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89年计划的编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348&run=13

〖1989〗〖计划〗〖编制〗〖过程〗〖措施〗〖国民经济〗〖社会〗
〖发展〗〖指导思想〗〖指标〗
山东省198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于1988年10月进行部署。
10月14日,省计委提出《关于1989年计划安排的意见》。12月25日,省委五届一次
全会原则通过《山东省198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点》。12月28~31日,省
政府召开全省计划、体改工作会议,传达全国计划会议和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
神,讨论安排山东省1989年的计划,研究部署了经济体制改革工作。1989年2月 25
日,省计委主任王裕晏代表省政府向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作出《关于山东省1989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3月5日,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决议,
批准《山东省198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和《山东省1989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3月10日,省政府发出《关于下达山东省1989 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省计委陆续印发各项具体计划。
山东省198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内容:
1.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指标
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 整顿经济秩序、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
1989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逐步消除经济过热,确保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上年,
夺取农业丰收。为确保上述任务的实现,计划安排应遵循以下指导思想:
(1)坚决压缩过大的社会总需求,贯彻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 要切实压缩固定
资产投资特别是计划外投资规模,严格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财政、信贷必须
从紧安排,为抑制通货膨胀创造条件。
(2)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把主要精力放在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上来。 通
过调整,使有限的资源真正优化配置,明显增进效益,切实把有效供给搞上去,使
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投资结构、信贷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调整,协调
配套地进行。
(3)按照产业政策,实行适度倾斜,集中力量保重点,保调整。 要将有限的财
力、物力倾斜到农业生产、市场急需产品生产、能源和短线原材料生产、出口商品
生产以及教育事业上来,为稳定市场物价,安定人民生活,继续深化改革,提供重
要的物质保障。
(4)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同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 改革的方向必须
坚持,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要服务于治理、整顿的要求。同时,要通过治理、
整顿,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条件。
(5)瞻前顾后,注意与以后几年经济发展的衔接。通过治理、整顿、调整、 改
革,为全面完成“七五”计划,并为实施“八五”计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198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指标确定为:
(6)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达到821亿元; 国民收入
增长7.5%,达到73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0.2%,达到1657亿元。农业总产值
增长3.5%,达到320亿元;工业总产值增长12%,达到1337亿元。
(7)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控制需求膨胀。 计划要求在去年实际的基础上,
压缩60亿元,并要按照国家确定的产业政策序列合理安排投资,进一步改善投资结
构。银行信贷规模,控制在国家计划之内。
(8)增加收入,扩大供给。财政收入计划增长7.5%,达到96.88亿元, 通过大
力增加有效供给,保证市场供应,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8%,达到578.9亿元。
(9)保持外贸出口继续增长。地方承包自营商品出口力争增长10%。
(10)稳定市场物价。通过切实控制需求、增加供给和加强管理,做到零售物价
指数上涨幅度明显低于上年。
2.实现计划必须着重抓好的几项工作
(1)进一步加强农业,增加农副产品供给。千方百计夺取农业丰收, 重点保粮
棉油和肉蛋菜增产。计划安排粮食总产量3300万吨,比上年增加75万吨;棉花 120
万吨,增加6.3万吨;花生225万吨,增加30.3万吨。肉、蛋、奶、菜、果品和水产
品等都要达到或超过历史的最高水平。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计划安排上拟采取以
下措施:第一,突出抓好粮食生产。粮田占总耕地的比例,保持在65%以上。提高
单产,确保完成粮食生产计划。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加强棉花和油料生产。
