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291&run=13

〖国民经济〗〖计划〗〖编制〗〖内容〗〖工业〗〖能源〗〖轻工业〗
〖原材料〗〖机械〗〖电子〗〖地质〗〖社会〗〖第六个〗〖五年计划〗
“六五”期间,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调整轻工业和重工业、原材料工业和
加工工业的比例关系,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加强能源建设,
大力发展消费品和原材料生产,适当控制加工工业的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现有
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努力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降低成本,增加花色品种,提高
产品质量,发展优质产品,适当增加高中档产品的比重,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
做到产品适销对路。
(1)能源工业。认真贯彻开发和节约并重、近期以节约为主的方针, 一手抓开
发,增加能源产量,一手抓节约,千方百计降低消耗。
①能源生产。努力保持煤、油、电的产量稳定增长。计划1985年原煤产量达到
4500万吨,比1980年增加210万吨,平均每年增长1%;原油产量国家计划1620万吨,
在计划执行中努力争取达到2000万吨;发电量229亿千瓦小时,增加43亿千瓦小时,
平均每年增长4.3%。
②能源建设。煤炭工业在优先安排现有矿井挖潜、改造、扩建的同时,建设一
批新矿井。首先加快国家统配煤矿的开发,集中力量建设兖州、枣滕和龙口三个重
点矿区,同时努力搞好地方煤矿的建设。“六五”期间,全省计划新开工矿井30对,
设计能力1347万吨。
石油工业,继续搞好老油田的增产挖潜,集中力量,抓紧进行勘探,到1985年,
争取增加地质储量6亿吨以上,建成原油开采能力500万吨左右,为进一步发展石油
生产打下基础。
电力工业,“六五”期间全省建设规模为210万千瓦,建成投产120万千瓦。到
1985年底,全省装机容量达到410万千瓦。同时, 要发挥国家和集体两个积极性,
加快农电建设,争取到1985年底全省通电的农村大队达到6万个,占大队总数的 70
%。
③能源节约。国家计划安排,“六五”期间山东节能520万吨标准煤。 省里安
排,通过调整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节约标准煤228万吨;通过加强能源管理, 节
约120万吨;通过技术改造,节约172万吨。五年用于节能方面的资金4亿元。
④新能源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六五”后三年,要求对核电站建设规模、选
点、辐射测试、环境保护等进行具体研究论证。抓紧进行风力发电试验,依靠社队
自己的力量,建设一批小型风力发电站。加强对海洋能和地热能资源的调查和科学
试验。积极进行太阳能蓄电池的研究试验,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
(2)轻工业。“六五”期间,要根据市场需要,有计划地扩大生产能力, 积极
开拓新的生产领域,大力增加适合社会需要的轻纺产品的生产,争取消费品供应的
数量和质量同社会购买力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大体相适应,更好地满足人民群
众吃穿用的需要。
①吃的方面。计划到1985年,食品工业产值达到70~7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 8
~10%。
②穿的方面。计划到1985年,纺织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67亿元,
平均每年增长8%。
③用的方面。逐步扩大日用消费品生产,抓好国家规划的自行车、缝纫机、电
视机等10种日用机电产品,抓好对人民生活影响较大的重点产品的生产,并发展各
种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日用消费品。
(3)原材料工业。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并为“七五”的发展做好准备, 原材
料工业要有一定的发展。
①冶金工业。搞好现有钢铁企业的填平补齐,进行技术改造,加强薄弱环节,
按照社会需要和可能,增加生铁和钢材产量,特别是增加适销对路的品种规格,提
高产品质量。计划1985年,全省生铁产量114万吨,钢产量92万吨,钢材产量75 万
吨。要抓紧完成青钢的改造,搞好济钢的配套,并积极筹集资金继续建设莱钢。抓
好有色金属的生产建设,扩大黄金生产能力。
②化学工业。充分利用省内资源和现有基础,加快基本化工、石油化工、煤焦
化工和海洋化工的发展。计划到1985年,硫酸生产能力由1980年的48万吨扩大到58
万吨;纯碱生产能力由13.4万吨扩大到16万吨。要搞好30万吨乙烯和寿光纯碱厂等
重点工程建设。对现有小化肥厂分期分批进行技术改造。更新农药品种,增加农用
塑料生产。
③建材工业。重点发展水泥、玻璃、新型建筑材料和农房建筑材料,积极推广
新型墙体材料,努力增加卫生陶瓷、釉面砖和非金属矿产品的生产,并组织好地方
建筑材料的生产供应。计划到1985年,水泥产量由1980年的488万吨增加到650万吨,
平均每年增长5.9%;平板玻璃产量由1980年的180万标箱增加到270万标箱, 平均
每年增长8.4%。
(4)机械、电子工业。要抓紧进行调整、改组和技术改造, 积极推广新工艺、
新技术、新材料,扩大服务领域,发展新产品,提高成套水平,并积极推行国际标
准,逐步扩大产品出口。通用机械,主要是增加优质名牌产品的生产。农用机械,
要积极研制适应农业生产责任制和节能要求的中小型农、林、牧、副、渔业机械。
电子工业,要在抓好元器件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电子技术应用产品,努力提高
日用电子产品的质量,增加适销对路的新品种。
(5)地质。要继续贯彻“矿水并重”的方针, 重点开展济南地区的区域水文地
质和工程地质的综合评价工作,抓紧查明青岛市的地下水资源,提出合理的开发利
用方案。尽快搞清全省主要区域的水文地质,基本掌握全省地下水资源及其分布规
律,提供急需解决的农田用水和城市供水的水文地质资料。加紧对煤、油、气、黄
金、铁矿以及其他非金属矿藏的勘探,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近期内,要争取探明
较多的煤、油、气和黄金的工业储量,积极寻找金刚石的新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