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514&run=13

          省长助理、省计委主任 林书香

  1995年计划工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把编
制“九五”计划和实施年度计划作为工作重点,认真协调金融、财税、投资、外贸、
外汇等各项改革措施的贯彻,注意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结合起
来,把实施计划确定的预期性调控措施和采取即期调控措施结合起来,把解决经济
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与新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了计划工作
的主动性、超前性和宏观性,促进了经济稳定发展。
  一、以编制好全省“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实施年度计划为重点,
注重研究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1995年,先后召开“九五”规划“纲要”专题论证规划会议11次。省人大常委
会、省政协常委会、全省市长专员会议、省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委员会、省长办公
会、省委常委会、省委全委会等,都对规划进行了专题讨论,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还多次向国务院领导和国家计委进行系统汇报,与国家计委和有关部委进行了衔接。
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和国家的精神,进一步深入研究论证了涉及“九五”及
2010年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纲要》进行了5次大的修改和完善,
进一步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1995年10月,《纲要》正式提交省委常委
会、省委六届五次全委会讨论并原则通过。
  在编制“九五”规划纲要的同时,组织了年度计划的实施和1996年计划的编制。
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调度,对计划执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及时
向省委、省政府提出调控措施和对策建议。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年初确定的
宏观调控目标基本实现,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经济运行的质量有所改善。
  1996年度计划的编制工作,从1995年7月份就开始部署,提出计划安排的初步
设想,先后多次征求市地和部门的意见,并向省政府和国家计委作了汇报。
  在搞好规划、计划编制的同时,紧紧围绕经济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宏观政
策与对策研究。针对全省宏观经济领域中存在的“散”、“乱”、“弱”的问题,
提出了建立省宏观调控委员会的建议,被省委、省政府采纳,目前,委员会已正式
成立并开始运作;围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出了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的建议;制
定了《关于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兴农工作的
通知》;研究提出了《关于培植主导产业的发展意见》和《关于落实“九五”计划
强化重点建设资金调控问题的报告》,制定了《山东省企业工资基金管理暂行规定》
、《山东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实施办法》等。另外,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意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部分乡镇企业集团实行了
计划单列,并对管理办法进行了规范。
  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在控制投资规模、调
整资金投向、集中资金保重点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投资总量得到控制,
增幅接近年初计划确定的调控目标,结构有所改善,效益进一步提高。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严格限制新开工项目、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源头控制
的通知》精神,对国家和省安排的各种投资以及银行贷款、借用国外贷款,严格按
项目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在建设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反复筛选,分出轻重缓急,
集中力量保收尾、保投产、保续建;对新开工项目,严格审查,严格控制,不符合
条件的一律不得开工。全省固定资产在建规模和新开工项目得到控制,资金投向逐
步优化。全年国有单位基建、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16.7%,与投资增长基本同
步,新开工项目总规模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重点行业投资
增幅高于平均水平。
  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项目审批管理,坚持各类建设项目审批权必须由计划部门集
中掌握,重申各级审批权限放下去的不上收,但该管的一定要管住。对港口、机场、
铁路、电厂等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布局,避免盲目重复建设。加
大了房地产投资调控力度,把调控的重点放在控制高档房地产项目和抓好安居工程
