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59年计划的编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179&run=13

〖1959〗〖计划〗〖编制〗〖内容〗〖草案〗〖工业〗〖农业〗
〖基本建设〗〖交通运输〗〖邮电〗〖文教〗〖卫生〗
1959年计划的编制工作从1958年6月开始。1958年6月25日~7月4日,省计委召
开了全省第七次计划会议,研究部署了1959年经济计划的编制工作。同年7月16日,
省计委提出《山东省1959年度经济计划要点(草稿)》。计划要点提出1959年将有一
个更大的跃进。根据省委提出的1959年工业产值要赶上农业产值的要求,计划安排
农业产值144~169亿元,工业产值145~160~170亿元。同年10月11日, 省人委提
出《山东省1959年度经济计划草案安排的报告》上报中央。在报告中,计划指标进
一步提高:农业总产值达到316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20亿元,钢产量达到150 万
吨,煤炭产量达到2550万吨,粮食产量达到8000万吨, 棉花产量达到 105 万吨。
1959年1月27日,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
,并经省第一届党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讨论。同年2月27日, 中共山东省委批准《
山东省计划委员会党组关于下达我省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
同年5月15日,省计委党组根据中央上海会议调低1959年计划指标的精神, 向
省委作了《关于调整1958年的统计数字和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的说明(草稿)》,
对1959年计划指标进行了调整,各项计划指标有所降低。5月22日, 副省长白如冰
在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了《关于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
,并经会议通过。9月14日, 白如冰在第二届省人委第五次会议上作了《关于调整
山东省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和进一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报告》,对1959
年经济计划主要指标进行了调整,各项计划指标有较大的降低。12月28日,省委发
出通知,批准省计委《调整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的报告》,作为1959年的正式
计划。
1959年5月由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1959 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
的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959年是沿着1958年“大跃进”的道路继续大跃进的一年。根据国家分配的任
务,结合本省的具体情况,拟定了全省1959年的经济计划草案,其主要内容如下:
工农业总产值计划为204亿元,比1958年的145亿元增长40%。在工农业总值中,
工业总产值计划为100亿元,比1958年的70亿元增长42.8%;农业总产值为104亿元,
比1958年的75亿元增长38.6%。
工业生产方面,根据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
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和“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方针,1959年的工业生产
计划,首先注意了原材料和燃料、动力工业的发展。计划安排1959年生铁产量 158
万吨,钢产量24.6万吨,煤炭产量2600万吨,发电量17.1亿千瓦小时,水泥产量14
万吨。其他重要的原料,如硫酸、烧碱等产品的产量也将有很大的增长。在发展重
工业的同时,也将相应地努力发展轻工业,以适当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棉纱产量
计划60万件,棉布产量计划57150万米,纸产量计划9.1万吨,原盐产量计划130 万
吨,都较1958年有很大的增长。
为了保证工业生产计划的完成,一切工业部门、厂矿企业,必须努力提高企业
管理水平,发动群众大闹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深入开展竞赛运动,努力提高产品
质量,降低成本,节约原材料,提高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尤应突出地抓紧以钢铁、
煤炭为中心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工业的生产与机械设备的制造,以便迅速提高现有
的生产水平,保证全年任务的完成。
农业生产方面,1959年必须在整顿巩固人民公社的基础上,实行自给性的生产
和商品性的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增加粮食、棉花和油料的生产,大力发展林、果、
牧、副、渔等多种经营,1959年争取粮食产量4250万吨,棉花产量50万吨,并使其
他经济作物和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都得到较快的相应的发展。根据增产的可
