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业区的具体划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426&run=13

    〖农业区〗〖经济条件〗
  一级区着重反映农业结构,采用地理方位和农、林、牧、副、渔结构二段命名
法。全省分为8个一级区。①胶东农林渔区,②渤海农牧渔区,③鲁北农林牧区,
④鲁西农林牧区,⑤湖东农渔区,⑥胶济农业区,⑦鲁中南林农牧区,⑧海洋渔业
区。二级区着重反映种植业内部结构和林、牧、渔业的构成,采用地理方位和种植
业内部结构及林、牧、渔构成的二段命名法。全省共分为30个二级区。
    〖农业区〗〖经济条件〗〖胶东农林渔区〗〖二级区〗〖特点〗〖发展〗
    〖方向〗
  1.胶东农林渔区
  该区包括烟台、威海、青岛、日照、潍坊5个市、24个县(区)的420个乡镇,总
面积31410平方公里。该区分为5个二级区:①蓬黄掖粮油渔区,②烟莱粮油林区,
③文荣油粮林渔区,④青岛粮菜林渔区,⑤胶南日照粮油林渔区。
  该区的基本特点是:农业自然资源较丰富,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全面,
且海岸线长,具有发展海洋捕捞及浅海滩涂养殖的良好条件。粮、油、果、柞蚕、
渔业生产均有较好基础。
  该区是全国重要的花生集中产地和粮食高产区,花生种植面积占全省的52.8%,
总产占全省的63.8%,粮食每公顷耕地产量为全省平均值的1.44倍。该区也是水果
的主要产区,水果总产量占全省的48.3%,烟台苹果、莱阳梨、大泽山葡萄闻名国
内外。区内柞岚面积占全省的76.9%,柞蚕茧总产量占全省的95.4%。水产品总产量
占全省浅海滩涂水产品总产量的94.6%。该区是全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人均收入为全省平均数的1.72倍。
  该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逐步提高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水平,在抓好
粮食生产的同时,建设好全国性的花生、水果、柞蚕和渔业生产基地。其主要途径
和措施是: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高花生单位面积
产量,狠抓花生地的增肥改土,积极发展花生喷灌、滴灌;重点解决浅海滩涂水产
养殖品种单一,养殖种苗、饵料不足等问题,建立一批现代化的育苗、增殖基地和
饵料加工厂。
    〖渤海农牧渔区〗〖农业区〗〖经济条件〗〖二级区〗〖特点〗〖发展〗
    〖方向〗
  2.渤海农牧渔区
  该区包括东营、潍坊、滨州3个市地、13个县的103个乡镇,总面积11960平方
公里。该区分为4个二级区:①黄河三角洲林牧区,②沾化、利津粮牧渔区,③无棣
粮枣区,④潍北粮牧渔区。
  该区的基本特点是:人均土地资源较多,但质量不高;旱涝碱灾害严重,尤其
是盐碱为害最大;农田需水量大,但水资源贫乏;农业生产和经济收益、分配水平
低而不稳。
  该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粮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9.4%。农业生产水平、
经济收益较低,粮食耕地单产、农业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人均收入水平均远低于
全省平均水平。
  该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牧结合,在保证粮食自给的前提下,保护和建设草
场,建立马、牛、羊生产基地;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大力发展鱼、虾、贝类养
殖业以及制盐、条编等工副业。其主要途径和措施是:综合治理旱涝碱;禁止盲目
垦殖,保护天然林地和草场;充分利用自然港湾、盐池、河叉及滩涂湿地,建池蓄
水,发展水产养殖业。
    〖鲁北农林牧区〗〖特点〗〖发展〗〖方向〗〖农业区〗
    〖经济条件〗
  3.鲁北农林牧区
  该区包括济南、德州、聊城、滨州4个市地、29个县(区)的458个乡镇,总面积
25965平方公里。该区分为4个二级区:①乐陵、庆云粮枣区,②鲁北棉林区,③鲁
北粮棉林区,④鲁北沿黄林油区。
  该区的基本特点是:旱涝碱三害并存,土地瘠薄,生产水平低,经济基础差。
但水土资源较丰富,光热条件较好,适宜植棉,增产潜力大,具有发展棉粮和多种
经营的良好条件。
  该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棉田面积占全省棉田总面积的52.1%,棉花产量
占全省棉花总产量的53%,是全省最大和最集中的棉花产区。农业生产和经济收益
水平在全省属中等偏下,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该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在粮食自给的前提下,建设好商品棉基地,同时抓好
以农田防护林网为主体的林业建设。其主要途径和措施是:在保证粮食自给的同时,
适当扩大棉田面积,增加棉花产量;大力营造用材林基地和农田防护林网,扩大林
粮间作面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用养结合,综合治理旱涝碱。
    〖鲁西农林牧区〗〖二级区〗〖特点〗〖发展〗〖方向〗〖农业区〗
    〖经济条件〗
  4.鲁西农林牧区
  该区包括菏泽、济宁2个市地、13个县(区)的264个乡镇,总面积15847平方公
里。该区分为3个二级区:①鲁西沿黄林粮区,②鲁西粮棉林区,③鲁西棉林牧区。
  该区的基本特点是:水土资源比较丰富,但旱、涝、碱三害并存,涝灾严重。
农业生产水平低,经济基础差,林牧生产基础较好,发展多种经营的潜力较大。
  该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棉田占全省棉田面积的23.8%,棉花总产占全省
总产量的26.6%,是全省重点棉花产区之一。该区林、牧业产值均高于全省平均水
平。其中,木材采伐量占全省木材采伐量的23.4%,居全省首位。区内的鲁西黄牛、
青山羊、小尾寒羊都在省内具有重要地位。该区农业生产和经济收益属全省较低水
平。
  该区的发展方向是:在积极增产粮食,实现自给的基础上,建设好棉花生产基
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养殖基地。其途径和措施是:采取排为基础,井灌为主,
