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72年计划的编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241&run=13

〖1972〗〖计划〗〖编制〗〖过程〗〖内容〗〖国民经济〗〖指标〗
1972年国民经济计划的编制工作从1971年12月份开始。1971年12月18日山东省
革命委员会召开了地市委负责人会议。会上省革委生产指挥部副组长(军代表)周水
朵在讲话中提出了全省1972年计划初步设想。1972年2月20日至3月10日召开了全省
计划会议,会上传达了全国计划会议精神,讨论安排了1972年全省国民经济计划。
省革委副主任苏毅然作了《关于1971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1972年国民经济计
划安排意见》的报告,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主任杨得志作了讲话。会后,省革委
于3月22日以草案形式下达了全省1972年国民经济计划。
1972年3月3日苏毅然在全省计划会议上作的《关于1971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
况和1972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意见》的报告中有关1972年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1972年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国民经济各条战线要认真贯彻毛泽东主席“
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思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
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继续大办农业,以粮为钢,多种经营,全面
发展,狠抓政策落实,争取粮食和经济作物有一个好收成。工业以钢为纲,大打矿
山之仗,进一步发展原材燃料工业,大力整顿企业管理,把质量提到第一位,狠抓
品种和机械配套产品。抓紧三线后方建设,切实加强军工生产和国防科研。积极发
展轻纺工业,安排好市场供应。努力做好出口、援外工作。发展文化、教育、卫生、
体育、广播和科学研究事业。积极搞好计划生育,大力降低人口出生率。
遵照毛泽东主席关于“计划不要绷得太紧,要给地方留点好处”的指示,根据
国家统一计划的安排,全省1972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219 亿
元,比1971年增长8%。其中:农业总产值63亿元,增长5%;工业总产值156亿元,
增长9.3%。粮食1650万吨,增长2.6%;棉花28.25~28.50万吨,增长7~8%;花
生87.5万吨;猪1450万头;铁矿石190万吨,增长5.8%;生铁78万吨,增长9.4%;
钢42万吨,增长13.6%;钢材34.4万吨,增长9.1%;煤炭2460万吨,增长0.9%;
发电量73亿千瓦小时,增长8.1%;原油765万吨,增长23.1%;机床7110台,减少
2.6%;矿山设备4400吨,增长120%;汽轮发电机8万千瓦,增长26%;汽车 3430
~3530辆,增长27~31%;拖拉机300台,增长26%;农用内燃机58.88万千瓦;化
肥107~118万吨,增长10~21%;棉纱78万件,减少7.5%;棉布5.96亿米, 减少
11%;铁路货运量6450万吨,增长4.8%;地方交通货运量7460万吨,增长1.8%;
商品零售总额575000万元,增长4%;出口商品收购总额74700万元,增长11%;财
政收入43.60亿元,增长6.1%。基本建设投资10亿元以上,比1971年略有增长。大
学招生5864人,中学招生130万人,小学招生228万人。
1.要更加重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安排好农轻重的关系
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各行各业的工作部署,都必须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切
实有效地支援农业生产,计划用于农业和支援农业的资金、材料、设备,一律不准
挤占、挪用。要更加深入地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努力改变生产条件。计划新打机井5万眼,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40万公顷, 扩
大水浇地46.67万公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定要坚持小型为主、配套为主、 社队
自办为主的方针,全省粮田面积一定要保持600万公顷以上。 重点放在生产队和大
队,狠抓整地改土,狠抓已有工程配套。
注意发展轻工业,关键是解决原材料问题。除努力增产经济作物以外,要积极
发展合成纤维、合成塑料、硫酸、烧碱、焦油化工等,大力开展农副产品和工业方
面的综合利用。轻工业部门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填补短线缺门,大力
恢复和发展小商品和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为市场和出口提供更多的货源。
以钢为纲,大力发展基础工业,首先是为了加速发展农业,也是为了解决原材
料不足这个突出矛盾所必需。发展基础工业,必须建立在农业逐年发展的基础上。
机械工业要把矿山、冶金设备制造列为重点,切实抓好。煤炭工业,要狠抓老矿改
造挖潜,加速新井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小煤窑。
2.继续加强国防军工建设,积极做好援外工作
1972年,要集中力量完成收尾配套和扩建续建项目,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军工
生产要狠抓质量,狠抓配套产品和零备件的生产,同时要抓紧新产品的研究试制工
作。1972年国家安排山东省第一批援外成套项目10个,各种机电产品148种, 主要
机械设备32570台。
3.严格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坚决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1972年,要严格控制基本建设规模,重点搞好收尾、配套、重大技术措施和续
建投产项目,除个别项目外,一律不铺新摊子。严禁修建楼、堂、馆、所。所有基
本建设项目,必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不分资金来源要全部纳入国家计划,新
建工程、大中型项目必须报经中央批准,小型项目要经省有关局批准。已经投产而
没有达到设计能力的企业不能扩建。分配给基本建设的材料、设备,要首先保证重
点工程的需要,其他方面,根据材料、设备的可能,有多少安排多少,不准挤农业、
轻工市场和生产维修。
4.狠抓电力和交通运输,保证国民经济持续跃进
以后几年电力和运输仍然很紧张,1972年紧张状况,可能比1971年更严重。电
力缺口67万千瓦,运力缺口940万吨。电力工业,要集中人、财、 物力狠抓电站建
设,莱芜、石横、黄县等电厂的建设,确保1972年建成投产。继续改造原有设备,
提高综合电力5万千瓦。深入开展群众办电、节约用电和计划用电,1972年要节约5
%,即3.5亿千瓦小时。省内会战制造的5万千瓦机组,力争上半年完成。交通运输,
要加强各个环节的组织工作,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克服跑在中间,窝在两头的现
象。要抓好车船调度,发展联合运输,积极组织民间运输工具和机关、企事业的车
辆,承担运输任务。继续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工业,首先做到车船维修配件自给,积
极发展车船制造。
5.坚决控制非农业人口增长,节约基本建设占地
严格控制粮食销量,严格控制职工和非农业人口的增长,是计划综合平衡的一
个重大问题。要采取坚决步骤,煞住不按计划办事之风。对1970年、1971年新招收
的职工,要按地区分系统进行全面清查,力争全年节约5%的劳动力, 补充需要增
人的单位。1972年上半年,除按统一计划接收城镇复员退伍军人和大专毕业生以外,
不再招收新职工;以前下达的增人计划,尚未招齐的一律暂停招收。严格劳动管理,
新增职工人数、年末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计划,一律不得超过。努力提高劳动生产
率。各行各业都要下决心把非生产人员压缩下来,全省平均要降到18%左右。要继
续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人口迅速增长,耕地逐年减少,是值得严重注意的两个大问题。要加强对计划
生育工作的领导,大张旗鼓地宣传计划生育,积极提倡晚婚。1972年要求全省人口
自然增长率由上年的21.21‰下降到18‰左右,城市市区要下降到9‰以下。基本建
设占地要严格审批手续,从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