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65年计划的编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199&run=13

〖1965〗〖计划〗〖编制〗〖国民经济〗〖内容〗
1965年计划的编制工作从1964年5月开始。1964年5月19日,省计委发出关于编
制1965年计划工作的通知,部署各部门、各地区编制1965年计划,并提出了1965年
国民经济计划的任务、主要指标设想和需要分析摸清的问题。同年6月10日, 省委
发出关于编好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市、地、县委和省直各厅、局党
组很好地组织力量,抓紧进行。7月18日,省计委提出《1965 年国民经济计划初步
安排意见》,由省委办公厅印发省委常委和地市委书记征求意见。10月17日~11月
2日,全省计划会议召开,这次会议与省委工作会议同时进行。 会议传达了全国计
划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了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的编制工作。会议期间省委常委兼省
计委副主任穆林作了关于组织农业生产高潮的报告,省经委主任高启云作了关于组
织1965年工业生产高潮的报告,副省长兼省计委主任苏毅然作了会议总结。11月25
日,省委、省人委批转省计委《关于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意见的报告》。12月
8日,省计委下达了《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分部门分地区指标》。1965年2月5 日省
计委会同省人委财贸办公室、省经委下达了《1965年对外贸易收购计划》。4月 26
日省计委会同省劳动厅、省编制委员会下达了《1965年劳动工资计划》。
1964年11月25日,省委、省人委批转省计委《关于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意
见的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1.对1964、1965两年形势的估计
山东省政治经济形势很好。同全国一样,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取得
了伟大的胜利,整个国民经济已经全面好转,一个新的工农业生产高潮正在形成和
发展。
2.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方针任务
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总的要求是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切实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调
整一线,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和两个拳头一个屁股的战略思想( 两个拳头指基础工业
和军事工业,一个屁股指农业)。具体说来, 就是李富春同志在报告中提出的:第
一,调整第一线,集中力量建设第三线。第二,积极研究和采用新技术,进行技术
革命。第三,积极推行专业化协作,发展综合利用。第四,坚决实行两种劳动制度
和两种教育制度。第五,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在上述方针指导下,全省1965年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工农业生产
新高潮,调整工业布局,支援三线建设,争取时间,尽快地建设省内后方。要继续
集中力量抓粮食生产,同时要求经济作物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调整工业布局,积极
组织专业协作,发展综合利用,有计划地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把工业生产提
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农业。贯彻以粮为纲、多种经营的方针。农业总产值计划达到43.4 亿元。
粮田面积保持在666万公顷以上,总产量争取达到“一五”平均水平1290万吨。 经
济作物面积基本维持1964年水平,主要是提高单产,争取总产量接近“一五”平均
水平。其中:棉花面积65.33万公顷,产量15~16.5万吨, 为“一五”平均水平的
90%左右;花生面积46.67万公顷,产量75万吨,为“一五”平均水平的80%左右;
烤烟面积6.67万公顷,产量8万吨,为“一五”平均水平的90%;麻类面积4.33 万
公顷,产量3.5万吨,为“一五”平均水平的77%。猪、羊、牲畜和林业、 水产等
都比1964年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2)工业。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品种,努力增产短线产品。 工业总产值计
划达到50亿元。主要产品产量,比1964年增长幅度较大的有:化肥9.4万吨, 增长
37%;农药5080吨,增长67%;排灌机械46235千瓦,增长10%;棉纱41.2 万件,
增长27%;棉布3.4亿米,增长23%;自行车17万辆,增长21%;钢7万吨,增长 7
%;铁33万吨,增长32%;发电量22.5亿千瓦小时,增长13%。
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8430元,比1964年预计提高8.8%, 工业企业可比产
品成本降低6.5%。
(3)商业。贯彻执行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积极收购农副产品, 做好农
业生产资料和日用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工作,以扩大城乡物资交流,支援工农业生产,
稳定市场物价,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商品零售额计划达到40亿元,比1964年
预计增长6.4%。其中,农业生产资料增长12%,生活资料增长6%。吃穿商品的供
应量,将比1964年有较多的增加,用的商品将基本满足需要。
农产品收购总值计划达到18亿元左右,比1964年预计增长6%。粮食征购230万
吨,棉花收购13~14万吨,花生仁收购22.5万吨,烤烟收购7.5万吨,生猪收购340
万头。
(4)基本建设。根据调整一线、加强三线的精神,必须切实注意合理布局, 积
极采用新技术,广泛开展综合利用,加强短线产品,充实薄弱环节,认真贯彻少而
精、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重点保证水利、化肥和纺织,适当安排教育和城市
防洪,适当压缩其他部门的投资,楼堂馆所等非生产性建设,一律不作安排。
基本建设投资(国家拨款)34894万元,其中,中央项目投资22854万元,地方项
目投资12040万元。在地方项目投资中,中央指定的工业部门分行业投资3640万元,
由省自己安排的投资8400万元。
3.综合平衡中的主要问题
(1)农林水利投资安排问题。(2)产销平衡问题。(3)劳动工资问题。(4)物资平
衡。
4.实现1965年计划的措施
为了实现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有力地支援三线建设,更好地安排人民生活,
应当集中力量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革命促建设。
(2)组织工农业生产新高潮,进一步开展比学赶帮运动。
(3)调整工业布局,支援三线建设,争取时间,积极着手建设省内的后方, 这
是一项战略任务。在执行中必须做到既有调整又有发展,从调整中求发展,经过调
整使布局更加合理。
(4)实现计划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彻底革命化。所有计划和经济工作人员, 都要
结合社会主义教育进行整风,要深入基层蹲点,认真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使
计划经济工作,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体现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方针政
策。
1964年12月8日,省计委下达的《1965 年国民经济计划分部门分地区指标》,
对省委、省人委11月25日批转省计委《关于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意见的报告》
中的部分指标,按照中央下达的正式计划作了修订。主要内容如下:
1.农业计划
粮食1290万吨,棉花15~16.5万吨,花生75万吨,烤烟8万吨,麻类3.5万吨。
造林面积10万公顷,零星植树1亿株。大牲畜290万头,猪812.8万头,羊600万只。
水产品21万吨。
2.工业计划
工业总产值50亿元。化肥9.4万吨,化学农药(省直)5150吨,棉纱41万件, 棉
布3.4亿米,自行车17万辆,缝纫机2.7万架,原盐90万吨,转炉钢7万吨,生铁 33
万吨,钢材6.7万吨,铁矿石136万吨,原煤224万吨,发电量22.5亿千瓦小时, 水
泥32万吨。
3.地方交通计划
货运量3648万吨,货运周转量10.37亿吨公里。客运量1548万人, 客运周转量
76769万人公里。
4.基本建设计划
基本建设项目444个,其中中央54个,地方390个。基本建设投资额38061.3 万
元,其中中央投资25891.3万元,地方12170万元。
5.文教卫生计划
中等师范学校招生6100人,高中招生22200人,初中招生14.63万人,小学招生
135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5457人,技术学校招生6720人。
医院病床发展数600张,建议简易病床发展数1000张,农村电影放映队7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