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68年计划的编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221&run=13

〖1968〗〖计划〗〖编制〗〖过程〗〖内容〗〖国民经济〗
1968年计划编制,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没有按照原有的计划程序进行
编制。1968年3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提出了《关于1967 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
1968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问题的意见》。随后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计划办
公室于同年3月11日至6月16日陆续发出通知,下达了各项专业计划,主要有:《关
于下达1968年农业生产计划的通知》、《关于下达1968年第一批小钢铁、小有色建
设项目的通知》、《关于下达1968年五小化工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关于下达
1968年农机产品生产计划的通知》、《关于下达1968年新产品试制计划的通知》。
1968年3月省革委提出的《关于1967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1968 年国民经
济计划安排问题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如下:
1968年全省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是:深入贯彻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备战、备荒、为人民”、“抓革命,促生
产”的战略方针,一手抓农业,一手抓国防,加强基础工业,依靠群众,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夺取工农业生产的更大跃进。
1.搞好国防备战工作
把国防备战工作放在经济建设的第一位,加速军工建设。第一期骨干工程,争
取1968年全部建成投产。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军工生产体系。加快发展三线地区的
民用工业。城市工业和沿海工业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能力和技术力量,积极支援三
线建设和内地建设,尽快把三线后方的民用工业发展起来。对已搬迁的43个企业,
进行填平补齐,成龙配套,正常生产。充实提高无线电、仪器、仪表等新兴工业。
加快三线后方地区的农业建设。
2.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
力争在短时间内把农业生产搞上去。1968~1970年要集中力量打三个歼灭战:
(1)下决心把粮食搞到1750万吨。这样就可以实现毛主席提出的不吃进口粮, 南粮
不北调,藏粮于民的伟大战略思想。(2)彻底根治鲁西北、鲁西南地区的水涝灾害。
(3)加速农业机械化建设,三五年内要有个高速度的发展。1968 年计划农用动力供
应量达到22.08万千瓦,年末保有量达到110.4万千瓦,平均每个大队占有13.25 千
瓦。
农业生产必须全面贯彻“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1968年,
农业生产总值计划57亿元,比1967年增长8%。粮食总产量1500万吨,增长7%。棉
花面积64万公顷,总产25万吨,增长8%。花生面积60万公顷,总产100万吨,增长
10%。烤烟总产量16万吨。麻类总产量7万吨。造林面积13.33万公顷,育苗3.33万
公顷。大牲畜年末存养量370万头,增长5%。生猪年末存养量1600万头,增长14%。
副业总产值6亿元。水产品总产量26.5万吨。要完成1968年的农业生产计划, 必须
坚决响应毛泽东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为革命种田,发扬自力更生,艰
苦创业的革命精神,自己动手,战胜一切困难,夺取全年的更大丰收。
3.加速工业建设
集中力量,在以后三年内,在工业生产上打好两个歼灭战:(1) 坚持把钢铁搞
上去。1970年生铁达到100万吨,钢70万吨,钢材50万吨。(2)坚决把支农工业搞上
去。1970年农用动力机械年产能力达到58.88万千瓦,化肥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
1968年计划全年工业总产值90亿元,比1967年增长10%。大力发展基础工业。
计划生铁产量达到53万吨,钢23.4万吨,钢材26万吨,煤炭1855万吨,发电量45亿
千瓦小时。大力发展支农工业。以农用动力为重点,积极发展地方农机制造工业,
主机制造和配件生产同时并举,动力设备和配套机械相适应。首先从配套抓起,保
证配套成龙,迅速形成完备的生产能力。要求1968年把农用动力生产能力达到 25.
76万千瓦,化肥产量达到63万吨。大抓交通运输工作,搞好国防公路建设,修建县、
社公路,提高公路质量,发展航运,充分发挥原有运输工具的作用,及时完成运输
任务。
4.抓好财贸工作
帮助社、队发展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增加集体收入。做好农机、配件、化肥、
农药和其他生产资料的供应,保证不违农时。做好农产品收购工作。1968年主要农
产品收购初步安排:粮食237.65万吨,棉花20万吨,花生仁37.5万吨,烤烟16万吨,
大麻1.1万吨,红黄麻4万吨,生猪800万头,鲜蛋4万吨,水产品20万吨。做好外贸
收购和出口工作。计划安排外贸收购63亿元。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计划财政收入
20亿元。严格财政、金融管理,节约经费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