实施上,促进全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建设项目实施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根据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初步理顺
省投资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批管理体制,对国家和省投资建设的大中型项目,受国家
委托,由省里组织或与国家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初步设计审批和概算调整工作。同时,
基本理顺了有关方面在电厂送出工程设计审批方面的关系。从设计管理入手,认真
解决项目超概算、超规模、超投资的问题,起草了关于加强省批项目设计管理的规
定。通过上述办法,有效地控制了建设规模,提高了投资效益。
  三、加强基金的管理和回收,努力拓宽融资筹资渠道
  1995年,继续加强基金管理,完成了信托投资公司基金业务与自营业务的分离,
使基金管理做到专户储存、单独立帐、单独核算、单独管理。按时调度、分析基金
收支情况,合理安排月度用款计划,保证了重点项目资金的到位。制定下发了《关
于加强省基建基金贷款回收工作的通知》,使基金回收工作步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采取收批挂钩、收贷挂钩等措施,加大基金回收力度。经过努力,全年回收基建基
金贷款本息比上年有较大增加。
  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全省建设,千方百计融通资金,经过工作,1995年银
行投入用于重点项目的贷款和国家安排山东省地方项目的投资共计90多亿元。财政
预算内投资比上年也有较大增长。还加强了搞活金融、扩大融资问题专题调查研究,
努力开拓新的融资渠道,牵头组织省内各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对山东省经济发
展出谋划策,融通资金。认真做好地方企业债券发行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亿元地方
企业债券的发行任务。在技改债券发行工作中,与有关部门配合一起选择了一批重
点投资项目,上报国家,在争取规模上,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
  把农业产业化和农民致富奔小康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关键环节,以粮棉油生产
为重点,以扶持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在资金投入、物资供应和政策措施等方面进一
步向农业倾斜。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着重抓了粮棉大县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
区建设,全省62个粮棉大县共安排项目125个,项目总投资8.72亿元,其中专项贷
款4.49亿元。经积极争取,国家计委又安排我省“八五”第三批粮棉基地县4个,
第四批粮棉基地县9个,总投资1.03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990万元。实施了龙头企
业带动战略,全省筛选了50个省级龙头企业和500个区域性龙头企业,第一批14个
龙头企业名单已经公布。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消除水患和缓解水资源
紧缺为重点,安排除涝和河道治理工程8项,水库加固工程8项,灌溉及水源工程33
项,当年实际增加灌溉面积254万亩。集中力量实施了沂沭泗东调南下、洙赵新河
治理和大型病险水库保安全工程,小清河治理、东平湖蓄水东调等工程的前期工作
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全年共安排农业投资27.7亿元,比1994年增加3.6亿
元。经过努力工作,争取国家投资11.26亿元,比1994年增加2.36亿元。争取国家
以工代赈资金1.28亿元。水利筹资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
  五、搞好重点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1995年共向国家上报了近百个大中型项目,并积极主动配合企业做国家有关部
委的工作,使大部分项目被国家初步列入“九五”计划,其中德州电厂三期、日照
电厂、威海电厂二期、济邯铁路、济德高速公路黄河大桥、轿车零部件等26个项目
已经批复。沃尔沃重型车项目以及青岛大炼油项目也都有了新的进展。
  为了保证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积极帮助企业在筹措资金、偿还贷款、利用外
资、原料供应、计划指标、产品价格、纠纷等十几个方面做好协调工作,全年共协
调电力、煤炭、交通、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行业项目28个,召开协调会近百
次,促进了项目进度和企业生产经营。1995年建成投产或竣工的大项目和单项工程
11项,其他重点建设也有了新的进展。
  六、搞好搞活流通,稳定市场供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围绕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市场供应,着重抓了化肥、石油、棉花、粮食等大宗
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和物价的监督检查,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方面,针对经营渠道混乱、价格上涨过快、农民负
担加重等问题,加强了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将国产和进口的优质化肥纳入省控资
源,全部由省直接分配到县,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费用,减轻了农民负担。
同时采取切实措施,保证粮棉挂钩用肥的需要,使实惠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在粮
