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485&run=13

山东省志·计划志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一九九六年·济南

责任编辑乐美素
封面设计 王康乐

山东省志·计划志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济南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邮政编码:250001)
山东省史志编印服务中心激光照排
山东新华印刷厂印刷
*
880×1230毫米32开本30.875印 张8插页580千字
1996年6月第1版1996年6月第1次印刷
印数1-4000
ISBN7-209-01934-0

K·268定价:58.00元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名誉主任 赵志浩
顾问   王众音 张敬焘 马连礼
主任   李春亭
第一副主任 吴爱英
副主任 王克玉 林书香 林廷生 王科三 陈光林
    刘忠泉 王启信 张守富
委员 杨传升 张龙  曹道泉 柏继民 冉龙泉
   吕可英 孙永猛 易炳炎 刘学德 石洪印
   赵锦良 毕庶学 于永旭 徐力  宋存胜
   陈建坤 刘金江 周文昌 刘仁象 孙邦信
   孙其海 李玉泰 金明善

《山东省志》总纂组
顾问 席星加 李化诚
总纂 张守富 孙其海 史学通 黄子良
副总纂 王福航 王文恒 王复兴 刘栋良 袁伯渠
编纂 朱友刚 孙忠华 林秀玲 周春艳 夏照林
   曹文明 蒋庆立

《山东省志·计划志》
总纂 张守富 李化诚 席星加
副总纂 王福航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81年)

主任  王众音
副主任 张子明 于克颖 许剑波 辛玮  狄井芗
    方正  刘汉彬 刘长明 张家骅 陈芳彬
    宋英  谭天  崔介  靳星五 王仲荦
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马光华 马耕农 尹涛  王炳琴 王希坚
 王华民 王力生 王力翔 王伯群 王学强
 田勤耕 孙笑生 孙书义 刘翔鸥 刘献林
 刘元勋 刘兰英 刘本奎 毕健  安作璋
 李恒奎 李汉英 李青田 李士钊 陈锡德
 谷前  苏克强 张全景 张逊三 张晓枫
 张云昌 赵宏弼 赵俊堂 杨再文 杨维屏
 周坚夫 周子明 所梦九 单程  金宝珍
 金松源 柳青  侯连三 席星加 柴诚
 徐刚  秦永文 高金兰 梅枫  鲁萍
 鲁在 王宣 董海山 路遥
顾问 杨希文 郑鹤声 张维华 廉立之 冯毅之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84年)

主任  王众音
副主任 张敬焘 张子明 于克颖 刘守璞 刘汉彬 席星加
委员  周文彬 李富章 韩福元 尤芳湖 张家骅
    刘雨温 高维真 肖洪  陈芳彬 齐松涛
    季星如 程湘清 石洪印 史学通 黄子良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88年)

名誉主任 王众音
顾问 张敬焘
主任 赵志浩
第一副主任 宋法棠
副主任 马连礼 于克颖 张子明 刘守璞
    王修智 李化诚 席星加 张守富
委员  周文彬 刘守杰 王科三 韩福元
    丁学超 易元秋 赵锦良 郭长才
    周文昌 杨传升 王永清 季星如
    刘志厚 刘雨温 吕可英 于占德
    石洪印 王焕清 史学通 黄子良
    孙其海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93年)

名誉主任 姜春云
顾问 王众音 张敬焘 马连礼
主任 赵志浩
第一副主任 吴爱英
副主任 王科三 王克玉 陈光林 刘忠泉
    王启信 张守富
委员  林书香 韩永录 张龙  曹道泉
    柏继民 杨传升 吕可英 于占德
    易炳炎 刘学德 石洪印 赵锦良
    于永旭 徐力  宋存胜 陈建坤
    刘金江 周文昌 刘仁象 史学通

《山东省志·计划志》编纂委员会

主任  林书香
副主任 傅宗扬
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吉扬文 刘慎湘 李万柱 李来付 李延龄
 张文寿 宋国文 陈晓  林书香 周秋田
 赵奎  赵政民 战树毅 倪永康 徐应东
 曹正寅 景新海 傅宗扬 薛克  穆孟君
主审 傅宗扬
编审 安秀士 邵玉辉
主编 吉扬文 曹洪军 吴德让 万利国
编辑 倪书俊 潘青  孔峻岩 王晓燕 陈炳芳
   龙钢
编写人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万利国 王贵贤 王晓燕 孔峻岩 龙钢
 师东岭 吉扬文 安秀士 邢秋月 刘德玉
 邵玉辉 宋伟  陈炳芳 吴德让 赵平
 倪书俊 高秉伦 曹洪军 潘青