对棉花生产,在稳定现行各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新的扶持措施,并实行调
出调入包干,以调动棉农和各级政府种棉的积极性,使棉花生产有较大的增长。第
二,保证城市“菜篮子”,增加肉蛋菜等副食品供应。计划安排肉类总产量178. 5
万吨,比上年增加7.1万吨;水产品产量140万吨,增加4.4万吨; 蔬菜种植面积扩
大0.33万公顷。第三,增加资金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计划安
排:省级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基本建设7888万元,比上年增长36.4%。黄淮海平原、
浅海滩涂、黄河三角洲和山区开发以及农副产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包括
国家投资和地方配套资金,共安排约7亿元,比上年增长15%以上。 根据中央和省
确定的各项政策,建立农业发展基金约4亿多元。以上三项合计达12亿元, 比上年
增长30%以上。在财政支出中,安排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11.15 亿
元,比上年增长44.36%。在地方外汇的使用上,要把农业作为重点, 安排进口化
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用汇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同时, 要进一步采取
相应的政策,吸引和鼓励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第四,积极动员和组织农民,增
加劳动积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第五,增加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减少中
间环节,保持价格稳定。第六,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充分
发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作用,认真组织技术推广工作,重点搞好培育和推广优
良品种,提高施肥技术,改进栽培制度,逐步推广旱作农业和节粮型畜牧业技术,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第七,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黄淮海平原的开发建设,重点放在增产粮、棉、油上。黄河三角洲和山区的开发建
设,要在保证粮棉油产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快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浅海滩涂
要抓好鱼、虾、贝、藻和海珍品的综合开发。重点搞好现有养殖设施改造、配套,
提高单产,稳定增加养殖面积。进一步搞好农业商品基地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
积极建设出口商品基地,发展创汇农业,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综合开发。各类农业
商品基地,1989年争取达到200个,比上年增加40个。第八,要继续坚持正确引导、
热情支持,促使乡镇企业稳步发展。要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经营机制灵活的特点,按
照国家宏观指导和产业政策的要求,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
提高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计划要求乡村工业总产值达到570亿元,
比上年增长20%。基础比较好的东部地区,城市郊区、铁路沿线和工矿区,主要是
加强管理,上水平,上档次,增强竞争能力,努力发展一批高起点的项目和产品,
积极扩大出口创汇,起步较晚的地区,要有计划地、量力而行地发展,新办企业也
要力求起点高一些。
(2)调整工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1989年计划安排工业的发展速度比上年低,
但有效商品可供量必须增加,以保证市场供应。实现这一任务,关键是搞好工业结
构调整,通过调整,抑速度、增供给、出效益、上水平。这次调整,要根据国家的
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情况,采取有保有压,有上有下,扶优汰劣,优化组合的方针,
着力改进管理,提高技术,降低消耗,增加供给,提高效益,使全省的工业发展,
真正由量的扩大为主转到质的提高为主,由外延扩大为主转到内涵挖潜为主,由粗
放经营为主转到集约经营为主。要通过调整,逐步理顺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的比例
关系,使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使区域布局、企
业组合、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逐步趋向合理,使整个工业在新的基础、新的水平上
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根据上述调整的要求和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在1989年计划中,对
能源、原材料和市场产品的生产,作了重点安排。
一是积极增加能源生产。要实行增产和节约并重的方针,努力缓解能源供需矛
盾。计划要求原油产量达到3475万吨,比上年增加145万吨;原煤产量达到5620 万
吨,比上年增加103万吨;发电量达到407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加29亿千瓦小时。
为了缓解煤炭供求矛盾,首先要搞好省内煤炭生产,力争比计划多增产100 万吨,
同时,积极组织与其它产煤省的协作,相应增加煤炭运输设施,争取从省外多调进
煤炭200万吨。要继续狠抓节能降耗,积极搞好节能改造, 压缩和控制高耗能产品
的发展,争取节约煤炭150万吨。电力建设,确保投产装机70万千瓦。 今后电力的
发展重点放在耗能低、技术先进的大机组的建设上,小火电除了在当地有煤运不出
来和电网送不到的边远地区适当发展外,其它地区主要是发展热电联产。
二是积极增产短线原材料。冶金工业重点是增加短线紧缺品种生产,钢材产量
计划150万吨,比上年增长8.1%;纯碱产量计划71.7万吨,比上年增长1倍; 原盐
