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988年计划执行情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346&run=13

〖1988〗〖计划〗〖执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1988年,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就,胜利地完
成了计划的主要指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60亿元,完成计划的112.4%,比上年增
长17.2%;国民收入达到680亿元,完成计划的114.9%,比上年增长17.6%;工农
业总产值达到1503亿元,完成计划的118.9%,比上年增长26.1%; 社会商品零售
总额达到490.9亿元,完成计划的118.3%,比上年增长31%。
1.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1988年是多灾之年,全省人民坚持抗灾夺丰收,取
得了较好收成。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09.6亿元,完成计划的102.5%,比上年增长
3.4%。粮食产量3225万吨,完成了计划,比上年减产168.7万吨;棉花产量113. 7
万吨,完成计划的103.4%,比上年减产10.7万吨;花生产量194.7万吨,完成计划
的77.9%,比上年减产35.1万吨。果品、畜牧、水产有较大增长。果品产量264. 3
万吨,完成计划的112.5%,比上年增加19.4万吨。肉类总产量171.5万吨,完成计
划的134%,比上年增加30.5万吨。年末生猪存栏量1768万头,比上年增长14.3%;
大牲畜存栏量621万头,增长15.3%;羊存栏量1827.7万只,增长30.2%; 家禽存
栏量2.16亿只,增长27.6%。水产品产量135.6万吨,完成计划的135.6%,比上年
增加24.9万吨,特别是水产养殖取得突破性进展,养殖总产量达到51.6万吨,比上
年增加13.3万吨,增长34.6%。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总产值达到704
.8亿元,比上年增长54%。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农民收入继续增加,人均纯收入
达到583.7元,比上年增加66元,农民生活有新的改善。
2.工业生产持续增长,经济效益良好。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193.7亿元,完成
计划的124.1%,比上年增长33.8%。能源生产稳步增长:原煤产量5516.5 万吨,
比计划超产371.5万吨,比上年增长3.7%;发电量378.2亿千瓦小时, 比计划多发
16.2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3.3%;原油产量3330.3万吨,完成计划的99.4%,
比上年增长5.4%。钢材、纯碱、原盐等重要原材料生产,也都超额完成计划。 市
场紧俏的轻工产品和支农产品有较大增长,纱、布、服装、洗衣机、电视机、电冰
箱等分别增长13~60%以上,化肥、农药、农膜分别增长19.7~38.2%。多数产品
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0909元,比上年提高13.5%。
全省预算内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增长34.1%,实现利税增长33.1%,流动资金周转
加快139天。
3.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增长,形成一批新的生产能力。1988年,各级政府认
真贯彻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清理在建项目的工作,停建、缓
建了一批建设项目,使持续多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势头得到初步抑制,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总规模362.9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增长幅度比上年的33.5 %下降
了11.6个百分点。其中,全民固定资产投资190.5亿元,增长22.4%; 集体固定资
产投资99.8亿元,增长26.7%;个体固定资产投资72.6亿元,增长14.5%。通过基
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计划的实施,形成了一批新的生产能力,开发了一批新产品,提
高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全年新增发电装机110万千瓦,采煤能力210万吨,原
油开采能力36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30万吨,港口吞吐能力60万吨, 开发新产品约
3100多种,为工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增添了后劲。
4.认真组织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外贸体制,促进了对外经济贸易
的发展。在石油等大宗商品出口减少的情况下,全省出口总值仍达到29.8亿美元,
与上年持平。其中,地方承包自营商品出口19.3亿美元,完成国家承包计划的 138
%,比上年增长16.2%。出口产品结构得到调整和改善,在出口总额中,扣除石油
后,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4.8%提高至58.1%,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33%。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02家,年末达到329家,新批准“三来一补”项目
195个,签订利用外资合同457项,合同金额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 列入山
东半岛经济开放区的44个县市区,在扩大对外宣传、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经济
技术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出口和旅
游等非贸易收汇,都有新的增长。
5.财政实现收支平衡,银行信贷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由于生产发展、流通
扩大和继续开展“双增双节”运动,以及价格因素的影响,全年财政收入达到 90.
15亿元,完成计划的115.6%,比上年增长23.8%;财政支出(包括中央对山东
省的专项支出)达到93.7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全年实现了收支平衡, 略有结
余。金融工作,通过大力组织存款,扩大储蓄,加快资金周转,挖掘资金潜力,保
证了信贷计划的实施。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54.7亿元,比年初增加80.4亿元。 各项
贷款余额669.9亿元,比年初增加97.9亿元。其中,工业流动资金贷款增加33.2 亿
元,商业贷款增加30.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增加20.6亿元,基本保证了生
产、建设和流通的资金需要。
6.贯彻“科教兴鲁”方针初见成效。全省有7.5 万名科技人员进入经济建设第
一线,引进省外科技人员5000多人,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786项,是建国以来最多的
一年。教育事业在深化改革、充实和完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新
的成效。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10.13万人,比上年增加5390人; 各类中等职业
教育在校生达到38.42万人,比上年增加3.82万人。 通过总结推广平度市农村教育
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经验,推动了全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坚
持面向基层,充实和加强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省属院校本专科毕业生,分配到市地
以下单位的占75~95%。体育工作,通过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队伍
建设,提高了全省体育运动水平。卫生、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
都有新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88年全省经济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通货膨胀,物价上
涨过猛;农业基础薄弱,粮棉油生产出现新的徘徊;一般加工工业增长过快,基础
工业发展滞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投资结构极不合理;消费基金增长过快,
个人收入失控;科技、教育和其他社会事业,仍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