编纂说明
  一、《山东省志·计划志》是《山东省志》的一部分志。由山东省计划委员会
编纂。
  二、本志以中共中央《关 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指导进行
编纂。
  三、本志记述时间上限为1949年,下限为1992年(部分内容时间延至1995年)。
记述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和长期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农业区划和国土规划的编制以及计划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的主要事实。
  四、本志中计划数字均按照各项计划中实际采用的数字记述。本志中统计数字
一般按照山东省统计局核实的数字记述,少数年份和少量指标按照当时计划中实际
采用的统计数字记述。经济发展速度均按照可比价格计算。
  五、本志行文按照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新编各级地方志书行文
规定》办理。

目录
概述(1)

第一篇 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第一章 国民经济总体发展(18)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18)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总量和结构(25)
 第二章 主要产业的发展(29)
  第一节 农业(29)
  第二节 工业(39)
  第三节 交通邮电(45)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50)
  第五节 国内商业(54)
  第六节 对外经济贸易(61)
  第七节 财政金融(65)
 第三章 主要社会事业的发展(70)
  第一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70)
  第二节 科技教育(73)
  第三节 文化、卫生等事业(79)
  第四节 人民生活(83)
  第五节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87)

第二篇 建国初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章 三年恢复(94)
  第一节 1949年经济概况(94)
  第二节 恢复时期的经济政策和主要措施(98)
  第三节 经济恢复与发展(109)
 第二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118)
  第一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118)
  第二节 年度计划的编制与执行(140)

第三篇 第二个五年计划至第五个五年计划前三年
 第一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与经济调整(186)
  第一节 第二个五年计划与长期规划的编制(187)
  第二节 三年“大跃进”计划的编制与执行(212)
  第三节 经济调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247)
 第二章 第三个五年计划(300)
  第一节 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300)
  第二节 年度计划的编制与执行(315)
 第三章 第四个五年计划(349)
  第一节 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349)
  第二节 年度计划的编制与执行(364)
 第四章 第五个五年计划的前三年(406)
  第一节 第五个五年计划与长期规划的编制与执行(406)
  第二节 年度计划的编制与执行(421)

第四篇 改革开放十四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第一章 第五个五年计划的后两年(452)
  第一节 1979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452)
  第二节 1980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460)
 第二章 第六个五年计划与长期规划(471)
  第一节 第六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472)
  第二节 长期规划的编制(500)
  第三节 年度计划的编制与执行(513)
 第三章 第七个五年计划(554)
  第一节 第七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554)
  第二节 年度计划的编制与执行(586)
 第四章 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前两年(659)
  第一节 十年规划及第八个五年计划的编制(659)
  第二节 年度计划的编制与执行(687)

第五篇 国土规划与农业区划
 第一章 国土规划(710)
  第一节 国土规划的编制(710)
  第二节 国土规划的主要内容(714)
 第二章 农业区划(749)
  第一节 农业区划的编制(749)
  第二节 农业区划的主要内容(750)

第六篇 计划管理
 第一章 计划管理体制(764)
  第一节 建国初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计划
管理体制(764)
  第二节 1958~1978年的计划管理体制(767)
  第三节 改革开放十四年的计划管理体制(778)
 第二章 计划管理机构(791)
  第一节 省计划委员会(791)
  第二节 省计委直属机构与代管机构(810)

附录
一、大事年表(821)
二、重要文献(844)
编后记(975)

