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山东省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513&run=13

      山东省统计局局长 张义国
  1995年,是我省深化改革和加强宏观调控富有成效的一年。全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
效,主要调控目标基本实现,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综合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但是,宏观环境好转的基础仍不稳固
,物价涨幅回落的基础不牢、投资总量偏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仍然是
影响当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
  1995年全省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02亿元,按可口比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1%
,增幅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1010亿元,增长8.9%,第二产业增加值
2384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增长15.8%。从三次产业结构情
况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2.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比重基本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经济结构的这种演变是与现
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相一致的。宏观监测资料显示,国民经济已进入基本适度增长区
间,主要产业增长比例更加趋向协调。
  一、农业生产取得较好收成
  1995年,全省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
  主要农产品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达到4245万吨,增长3.8%,比历史最高水平
的1993年增产245万吨,其中夏粮产量2065万吨,增长1.4%,秋食产量2180万吨,增
长6.1%。水果产量达到717.7万吨,增长21%;蔬菜总产3694.8万吨,增长11.4%。
粮食、水果、蔬菜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由于播种面积减少,秋季雨水过多,部分
地区遭受灾害等原因,棉花总产47.1万吨,下降15.8%;受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影响,
油料面积减少,总产315万吨,下降6.9%。
  畜牧业生产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全年肉类总产585.9万吨,增长26.0%,其中
猪肉产量268.2万吨,增长19.8%。大牲畜年末存栏1618.7万头,增长24.6%;猪年
末存栏2676.9万头,增长14%。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水产品总量380.9万吨,增长8.6%。其中淡水产品53.
6万吨,增长18.3%;海水产品327.3万吨,增长7.2%;水产品出口量及创汇都比上
年有大幅度增长。
  农村工、商、运、建、服各业全面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加速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工业生产增幅平稳回落,生产结构有所调整,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1995年,全省上下开展了“管理效益年”活动,并取得较好效果。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1995年,全省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54.7亿元,比上
年增长11.24%,与1994年相比,增速回落了8.8个百分点,从发展过程看,全年增长
幅度呈现逐季回落的态势,但均稳定在11%到16%正常区间内,基本适度。工业速度
的回落,主要是投资类产品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压缩的影响。
  工业生产结构有所调整。一是国有工业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国有与集体及其他经
济类型工业之间增幅差距逐步缩小。1995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
值764.28亿元,比上年增长9.9%,呈稳步增长之势,增幅由上年低于集体工业17.8
个百分点变为快0.8个百分点;与其他经济类型工业的差距由上年的29.9个百分点缩
小为16.6个百分点。二是轻重工业均衡发展。全年轻工业共完成增加值745.15亿元,
重工业完成909.5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24%和11.25%,由上年的重工业慢于轻
工业2.2个百分点变为持平,轻重工业增长基本均衡。三是产品结构继续向适应市场
需求的方向调整优化。1995年,我省工业企业按照“增畅、限平、停滞”的经营策略
,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为:消费品市场活跃旺销的商品产
量大幅增长,其中电视机增长60.04%,房间空调器增长1.56倍,纱增长20.45%,而
销售不畅的家用洗衣机、布、丝及丝织品的生产则有所下降;主要能源、原材料产品
生产稳定增长,其中原煤增长12.6%,原油加工量增长3.94%,发电量增长8.16%,
钢材增长9.99%,纯碱增长3.34%,水泥增长4.79%;受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投入增
加等因素的影响,多数支农产品增幅较大,其中化肥增长6.9%,农药增长36.30%,
农用塑料薄膜增长47.67%,拖拉机增长40.94%;而受投资需求减弱和库存较多的影
响,部分机械产品生产有所下降,如汽车下降13.19%,大型数控机床、高精度机床
产量也不如上年。
  从产销情况看,工业产品销售率逐月提高,产销衔接继续好转。全省乡及乡以上
的工业产品销售率从年初的93.98%提高到年底的96.78%,处于近年来的最好水平。
其中,轻工业为96.42%,重工业97.10%,仍保持轻低重高的格局。在各经济类型工
业中,国有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24%,比全省总体水平高1.46个百分点,仍保持
较高水平。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好于去年同期。1995年,全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0.31%,比上年提高3.44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
456.05亿元,比上年增长28.28%,实现利税456.27亿元,增长21.11%,其中利润1
78.82亿元,增长23.83%。
  三、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实现了15%的全年控价目标
  1995年全省各级实行物价控制目标领导责任制,切实加强了市场管理和物价监控
,强化物价调控手段,使物价涨幅明显回落。零售物价涨幅由上年的20.6%回落到1
4.2%,实现了15%的全年控价目标。当年零售物价变动的基本特点:一是涨幅逐月
回落,由1月份的21.6%回落到12月份的8.5%,回落13.1个百分点,平均每月回落1