培肥地力等措施,综合治理旱涝碱;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加强林业生产建设和木材
加工业建设;建设好以鲁西黄牛、青山羊、小尾寒羊等名优品种为主的畜牧饲养基
地和畜产品及皮毛加工工业体系。
    〖湖东农渔区〗〖二级区〗〖特点〗〖发展〗〖方向〗〖农业区〗
    〖经济条件〗
  5.湖东农渔区
  该区包括泰安、济宁、枣庄、临沂4个市地、25个县(区)的239个乡镇,总面积
17139平方公里。该区分为4个二级区:①泰莱肥宁粮麻区,②曲兖邹滕粮菜区,③
南四湖粮渔区,④临郯苍粮渔区。
  该区的基本特点是:水土资源条件优越,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生产技术装备水
平较高,粮食精种高产,湖泊水域面积广,发展农渔生产潜力较大。
  该区是全省最大的淡水水产品和水稻产区。全区水稻种植面积占全省水稻面积
的58%。区内的南四湖、东平湖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淡水
鱼类资源和水生经济植物资源均居全省首位。该区农业生产和经济收益在全省属中
等偏下水平,增产增收的潜力较大。
  该区的发展方向是: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以粮为主,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
淡水渔业生产。其主要途径和措施是:引进推广优良品种,逐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农村工副业生产,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切实抓好水
土资源保护和水体污染防护工作。
    〖胶济农业区〗〖二级区〗〖特点〗〖发展〗〖方向〗〖农业区〗
    〖经济条件〗
  6.胶济农业区
  该区包括济南、淄博、潍坊、滨州4个市地、23个县(区)的270个乡镇,总面积
16485平方公里。该区分为3个二级区:①胶莱粮棉区,②潍中粮烟区,③济南、淄
博粮菜区。
  该区的基本特点是:水土资源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全省主要的工矿、城市多分布于此,工农业争地、争水矛盾大,农田逐年减少,地
下水开采过量,水资源污染严重。
  该区是全省精种高产地区之一,粮食、烤烟、棉花、蔬菜、瓜果生产均有较好
基础。是烤烟集中产区,烤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烤烟面积和总产量的41.
8%和40.6%。该区也是全省重点商品棉基地之一,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
省棉花面积和总产量的14.6%和14%。农业生产和经济收益水平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该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建设成全省性的商品粮基地。同时,在工矿、城市郊
区抓好蔬菜、果品、副食品生产。发展劳动密集型多种经营。其主要途径和措施是:
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越和生产技术基础好的优势,逐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利用城
市的工业基础,以现代科学武装农业,逐步采用和发展农业高新技术;采取科学措
施,加强对水土资源的保护。

    〖鲁中南林农牧区〗〖二级区〗〖特点〗〖发展〗〖方向〗〖农业区〗
    〖经济条件〗
 7.鲁中南林农牧区
  该区包括临沂、泰安、潍坊、济宁、济南、淄博、枣庄7个市地、35个县的346
个乡镇,总面积34194平方公里。该区分为5个二级区:①潍南林粮烟区,②泰山林
粮区,③沂沭粮油林区,④沂蒙林油粮牧区,⑤抱犊崮林粮油牧区。
  该区的基本特点是:山多地少,小气候差异大,林木覆盖率低,垦殖过度,水
土流失严重,农、林、牧比例失调,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收益水平都很低。
  该区是全省重要的花生和烤烟产区之一。花生播种面积占全省的32.7%,花生
总产量占全省花生总产量的24.8%;烤烟种植面积占全省的48.2%,烤烟产量占全省
烤烟总产量的49.5%。该区果品、蚕茧生产基础较好,特别是干果和桑蚕历史悠久。
桑园占全省的49%,桑蚕产量占全省的26.5%;干果产量占全省的89%。该区经济收
益和分配水平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全省经济较贫困的地区之一。
  该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以林为主,林、农、牧结合,重点发展花生、蚕茧、
果品生产,并充分利用水库发展渔业生产。其主要途径和措施是:加强水土资源保
护,大力开展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水林田综合治理;逐步扩大水浇地,
合理调度水资源,积极发展山丘地区的喷灌、滴灌;大力发展蚕茧、果品生产和淡
水水产养殖。
    〖海洋渔业区〗〖特点〗〖发展〗〖方向〗〖农业区〗〖二级区〗
    〖经济条件〗
  8.海洋渔业区
  该区包括渤海和黄海的部分海域(-10米至-40米),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沿岸
从无棣至日照共29个县(区),沿海分布着296个岛屿,良好港湾众多,渔区广阔,
水产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海洋渔业的优越条件。该区分为2个二级区:①渤海增殖区,
②黄海捕捞区。
  该区渔业历史悠久,1980年以前,渔业生产以捕捞为主,1980年以后,水产养
殖发展较快。
  该区渔业的发展方向是:繁殖、保护资源,人工增殖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发
展远洋捕捞。其主要途径和措施是:建立健全渔政管理机构,加强渔政管理,搞好
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工作;建立水产增殖基地和增殖站,增加鱼、虾资源量;合理利
用近海资源,根据资源情况,确定捕捞强度;逐步提高水产品加工、保鲜技术水平,
创造条件向外海发展,开辟新的渔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