            编后记

  本志按照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的部署和山东省计划委员会党组的安排,由
山东省计划经济研究所具体编纂。编纂工作从1984年开始至1994年完稿,历时十年。
大体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从1984年至1992年编纂《山东省国民经济计划志资料长编
》,共6编、18章、70节,近600万字。第二步,从1992年开始至1994年编纂《山东省志
·计划志》,共6篇、17章、45节及附录。
  《山东省国民经济计划志资料长编》第二编至第六编在1992年至1993年出版时,
对下列工作人员未作署名,在此特予补正。安秀士从1984年至1990年为主具体组织、
设计和编辑长编工作,并直接对第二编、第三编作了文字修改。李志英从1985年至19
87年直接参加了组织和编辑长编第二编的工作。吉扬文从1987年至1993年参加了长编
的组织领导工作和第二编、第三编的审稿工作。宋伟从1984年至1992年参加了长编和
大事记的编写工作。董文艳从1989年至1991年参加了长编的资料搜集和大事记的编写
工作。陈炳芳1993年参加了长编的部分校对工作。
  本志由下列人员执笔:概述,吉扬文;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邵玉辉、刘德玉,第二
节邵玉辉,第二章、第三章邵玉辉;第二篇第一章吴德让,第二章潘青;第三篇第一
章孔峻岩,第二章、第三章王晓燕,第四章第一节潘青,第二节孔峻岩;第四篇第一
章、第二章潘青龙钢,第三章、第四章陈炳芳;第五篇第一章万利国,第二章王贵贤
、邢秋月、师东岭、赵平、宋伟;第六篇倪书俊;附录曹洪军、倪书俊。
  本志的概述和第一篇至第三篇由安秀士总纂,第四篇至第六篇以及附录由邵玉辉
总纂。
  本志在编纂过程中,得到省档案局、省委组织部、省委办公厅档案室、省政府办
公厅档案室、省人大办公厅档案室等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得到王基智、崔琳、张文贤
、龙爱华等同志提供情况和资料,在此谨表谢意。
  由于编辑水平所限和历史资料不足,本志在编纂过程中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
读者批评指正。
  鸣谢:山东中创实业发展总公司、山东齐鲁石油化工联营开发总公司、深圳东华
实业总公司、莱芜钢铁总厂、胜利石油管理局、山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华能
山东分公司、上海山东齐鲁实业总公司、山东省工程咨询院、山东省农村经济开发投
资总公司、黄河集团公司、滕州市人民政府、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总公司、山东省展览
工程公司。
                  编者
                 1995年7月

     《山东省志》分卷 目录

  第1卷 序言·凡例·总述
  第2卷 大事记(上、下)
  第3卷 建置志
  第4卷 自然地理志
  第5卷 生物志
  第6卷 地质矿产志
  第7卷 气象志
  第8卷 地震志
  第9卷 海洋志
  第10卷 党派志(上、下)
  第11卷 群团志
  第12卷 政权志(上、下)
  第13卷 外事志
  第14卷 民政志
  第15卷 公安志
  第16卷 司法志
  第17卷 军事志(上、下)
  第18卷 农业志
  第19卷 林业志
  第20卷 水利志
  第21卷 黄河志
  第22卷 水产志
  第23卷 一轻工业志
  第24卷 二轻工业志
  第25卷 纺织工业志
  第26卷 丝绸志
  第27卷 烟草志
  第28卷 陶瓷工业志
  第29卷 乡镇企业志
  第30卷 机械工业志
  第31卷 电子工业志
  第32卷 冶金工业志
  第33卷 黄金工业志
  第34卷 化学工业志
  第35卷 医药志
  第36卷 石油工业志
  第37卷 电力工业志
  第38卷 煤炭工业志
  第39卷 农机志
  第40卷 交通志
  第41卷 铁路志
  第42卷 邮电志
  第43卷 城乡建设志
  第44卷 建筑志
  第45卷 环境保护志
  第46卷 建材工业志
  第47卷 测绘志
  第48卷 商业志
  第49卷 供销合作社志
  第50卷 粮食志
  第51卷 外经贸志
  第52卷 海关志
  第53卷 财政志
  第54卷 金融志
  第55卷 计划志
  第56卷 工业综合管理志
  第57卷 统计志
  第58卷 审计志
  第59卷 物资志
  第60卷 物价志
  第61卷 标准计量志
  第62卷 工商行政管理志
  第63卷 商品检验志
  第64卷 科学技术志
  第65卷 社会科学志
  第66卷 体育志
  第67卷 卫生志
  第68卷 教育志
  第69卷 文化志
  第70卷 文物志
  第71卷 孔子故里志
  第72卷 泰山志
  第73卷 广播电视志
  第74卷 报业志
  第75卷 出版志
  第76卷 人口志
  第77卷 劳动志
  第78卷 少数民族志·宗教志
  第79卷 侨务志
  第80卷 民俗志
  第81卷 方言志
  第82卷 旅游志
  第83卷 档案志
  第84卷 人物传(上、下)
  第86卷 诸子各家志
  第85卷 孙子志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