产量计划366万吨,比上年增加6万吨;烧碱、硫酸、塑料和其它化工原料也要有较
大增长。
三是积极增产市场急需产品,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和市场紧俏
的耐用消费品,包括各类纺织品、家用电器、食品、纸张、火柴、肥皂、塑料制品、
日用铝制品以及日用小商品等,要在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外汇使用等方面优先安排,
特别是对其中列为指令性计划的产品,要千方百计增产,确保市场供应。计划要求
轻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3.8%,在组织生产中要力争超过。
四是要大力加强交通运输的组织调度工作,重点保发电用煤、支农物资和出口
产品调运。计划要求地方交通货运量达到6110万吨。同时,要加快通信事业的发展,
计划安排威海、潍坊、淄博、泰安、济宁、临沂、枣庄、日照8 个城市的市内电话
和相应的线路建设,省补助投资1400万元,各地和部门自筹1500 万元, 利用外资
1000万美元,引进先进设备,争取尽快改善通信条件。
五是在治理整顿和调整的过程中,工业交通企业要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深入持久地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努力降低物质消耗,节约费用支出,加快资金
周转,把经济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计划要求,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6 %,
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税提高2%,百元资金实现利税提高3%,综合能源消耗降低 3
%。要强化经济效益计划,从上到下逐级落实,定期检查、考核。
(3)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 保证重点建设和重点技术改造。
这是事关治理、整顿全局的决定性措施。为了切实把过大的投资规模压下来,必须
坚决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把清理在建项目的工作,善始善终地抓好、抓到底,对不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项目,坚决停建、缓建。同时要做好停缓建项目的善后处
理工作,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1989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安排,必须按照国家确定的产业政策序列,认真搞
好投资结构的调整,坚决压缩计划外项目,一般加工工业项目,资金不落实、效益
不高、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项目,以及楼堂馆所等非生产性项目。省政府决定,
三年内不搞新的楼堂馆所建设。通过压缩以上各类项目,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必
保的和优先的建设上来。一是保农业项目;二是保计划内能源、交通、通信、紧缺
原材料建设项目;三是保已对外签订合同的利用外资项目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
项目;四是保教育、科技项目;五是保增加市场急需产品和上档次、上水平、降低
消耗、减少污染的技术改造项目。
国家安排山东省1989年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108.8亿元, 比上年年初
计划压缩23.3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投资34亿元,集体所有制投资36.9亿元,个
体投资37.8亿元。省预算内投资,用于农林水利7888万元,比上年增加2105万元;
引黄济青工程5000万元,增加2000万元,加上中央投资1亿元,共为1.5亿元,确保
年底通水。教育9076万元,增加700万元;计划生育、环境保护760万元,增加 600
万元;其它方面的投资10690万元,压3857万元。全省筹集重点建设资金25.8亿元,
用于全民和集体项目的建设。其中,能源交通13.9亿元,占53.9%,原材料项目11.
6亿元,占45%。技术改造投资,国家计划18.3亿元,其中青岛市3.3亿元,其它市
地15亿元。其中用于支农工业项目1.57亿元,占9.3%; 扩大出口创汇及替代进口
项目6.73亿元,占39.9%;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及发展名优特短线产品项目
7.3亿元,占43.2%;扶持贫困县1.28亿元,占7.6%。
为了严格控制投资规模,根据国务院要求,1989年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都要以不
同形式纳入计划管理。对全民基建和全民技改投资,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鉴于投
资规模压缩很大,必须集中力量保重点、保结构调整,省政府确定地方全民基建和
技改投资,不再层层切块,实行按项目管理,由下而上提报项目,省里按产业政策
和投资规模的可能,统筹安排。城乡集体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实行指导性计划管理,
并要把相当大的部分用于技术改造。
(4)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
首先,要努力增加外贸出口。计划安排出口总值30.97亿美元,其中, 地方承
包自营商品出口2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要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充分利
用省内原料,尽量发展深度加工,逐步调减高亏产品出口。特别要注意发挥本省的
优势,增加轻工、服装、食品、建材、机电产品和创汇农产品的出口,努力提高产
品质量档次,更新花色款式,改进包装装潢,保证交货期。对生产出口产品所需要
的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条件,要优先安排。
第二,进一步管好用好地方外汇。在确保偿还外债的前提下,优先安排进口农
用物资、市场物资和紧缺原材料的用汇,压缩固定资产投资用汇和非贸易出国用汇,
确保全年外汇收支平衡。
第三,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在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时,对已签约的中外合