能性和轻工业发展的需要,计划花生产量达到200万吨,烤烟产量达到21.75万吨,
麻类总产量达到16.2万吨。
为了保证粮食、棉花、油料和其他农作物的增产,必须全面贯彻农业增产措施
的“八字宪法”,把广种薄收和少种多收的高额丰产田结合起来,力争播种面积不
低于1958年水平,同时,并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展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掀
起一个农业生产的新高潮。
基本建设方面,中央确定1959年山东省基建投资总额为6.10亿元,比1958年增
长18.9%( 如果包括国家无偿拨给山东省帮助人民公社发展生产而大部分将用于农
业基本建设的8550万元,共69570万元,则比1958年增长35.5%)。根据工农业并举,
优先发展原材料工业与缩短战线、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的方针,基本建设投资各部
门的分配比例见表3-13。

全省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表
〖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统计表〗〖1959〗
表3-13
┌────┬──────┬───────┐
│部门 │投资额(万元)│各部门比重(%)│
├────┼──────┼───────┤
│总计 │61020 │100 │
│工业 │48193 │79 │
│农林水利│5485 │9 │
│交通邮电│1236 │2 │
│财粮贸 │1080 │1.8 │
│文教卫生│2826 │4.6 │
│城市建设│2200 │3.6 │
└────┴──────┴───────┘

在以上国家拨款的基建投资中,共安排了主要建设项目273个, 其中限额以上
项目46个,投资额达3.77亿元,占基建投资总额的61.7%。此外,各地还将在财力
与材料设备可能的条件下,安排一些次要的建设项目。
为适应工农业生产和基本建设需要,1959年全省地方交通货运总量计划安排为
11130万吨,比1958年增长42.2%,其中公路的货运量10500万吨,增长43.4%;内
河的货运量400万吨,增长24.2%;沿海的货运量230万吨,增长23%。全年邮电业
务量3512万元,较1958年增长30.7%。为完成这一任务,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全党全
民办交通的方针,除加速公路、运河、港埠的建设外,还需进一步加强运输的组织
和管理工作,以发挥现有运输工具的效能,消除运输中的对流、空驶等不合理的现
象,并加强搬运、装卸工作,使短途运输与长途运输相适应,保证运输任务的完成。
1959年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9亿元,比1958年增长15.1%,供应出口总额6
.59亿元。商业部门必须坚决贯彻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方针,改善经营管理, 扩大
购销业务,以保证这一任务的实现。
1959年的文教事业应继续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
合的方针,并在整顿、巩固和提高的基础上适当发展。除群众性的各类学校由各地
安排外,计划1959年高等学校招生12090人,在校学生达到29148人,比1958年增长
49%;中等专业学校招生31918人,在校学生达到72780人,比1958年增长34%;高
中招生3万人,在校学生达到6.9万人,比1958年增长20.6%;初中招生16万人,在
校学生达到39.8万人,比1958年增长21.4%;并进一步普及小学教育,大力发展各
类业余教育和认真做好扫盲的巩固工作。此外,还将进一步普及全省文化网和文化
体育运动,继续开发科学研究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
业。
〖1959〗〖计划〗〖增产〗〖节约〗〖运动〗〖内容〗〖正式〗
为了保证完成和争取超额完成1959年的国民经济计划,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第一次会议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个全民性的增产节约运动,这是十分必要和
适时的。增产节约运动,应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中心内容。总的目的和要求,
就是要有效地调动各个方面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进一步鼓足干劲,充分挖掘一切
可以挖掘的潜在力量,合理调度和使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生产,增加收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克服一切铺张浪费现象,更好地完成
和超额完成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根据国家统一的计划和全国一盘棋的方针把钢、
铁、煤、粮、棉、油几大指标作为这个运动主攻的方向,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证
完成和超额完成。在这个总的要求之下,各部门、各地区、各个不同的战线都应根
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更具体的任务和要求,并制定出执行性的计划付诸实施。
1959年9月14日, 副省长白如冰在山东省第二届省人民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所
