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海洋产业今后十年及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发展规划要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491&run=13

  今后10年及“八五”期间,山东全省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总的构思是:“充分发
挥山东海洋资源优势,依托陆地,开发海洋,耕渔牧渔,尽快形成行业齐全、结构
合理、技术先进的外向型海洋产业体系。

     一、主要任务和指导思想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开发半壁江山,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构想,“八
五”期间及今后20年全省海洋产业发展的总任务是:坚持科技兴海,优化海洋产业
结构,以海洋渔业为突破口,振兴传统海洋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相互协
调、相互促进的海洋产业体系。力争海洋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速度,用20年左右的时间。跨上三个新合阶。到1995年,海洋渔业产值超过1990年
陆地畜牧业产值;2000年超过同期陆地畜牧业产值;2010年左右超过陆地种植业产
值。把山东沿海建成经济繁荣,交通方便,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先进地区,形成
一条较为发达的“蓝色”产业聚集带。
  实现上述总任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把开发的广度和深度结合起来,处
理好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坚持海陆并举,以陆地为依托,陆海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陆带海,以
海补陆,共同发展。
  ——坚持近海开发与外海、远洋开发相结合,充分利用海洋的共享性,以近海
海域为基地,抓住机遇,积极向外海和远洋拓展。
  ——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外贸出口和国际合作,把海洋产业发展纳入外向
型经济轧道。
  ——坚持“科技兴海”,依靠科技进步和智力开发促进海洋产业发展。
  ——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依靠全社会的力量,
发展海洋产业。
  ——坚持依法治海,加强海洋管理,把海洋的开发利用与海洋资源的培育、保
护和海洋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利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海洋产业布局
  总构想是:以沿海港口城市为中心,以海岸带为轴线,建成渤海沿岸海洋资源
综合开发和黄海沿岸经济技术开发两大地带。根据海岛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特点,重
点建设5大岛群。形成由岸至岛,由近海到远洋,由浅海到深海,多层次立体开发
的新格局。
  渤海沿岸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带,连接黄河三角洲沿岸、莱州湾沿岸和莱龙沿岸
3个海岸区段,全长799公里,属粉砂淤泥质、砂质海岸。今后10年,重点发
展油气、石化、原盐、盐化工和海水增养殖业。黄河三角州沿岸区段,以东营、滨
州为依托,重点发展浅海石油开采石油化工、海水养殖业,搞好滨州港扩建,使其
成为山东北部沿海重要的出海口。莱州湾沿岸区段,以大家洼和羊角沟港为依托,
重点发展原盐、盐化工、滩涂养殖及海洋捕捞业。莱龙沿岸区段,以龙口港为依托,
实行养殖、捕捞、加工综合开发,海洋产业逐步向高层次发展,扩建龙口港,使其
成为德龙沿岸的出海口。
  黄海沿岸经济技术开发带,连接胶东沿岸、半岛东南沿岸、半岛南部沿岸3个
海岸区段,全长2322公里,属基岸海岸。今后10年,要充分发挥产业集中、技术先
进、科技发达的优势,集中力量向高层次发展。胶东沿岸区段,要发挥整体辐射功
能,依托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威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
发展远洋捕捞和海珍品、海藻养殖,发展海洋旅游业,开发海洋能源,半岛东南沿
岸区段,要充分挥青岛市的龙头作用,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发展“四高”产
品,全方位、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加快青岛港建设,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贸易口
岸。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争取建成国际10大旅游城市之一,充分发挥海洋科研力
量雄厚的优势,建成全国重要的海洋科研和海洋开发基地。半岛南岸区段,积极发
展渔业、原材料工业及相关产业,重点建设日照港。使其为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
堡。经过10年的努力,把山东建成海洋渔业基地、水产养殖基地、旅游胜地和巩固
的国防前哨。

