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965年计划执行情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200&run=13

〖1965〗〖计划〗〖执行〗〖国民经济〗
1965年全省工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大幅度增长。农业生产已经恢复。工业
和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业经过调整已经大体上同农业相适应。
工农业之间、工业内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本上趋于协调,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调
整国民经济的任务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已经圆满完成。全省国民经济在经历了三年
“大跃进”的严重挫折之后,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工农业总产值105亿元 ( 按
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1964年增长27.3%,比1957年增长34.3%。
农业大幅度增长,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农业总产值43.74亿元,比 1964
年增长24.1%,比1957年增长4.8%。其中,种植业比1964年增长28.6%,比 1957
年增长7.7%;林牧副渔四业比1964年增长10.4%,比1957年下降4.4%。种植业同
林牧副渔四业的比例由1957年的76∶24,变为78∶22。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大幅度
增长,粮食产量已经超过“一五”平均水平,经济作物产量多数也超过“一五”平
均水平。粮食产量1332万吨,比1964年增长17.6%,超过1957 年, 接近大丰收的
1956年的水平。棉花19.87万吨,比1964年增加64.6%, 超过“一五”平均水平。
花生66.45万吨,增长4.4%,接近1957年水平。烤烟10.15万吨,增长52.9%, 超
过1957年水平。大牲畜302.8万头,增长7.3%,比1957年下降29.8%。生猪850. 4
万头,增长22.4%,比1957年增长21.5%。羊309.7万只,减少22.0%,比1957 年
下降31.8%。水产品产量31.1万吨,增长2.6%,比1957年增长14.8%。 各地出现
了一大批稳产高产先进社队。粮食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水平的有2个县(市)、176
个公社、6000多个大队;棉花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水平的有26个县(市)、483 个
公社、8000多个大队。
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1965年,全省农业劳动力达到1833万人,比1959
年增加757万人,比1957年增加265万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705万千瓦,比 1957
年增长15.2倍;拖拉机拥有量达到4726台,比1957年增长6倍;灌溉面积达到 151.
13万公顷,比1957年增长95.9%;化肥施用量56.4万吨,比1957年增长1.8倍。
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内部比例关系比较协调,企业内部设备能力大部分已经
填平补齐、成龙配套,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有了进一步发展,产品质量、劳动
生产率都有较大提高,物质消耗、产品成本均有显著下降。全年工业总产值61. 26
亿元,比1964年增长29.6%,比1957年增长68.2%。轻重工业比例由1960年45∶55
转变为60∶40。
主要产品产量比1957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65年钢产量13. 05 万吨, 比
1957年增长5.2倍;原煤1740万吨,增长1.8倍;发电量24.71亿千瓦小时,增长2.5
倍;水泥76.5万吨,增长238倍;棉纱46.72万件,增长36.6%;棉布4.04亿米,下
降6.9%;自行车14.77万辆,增长1.8倍。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比1957年增长23. 4
%。
交通邮电事业大幅度增长。1965年各种交通线通车里程比1957年都有增加:铁
路增加54公里,公路增加8751公里,内河增加185公里。1965年全省货运量7595 万
吨,比1964年增长25.2%,比1957年增长66.6%。货运周转量119.50亿吨公里,比
1964年增长21.3%,比1957年增长72.6%。客运量4573万人,比1964年增长1.2%,
比1957年增长51.5%。客运周转量36.67亿人公里,比1964年增长0.6%,比1957年
增长22.1%。邮电业务量5022万元,比1964年增长1.2%,比1957年增长1.5倍。
基本建设经过调整,缩短了战线,调整了比例关系,大体上同经济发展和人民
生活水平相适应。1965年全省基本建设投资49349万元,比1958~1960 年平均年投
资规模减少60%,比1957年增长25.2%。其中,农业投资15896万元,占32.2 %,
高于1957年占17.4%的比例;工业投资23810万元,占48.2%,低于1957年占55. 4
%的比例。工程质量和投资效果都有提高。1965年新增固定资产52784万元, 固定
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107.0%。1961~1965年合计新增固定资产18.02亿元,固定资
产交付使用率为88.1%,接近“一五”平均90%的水平。
城乡市场购销扩大,库存商品增加,物价稳中有降。196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40.52亿元,比1964年增长9.8%,比1957年增长40%。商业部门纯购进37.86亿元,
比1964年增长18.7%,比1957年增长58.5%;纯销售46.24亿元,比1964年增长14
.1%,比1957年增长40.8%。全省零售物价总指数比1964年下降2.5%,比1957 年
上升2.5%,计划价格与集市贸易价格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1965年全省财政收入 16.
48亿元,比1964年增长6.1%,比1957年增长53.6%。财政支出9.54亿元,比 1964
年增长6.5%,比1957年增长94.1%。居民储蓄继续有所增加。 城乡储蓄存款年底
余额达到3.7亿元,比1964年增长22.3%,比1957年增长81.5%。
文教卫生事业经过调整,有了恢复和发展。各类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
不断提高。1965年与1957年比较,普通高等学校由7所增加到 16 所, 在校学生由
12532人增加到22164人,增长76.9%。中等专业学校由86所增加到275所, 在校学
生由40738人增加到72974人,增长79.1%。普通中学由1004所增加到6166所,在校
学生由33.99万人增加到80.74万人,增长1.4倍。小学由52337所增加到14.32万所,
在校学生由490.88万人增加到966.72万人,增长96.9%。1965年全省卫生事业机构
16336个,比1957年增长59.6%,卫生事业床位达到54210张,比1957年增长1.3倍,
卫生技术人员达到88510人,比1957年增长21.9%。文化、出版、广播、 体育事业
都有较大的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