开放有了很大发展。从1979
年到1983年,在恢复一部分集市的同时,新建改建了1215个市场,并从无到有发展
了136个城市集贸市场,全省城乡集贸市场达到4352个, 相当于“文化大革命”前
的最高水平。但这时的集贸市场规模较小,设施简陋,上市交易的商品多为农副产
品。从1984年到1988年,集贸市场数量增加,专业批发市场迅猛发展,市场设施逐
步改善,市场作用大为增强。这期间,集贸市场增加了1793个,各种专业市场由19
个发展到578个。全省集贸市场达到6145个,比1983年增加1793个,其中,城市484
个,农村5661个。集贸市场成交额达到113亿元,比1983年增长2.6倍,占社会商品
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从1989年到1992年,一批规模大、档次高、辐射广的专业
批发市场相继建成,市场设施配套较全,市场管理比较规范,市场布局也较为合理。
基本上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经营的、多种农副产品和工业
品参与交换的、调节机能比较灵活健全的流通网络,成为商品流通的一条重要渠道。
1992年,全省城乡集贸市场共7632个,比1988年增加1487个;集贸市场成交额 303
亿元,比1988年增长1.68倍。其中零售额221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