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26&run=13

〖种植业〗〖农业〗〖产业〗〖国民经济〗
山东种植业主要是粮食作物与棉花、油料、烟、麻、药材等经济作物。蔬菜、
瓜果等作物也占有一定的位置。粮食生产,除“二五”和经济调整时期产量下降以
及个别年份受灾减产外,总的是逐步增长的。全省粮食总产量,丰收的 1956 年为
1372万吨,1960年到1963年下降到不足1000万吨,1975年开始超过2000万吨,1978
年增加到2288万吨,人均占有320公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1984 年突破
了3000万吨,达到3040万吨,人均占有增加到397公斤, 全省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
给。1985年到1992年,大体稳定在3200万吨到3500万吨,丰收的1991年达到3916万
吨,全省自给,略有节余,每年约有200万吨左右的调出和供应出口。 在粮食产量
中,小麦所占比重由1952年26.7%增加到1992年的52.3%。棉花,山东是全国的主
要产区之一。建国以来至1980年以前,全省总产量多数年份为10余万吨到20余万吨,
单位产量很低。1980年总产量突破了50万吨,1983年突破了100万吨,1984 年播种
面积扩大,单位产量提高,总产量达到172.5万吨,比1980年增长了2.21倍, 成为
全国生产棉花最多的省份。当时,由于对棉花需求估计不足,误以为“过剩”,出
现了“卖棉难”和收购中的压级压价等问题。1985年,国家开始调整棉花政策,逐
步取消或减少奖励措施,调低收购价格,挫伤了棉农的积极性,导致了棉花生产急
剧下降,播种面积减少,单位产量降低,总产量1985年降到106万吨,1986 年又降
到94万吨。此后,连续几年处于徘徊状态。1991年,国家又较大幅度提高了棉花价
格,棉农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播种面积回升,总产量回升到135万吨。1992 年由于
虫灾和旱灾特别严重,总产量仅有67.7万吨。油料,主要是花生,总产量在全国居
首位。1956年达到129.9万吨。此后,连续22年都在100万吨以内。1979年开始回升
到100万吨以上,1980年达到143万吨,1985年达到267.9万吨, 创历史最高水平。
1986~1992年由于价格和市场供求等原因,总产量保持在200万吨左右。水果, 山
东是全国的重点产区之一。1952年到1965年总产量30多万吨,1975年开始超过 100
万吨,1978年发展到152.7万吨。1978年以来,水果价格趋升,各地注重发挥优势,
总产量持续增长,1992年达到371万吨,平均每人占有43公斤,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