.09个百分点。二是食品价格涨幅依然起决定作用。全年食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4
.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8.9个百分点。比较而言,家用电器、燃料和建筑装潢材
料等日用消费品价格相对平稳。三是农村市场物价涨幅高于城市。全年农村商品零售
价格涨幅为16.2%,高于城市升幅3个百分点。四是物价上涨的需求拉动作用减弱,
成本推动作用增强。
  四、固定资产投资得到有效控制,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投资效果有所提高
  1995年,从资金源头和新开工项目审批等环节进一步加强了对投资总量管理,固
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宏观调控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
0.0亿元,增长18.2%,增幅在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回落6个百分点。其
中地方完成投资10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增幅回落3.7个百分点。
  在投资增幅回落的同时,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一是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得
到加强。全年国有单位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农林水利业的投资12.7亿元
,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1%,上升为2.2%,能源、原材料工业投资204.2亿元,增长
21.8%,比重由上年的33.6%上升为35.9%;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投资95亿元,增
长24.3%,比重由上年的15.3%上升为16.7%。二是地区间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近
几年来,我省注意到东、西部地区经济布局的平衡进展,投资重点逐步向西部地区倾
斜,形成了西部地区投资领先增长的新格局。1995年国有投资中,8个东部市地完成
投资384.3亿元,平均仅增长4.4%,占全省投资比重由上年68.5%下降为63.7%;而
西部9个市地完成投资180.29亿元,增长28.7%,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16.4个百分点
,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29.9%,比上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
  投资效果有所提高。全年基建、更改建成投产项目4284个,比上年增加338个,
项目建成投产率由上年的52.9%上升为54.8%。新增固定资产373.6亿元,交付使用
率由上年的64.7%上升为65.6%。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446平方米,竣工率由上年的4
7.5%上升为52.1%。
  五、国内市场货源充足,销售平稳增长
  由于市场供应丰富、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心理稳定,使全省城乡市场销售平稳发
展。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6亿元,增长2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
长9.7%。分季度看,零售额增幅稳中趋缓,一、二、三、四季度增幅分别为30.3%
、24.6%、25.8%和22%。分城乡看,农村市场已快于城镇市场。由于主要农产品丰
收,农民收入增加,使农村市场销售增速加快,1995年县以下农村市场零售额增长2
6.5%,县以上城镇市场零售额增长24.7%,城乡市场增幅由94年农村慢于城镇5.3个
百分点,变为农村快于城镇1.8个百分点。目前,国内市场消费品供应中,工业品仍
然处于供略大于求的格局,农产品供应丰富,市场繁荣活跃。
  生产资料市场开始走出低谷,成交额由降转升。1995年全省物资系统销售总额2
9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主要商品销售中,水泥增长15.5%,汽车增长19%
,钢材增长6%。省供销系统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总值达9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
.5%,其中化肥销售926万吨,比去年增长31.1%,农药5.3万吨,增长22.9%。目前
生产资料市场渐趋平稳,供求关系向供求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
  六、对外贸易持续活跃,利用外资有所下降
  1995年,全省各级外贸部门切实把扩大出口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组织货源,努
力开拓国际市场,对外贸易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54.4亿美元,比
上年增长49.4%,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6%,比上年提高1.5个
百分点。在进出口总额中,外贸出口9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2%,增幅高于全国
13个百分点,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7.9亿美元,增长57.9%,占全省出口总值的比
重达到39.3%,成为我省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市地自营出口增势迅猛,全年27.0亿美
元,79.4%。
  利用外资总量有所下降,但结构趋于合理,质量进一步提高。1995年,我省合同
外资金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下降14.7%和4.0%,从利用外资的方式看,主要
是对外借款减少幅度较大,外商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均呈上升趋势。全年外商实际直
接投资26.1亿美元,增长3.0%,其他投资1.2亿美元,增长1.4倍。当前,直接利用
外资已成为我省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这与我省的对外融资方向相一致。与此同时,
外商投资的平均规模扩大,资金到位率提高,投资的领域逐渐向基础产业、高新技术
产业和内陆地区转移,利用外资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七、财政和金融形势相对平稳,宏观调控余地增大
  财政收支大幅度增长。1995年全省上交中央财政收入完成205.2亿元,比上年增
长15.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9.0亿元,占预算的121.7%,比上年增长32.9%。地
方财政支出完成275.8亿元,占预算的118.0%,比上年增长26.1%,按现行财政体制
计算收支平衡有余。至此,全省已连续九年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各级财政状况进
一步改善。
  金融形势稳定,全年保持了存款大于贷款的趋势。1995年末,银行、信用社各项
存款3424.4亿元,比年初增加880亿元;贷款余额3129.0亿元,比年初增加516亿元;
存款大于贷款295亿元。贷款结构得到一定调整,短期贷款比重明显上升,中长期贷
款比重下降,规模明显缩小。货币回笼超常增长,年内累计净回笼货币27.4亿元,比
上年同期多回笼102.4亿元,是历史上货币回笼最多的一年。金融状况的这种走势,