资合营项目,要做到信守合同,保证履约。东部沿海地区要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
继续组织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以进养出和“三来一补”,吸引外商多
办些独资企业,多办些利用原有的厂房、设备作为投资,嫁接国外资金、先进技术
和管理经验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努力发展真正两头在外、不消耗国内紧缺
资源的外向型经济。
(5)增加财政收入,搞好收支平衡,控制信贷规模,调整信贷结构。 计划安排
财政收入增长7.5%,在实际工作中力争超过。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 严格控制
财政支出。根据调整结构、保证重点的要求,科技教育事业费和支农资金,要高于
其它支出的增长。其它各项支出要量财办事,坚决缩减行政管理费支出。
要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投放,调整信贷结构,合理运用资金,保证生产、
建设、流通的需要。计划要求,各项银行存款余额达到525亿元,比上年增加70. 3
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96.5亿元,比上年增加70亿元。各级金融部门,
要按照国家计划发放各类贷款,各项银行贷款余额达到760亿元,比上年增加90. 1
亿元。要认真调整信贷结构,采取分类排队、区别对待、择优限劣、有保有压的政
策,重点保证农副产品、适销对路工业品、短缺原材料、出口产品以及计划内重点
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贷款,压缩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和销路不好的产品贷款,停止
对非法倒卖物资的各类公司的贷款,停止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外的建设项目贷款。
(6)加强物资管理,整顿流通秩序,组织好供应。纳入省计划分配的煤炭 2379
万吨,钢材46.8万吨,木材59.5万立方米,基本维持上年水平。社会需要增长的部
分,主要靠市场调节。
(7)控制消费需求过快增长,稳定物价,努力安排好人民生活。采取严厉措施,
进一步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要完善经济效益与工资挂钩的办法,控制企业效益工
资和奖金的发放。严格按计划控制职工人数的增长,清退计划外用工,控制农业人
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城镇要广开就业门路,发展集体和个体经营,使更多的人得到
就业机会。
稳定物价,是1989年治理整顿的中心任务,要从宏观上压缩需求、增加供给。
严格物价纪律,加强市场物价管理。继续搞好清理、整顿公司的工作,大力减少流
通环节和中间盘剥,特别要严肃整治各种违法经营。各地要选择若干种人民生活必
需品,明确规定不准涨价,并将品种、价格公诸于众,接受群众监督。
在发展经济和稳定物价的基础上,使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继续有所改
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职工工资都要有所提高。
(8)进一步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 要按照“七五”计
划确定的科技攻关部署,完成一批科技攻关项目,推广一批科技成果,扩大“星火
计划”的实施范围,努力发展高新技术,落实“火炬计划”项目。计划安排财政预
算内科技基建投资1500万元,与上年持平,科技三项费用和科技事业费1.6 亿元,
增长14.27%。新增专项贷款1000万元, 重点用于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和重点科技
攻关项目计划的实施。
教育事业,是治理整顿中重点加强的方面,在各方面都从紧安排的情况下,教
育基建投资增长8.4%,教育事业费增长12.4%。教育内部要搞好结构调整。 普通
高等学校,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3.5万人,与去年持平, 工作重点放在改善办学条
件,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上,增加急需专业和专科的招生比例,控制长线
专业。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要增加工科招生,有条件的中等师范学校,要增加幼儿
师资招生。全省普通中专计划招生4.75万人,比上年增长6.5%。成人教育, 要逐
步转到开展岗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生产技能上来。基础教育,要坚
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精心组织实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确保首批实施的县区、
乡镇于1990年达标。继续抓好扫盲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出成效。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要切实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坚决稳定和执行现行生育
政策。全省年末总人口控制在8151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11‰。
抓好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
施、同步发展的方针,积极进行环境综合治理。1989年,全省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
支出1.57亿元,比上年增长9.46%。
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体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要积极稳
步发展。省财政基建拨款中,用于这方面的投资3670万元,维持上年水平;在全省
财政支出中,用于这方面的事业费支出10.82亿元,比上年增长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