     三、海洋产业发展重点
  (一)海洋渔业。这是山东沿海地区的优势产业。今后10年要以优质、低耗、
高产、高效海洋渔业为目标。养殖、捕捞、加工并举,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
靠流通,走立体、综合开发和渔、工、商、贸、科、运、储一体化的路子,提高海
洋渔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到1996年,海洋渔业总产值达到184亿元,
2000年达到34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3%。1995年,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50万吨,
2000年达到335万吨。
  海水养殖,要继续扩大养殖面积,改善养殖环境,努力提高单产,实现精养高
产。要在扩大滩涂、浅海养殖的同时,开发新型养殖器材,改进养殖技术,积极向
深海和外海进军,成排成片大面积养殖,增强抗风浪能力;积极创造条件,设置海
底人工礁,实现不同等深线上的分层次品种养殖。发展多品种混养、间养、轮养,
以虾带贝,以贝保藻。以藻养珍,实行立体开发。形成良性循环。到1995年,全省
海水养殖面积达到160万亩,增殖面积380万亩;到2000年,海水养殖面积达到250
万亩,增殖面积达到600万亩。
  海洋捕捞,要适当限制近海捕捞,保护近海资源。积极发展外海和远洋捕捞。
近海捕捞要搞好综合治理。加强渔政建设,控制捕捞强度艰护天然资源的再生能力,
恢复近海鱼类的生态平衡。外海和远洋捕捞要增加大马力渔船,提高探鱼、捕鱼、
保鲜加工技术水平,增强在外海渔场的竞争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到“八五”末,
外海和远洋捕捞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
  水产品加工,要以增加附加值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抓好名优水产品的
保活保鲜、深加工;抓好对低值水产品。粗粮细作,提高加工深度和产品档次;抓
好与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大力开发新产品。到1995年,水
产品加工总量达到80万吨。
  (二)海洋化工业。发展海洋化工业,要坚持传统海洋化工与新兴海洋化工并
举的方针,继续发展制盐业,稳步发展盐化工业,大力发展海洋槽细化工业,努力
搞好海水综合利用,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海洋化工工业体系。到1995年,
海洋化工工业产值达到18亿元,2000年达到28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0%,1995年,
原盐设计生产能力达到850万吨,产量达到750万吨。到2000年,原盐生产能力达到
1200万吨,产量达到1000万吨。1995年,纯碱产量达到85万吨,烧碱50万吨,增加
新型合成材料1.5万吨。精细化工产品产量,1995年达到2000吨。2000年达到6000
吨。
  (三)海洋能源。利用浅海丰富的石油资源,加快勘探步伐,择优选取,滚动
开发,力争作到低风险、低投入、高效率、高效益。到1995年,使海洋能源工业产
值达到3.5亿元,2000年达到8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8.2%。利用丰富的自然能资
源,进行科技攻关和实验,加快开发利用。“八五”期间,新增小型风力发电机
3500台/350千瓦。
  (四)海洋交通运输业。要以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为重点。加快港口和海洋运输
设施建设,港、航、船协调发展,形成内接腹地、外连五洲的海上运输体系;更好
地为全省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服务。1995年。海洋交通运输业产值达到22亿元,
2000年达到4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3%。争取到1995年,港口吞吐能力突破1亿吨,
2000年达到1.5亿吨。调整船舶运输结构。优化发展集装箱运输和客货滚装运输,
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船舶更新改造,购置一部分性能好、耗能低、
效率高的新船,不断提高运输船队的技术装备水平。到1995年,海上货运量达到
2750万吨,2000年3150万吨。
  (五)海洋矿业。要按照勘探与开发并举、利用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加快勘探
步伐,综合开发和利用资源。形成经济规模。到1995年,海洋矿业产值达到20亿元,
2000年达到3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9.6%。
  (六)滨海旅游业。要继续搞好资源开发和基地设施建设,把海洋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建成以青岛、烟台、威海、蓬菜4个风景区为中心的滨
海旅游区。同时,努力开发其他旅游资源,逐步建立起全省北起黄河入海口南至日
照的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滨海旅游带,到1995年,沿海旅游接待国外
游客30万人次,收入6亿外汇人民币;2000年,接待50万人次,收入15亿外汇人民
币。
  (七)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要重点抓好3个方面,一是要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
改造传统海洋渔业;二是要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和沿海地区的
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使之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三是建立海洋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
基地,加快海洋产业现代化的进程。
            (陈炳芳 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