反映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为实现宏观调
控目标,特别是控制物价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八、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1995年全省职工工资总额4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职工平均工资5032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95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5.8%;农村居民在发展生产和农产品涨价等因素作用下,收入水平保持较快增长,
全年人均纯收入171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全年城乡居民储蓄突破2000
亿大关,达到2197.2亿元,比年初增加595.3亿元。
  九、劳动就业人数略有增加,人口保持低水平增长
  1995年末全省职工人数891.8万人,比上年增加19.5万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63
3.1万人,增加14.0万人。由于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全年共安置失业人员22.9万人
。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就地向中小城镇转移,同时也有部分民工返乡务农。
  1995年,由于受生育空档减少的影响,人口出生率有所回升,达9.82‰,比上年
高0.13个千分点;而人口死亡率比上年下降了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5
‰,比上年上升了0.33个千分点,加上省际间人口迁出迁入,年底总人口为8704.5万
人。
  十、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
  1995年全省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251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466项,国内
先进水平的2272项。全省实施“星火计划”工作进展顺利,共批准奖励科技星火奖9
9项,并授予29个企业为省级星火示范企业。技术成果商品化进程加快。全年共鉴定
技术转让合同18675项,合同金额达到18.6亿元。专利工作稳步发展。1995年全省专
利申请4624件,授权2861件。
  教育系统加快改革步伐,围绕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设置新的学科和专业
,积极培育和输送多学科、多层次的建设人才,使全省大中专学校招生能力迅速提高
。1995年全省共招收研究生1501人,比上年增长10.0%;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16.0万
人,增长2.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82.6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达到
57%。高中在校生比上年增加6.4万人,增长11.3%;初中在校生增加36.9万人,增
长9.9%,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
学率93.8%,提高6.1个百分点,到1995年底全省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县(市、区)
已达77个;成人教育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培训网络。全年成人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
9.0万人,比上年增长11.1%,在校学生19.9万人,比上年增长1.5%;成人中等专业
学校在校生20.4万人,增长20.7%。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省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18个,公共图书馆131个,文化
艺术馆140个,档案馆175个,馆藏总量543万卷(册)。全省各级广播电台发展到83座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电视台56座,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88座
。全省广播电台平均日播音时间达到827小时45分,电视台平均周播时间2804小时25
分。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86.0%和85.2%。全年共出版各类图书1996种,报
纸99种,杂志230种。
  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参加国际比赛中共获9个世界冠军,4个亚军,3个第三名
,超三项世界纪录,21个亚洲冠军。在全国最高水平比赛中,共获24块金牌、23块银
牌,21块铜牌。
  1995年全省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物价总水平仍然较高,且回落的基础不稳固。1995年物价涨幅虽控制在15%
以内,涨幅仍然不低,物价的回落,主要是靠行政性限价和财政补贴及延缓出台价格
改革措施来取得的,这些控价措施,今后如有大的松动,物价再度上涨的可能性仍会
发生。
  2、投资总量偏低。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实物工作量来看,如果扣除投资价
格因素,实物增长速度只有10.9%,低于经济增长速度,是近几年来实物工作量增长
速度最低的一年。固定资产投资率仅为26%。从我省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在数量要求来
看,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实物工作量应略高于经济
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率应保持在30%左右。因此,目前对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压
缩从总量上讲已经到位,不应继续压缩,否则,将影响今后我省经济发展的后劲。
  3、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尽管全年农业取得较好收成,但影响农业稳定发展的因
素也不少。一是农资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影响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1995年农业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3.3%。二是农业生产条件还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三是农业比较效益低等因素仍然影响着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所以农业生产不能掉以轻心。
  4、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1995年在宏观经济形势相对平稳的同时,
微观经济尤其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比较困难,特别是部分国有企业生产发展加快的同时
,亏损面扩大,亏损额仍然较高。1995年末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亏面高达22.4%,高于
全省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