食流通体制改革方面,配合有关部门对国家定购粮实行省内市地间统一调拨制度,
探索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粮区和用粮区粮食调拨的新路子。为解决棉花资源短缺、
计划平衡难度大和购销资金缺口较大等问题,先后协调部门召开会议20多次,向省
政府呈报有关政策、建议10多件。加强了资源平衡和计划管理,对省内棉、国家储
备棉和进口棉等各种渠道组织的资源全部纳入省计划管理,集中保国有大中型骨干
棉纺企业、出口创汇企业以及省会城市和地区城市。加强了对全省成品油的管理,
将各炼油企业在省内销售的成品油及进口的成品油全部纳入省统一计划,由省计委
进行总量平衡分配。会同有关部门对全省油品的销售渠道进行清理整顿,核定了24
家社会成品油批发经营单位的经销量,并纳入全省计划。加强进口管理,积极争取
国家配额,组织进口了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增强了宏观调控能力。
  在物价调控管理方面,配合有关部门,坚持定期对全省物价运行情况进行跟踪
监测和形势分析,配合国务院检查组对有关市地的消费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
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与有关部门一起制订了山东省“反暴利办法”。牵头
组织了省政府物价大检查工作,实现了全省物价总水平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
  七、积极探索,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针对去年国家对三资企业境外融资实行指标管理的变化,规范了办理融资指标
申请的有关程序,同时提出对外窗口和担保机构的统一,拓宽思路,面向全国协调
担保机构。面对借用国际商业贷款改由国内结存外汇顶替的新情况,一方面与银行
协作,共同商定项目,一方面实行项目单位和银行双向选择。形成了既有协调又有
竞争的局面,在全国商贷计划完成40%的情况下,全省基本完成计划,受到国家计
委的表扬。
  在积极争取国家安排外资项目方面,提出了两个转变,即由小型项目向大型项
目转变,由非生产性项目向生产性项目转变。经过努力,1995年国家计委共承诺我
省借用外国政府贷款项目33个,总金额1.07亿美元。申请世行贷款1.1亿美元的山
东环保项目和1亿美元的济南城建项目分别列入九七财年和九八财年用款预备计划,
可望1996年和1997年分别进入用款期。利用国际商业贷款的济南绦纶二期工程和德
州电厂国家已同意列入“九五”计划。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青岛大炼油、重型汽车、
轿车零部件、日照电厂、中华电力等项目也有了不同进展。农业利用外资重点抓了
世行灌溉项目、国家造林项目、中德粮援项目和与南澳洲合作节水灌溉项目等,全
年农业利用外资7419万美元。1995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2.7亿美元。
  八、努力做好科技、教育工作,全面发展各项事业
  科技方面,重点抓好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全年共安排科技攻关项目24项,其
中新争取国家级科技项目4项,全年国家安排我省科技投资5600万元。教育事业,
根据社会需求,继续调整优化了教育结构和专业结构,1995年全省共招收大中专学
生17.1万人,并注重提高教育质量,把治理“校外班”作为突破口,共清理出1994
年“校外班”87个,在校生3500人,在1995年招生计划中进行了扣减,强化了招生
计划的严肃性。全年共分配安排学生13万人。计划生育工作,把贯彻现行计划生育
政策与执行人口计划指标结合起来,坚决制止计划外生育,全年人口实际自然增长
率比计划少2.65个千分点。“农转非”继续坚持计划指标与政策双控的原则,全年
共办理“农转非”人口40.55万人。土地管理,结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全省耕地大检
查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与管理以及有关条例、法规的制定工作。环境保护,参
与了环境质量监督检查和立法工作,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完成区域流域污染治理项
目95个,拟制了《小清河、南四湖、东平湖流域造纸、酿造行业污染治理专项资金
实施办法》。
  九、下大力量搞好对经济形势的研究分析和经济监测预测
  随着计划职能的不断转变,把加强对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分析和预测,搞好各
种重要经济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发布,作为计划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且逐
步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针对经济运行情况及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定期
不定期相结合、专题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为省委、省政府提供了一系列针对性
和时效性较强的信息、政策和建议。及时编印的宏观经济监测月报及时反映月度全
省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每月都及时发给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有关单位。每个季度
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今后的经济形势进行预测,向省委、省政府写出综合
分析报告。省委、省政府多次转发计划部门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分析报告,为省和市
地加强宏观调控提供了依据。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沿海14省市宏观经济监测信息联
络网,按月编发了沿海省市宏观经济监测月报,为省里及时掌握沿海省市宏观经济
信息开辟了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