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973年计划执行情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245&run=13

〖1973〗〖计划〗〖执行〗〖国民经济〗
1973年,全省经济继续增长。农业丰收,工业稳步增长,基本建设投资增长较
快,商业购销扩大,库存增加,市场活跃,物价稳定,各项社会事业都有所发展。
全年工农业总产值241.57亿元(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完成计划的98.2%,
比1972年增长5.1%。
农业。广大社员治山治水,整地改土,大干苦干,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夺得
了丰收。粮食、麻类、烤烟产量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粮食、棉花、花生都超额
完成了计划。粮食产量1917万吨,完成计划112.8%,比上年增长10.5%。 全省已
有44个县市粮食过《纲要》,其中济宁、烟台、潍坊三市每公顷突破7500公斤,黄
县、长岛两县过了“长江”。棉花产量26.3万吨,完成计划103.1%,比1972 年增
长34.0%。已有13个县皮棉单产跨《纲要》。花生产量74.3万吨,超额完成计划8
.5%,增长16.7%。烤烟产量14.3万吨,增长25.4%。林、牧、副、渔多种经营都
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农业总产值达到91.66亿元,完成计划的98.6%,增长4.9%。
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机械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新
打机井5.37万眼,达到29.5万眼;扩大灌溉面积19.22万公顷,达到343.73万公顷;
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24.67万公顷,达到185.20万公顷; 新增农用机械总动力
96万千瓦,达到462万千瓦,其中拖拉机增加11850台,达到32038台; 化肥施用量
187.2万吨。
工业交通稳步增长。在电力紧张、原材燃料不足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千方百计
节约挖潜,较好地完成了国家计划。工业总产值完成149.91亿元,完成计划的98%,
比1972年增长5.3%。其中,轻工业增长4%,重工业增长6.4%。135种主要工业产
品,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的有48种,比1972年增长的有48种。钢产量49.81 万吨,
比上年增长6.1%;原油产量1083.50万吨,增长34.1%;发电量82.84亿千瓦小时,
增长7.2%;硫酸产量13.37万吨,增长32.1%。主要支农产品大幅度增产。化肥产
量188.84万吨,增长33.1%;拖拉机产量9530台,增长107.9%。水泥产量239. 76
万吨,增长10.5%。棉布、化学纤维、机制纸、合成洗涤剂、卷烟、自行车、钟表
等轻工业产品, 也都有一定的增长。 交通运输计划也完成得较好。 全省货运量
14105万吨,增长5.8%;客运量6926万人,增长5%。
基本建设投资效果比往年好。本着缩短战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削减
了自筹资金,压缩了一般建设项目,保证了重点工程建设。基本建设投资完成 15.
74亿元,比1972年增长12.6%。国家预算内投资完成12.34亿元,增长29.4%。 预
算外投资完成3.40亿元,减少23.4%。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铁矿开采22万吨,
煤炭开采150万吨,天然石油开采346万吨,洗煤45万吨,合成氨10.9万吨,化肥31.
1万吨,发电装机容量33.5万千瓦,拖拉机制造4050台,铁路铺轨99.6公里。 新建
校舍42.8万平方米,新增医院床位14864个。
财贸。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商业购销扩大,库存增加。社会商品零售
总额67.35亿元,比1972年增长5.3%,对外贸易有较大的增长,出口商品收购总值
完成12.89亿元,增长29.3%;出口总值86336万元,增长45.8%。财政收支平衡,
略有结余。财政收入44.92亿元,增长4.4%;财政支出19.49亿元,增长3.2%。
文教、卫生事业。1973年除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有所减少外,其余各类学校
在校学生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7291人,比1972年增长21
.3%;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25717人,增长1.2倍;技工学校在校学生2052人,增
长4.4倍;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61.1万人,减少9.8%;小学在校学生1004.2 万人,
增长5.6%。卫生事业有所发展。全省卫生事业床位达到80287张,增长7.6%。 计
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上年的19.9‰下降到16.9‰。
总的看,全省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全面完成国
家计划,部分主要工业产品没有完成计划,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工业增长
速度下降,精减国家职工的工作抓得不紧,任务完成得很差,基本建设投资效果虽
有提高,但竣工率没有达到计划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