作的《关于调整山东省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和进一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
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1.当前山东省的经济形势
2.关于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的调整问题
根据中央关于全国计划指标的调整情况和山东省1958年工农业生产核实情况,
根据全省195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灾害情况,对全省1959年的国民
经济计划指标作了调整:
工业总产值由原来的100亿元调整为72亿元,生铁产量由原来的158万吨调整为
140万吨,钢产量由原来的24.6万吨调整为18万吨,煤产量由原来的2600 万吨调整
为2150万吨。农业总产值由原来的104亿元调整为 56 亿元, 粮食总产量由原来的
4250万吨调整为2000万吨,棉花总产量由原来的50万吨调整为30万吨。其他指标也
作了相适应的调整。经过调整后的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仍然是一个继续跃进的指标。
要完成这一计划,仍然要作许多工作,还必须动员全省人民作艰巨的努力,在整个
经济战线上掀起一个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运动。
(1)在工业生产方面,必须大力抓紧铁、钢、钢材、煤炭、水泥、 电力以及化
工原料等方面的增产,同时,还应抓紧其他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产品以及为广大群
众生活所必须的日用工业品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力争优质高产,降低成本,超额完
成全年的任务。
(2)在农业方面,全省人民要大搞丰产运动,全力争取秋季大丰收, 力争完成
和超额完成农业生产计划。同时要搞好秋种准备工作。
(3)在商业方面,应积极配合各个战线上的增产运动, 从各方面作好工农业生
产资料的供应和产品的收购工作,以大力支持工农业生产,并力争市场情况的进一
步好转,同时,积极改善经营管理,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商品流转费用。
(4)在交通运输方面,要加强货源的组织工作和运输的计划性, 进一步挖掘运
输的潜力,尽可能地提前运输,以减轻第四季度的运输压力。
(5)在基本建设方面,仍要继续贯彻执行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的方针; 认真排
队,分别轻重缓急,坚决推迟或停建一部分项目,以便集中力量首先保证成套设备
已有着落的项目、1959年承担生产任务的项目、用钢材较少的重要项目的结尾工程,
以便早日建成投产,使投资发挥更大的效果。
(6)一切生产部门和企业、事业建设单位,都必须大力节约原料、材料、燃料、
动力、资金和劳动力。
3.反右倾、鼓干劲,掀起一个为提前和超额完成1959年的国民经济计划指标而
奋斗的全民增产节约运动新高潮。
1959年12月28日,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批准省计委调整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指
标的报告的通知》,下达了1959年调整计划,并以此作为全省1959年的正式计划。
其主要内容如下:
工业生产计划。工业总产值省计划72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计划见表3-14。
表3-14 全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计划表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计划〗〖统计表〗〖1959〗
┌───┬─────┬────┬───┐
│项目 │单位 │国家计划│省计划│
├───┼─────┼────┼───┤
│生铁 │万吨 │134.0 │140.0 │
│钢 │万吨 │16.7 │18.0 │
│钢材 │万吨 │7.3 │9·0 │
│铁矿石│万吨 │485.0 │700.0 │
│煤炭 │万吨 │2150.0 │2150.0│
│电力 │亿千瓦小时│16.3 │16.3 │
│水泥 │万吨 │12.2 │12.4 │
│原盐 │万吨 │130.0 │103.0 │
└───┴─────┴────┴───┘
农业生产计划。粮食(不包括大豆)总产量1850万吨,大豆150万吨,棉花30 万
吨,花生125万吨,烤烟13.2万吨,果品70万吨,猪800万头,水产35万吨。
商品流转计划。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9亿元。
交通邮电计划。全省货运量12991万吨,全省货物周转量149.17亿吨公里。 全
省客运量4644.6万人,旅客周转量42.19亿人公里。
全省邮电业务总量3512万元,长途电话2908千张。
港口吞吐量计划,青岛港570万吨,烟台港100万吨,龙口港45万吨,威海港20
万吨,石岛港15万吨。
文教卫生事业计划。全省高等学校招生9957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15891 人。
普通教育事业招生计划,中等师范招生12083人,普通中学招生17万人,高中招生3
万人,初中招生14万人,小学在校学生数782.07万人。
全省医院床位达到22944张,疗养床位达到4756张。
1960年1月13日,中共山东省委下达了1959年基本建设修正计划。全年1959 年
基本建设计划截止1959年12月底共安排投资98261.7万元,基本建设项目个数 1338
个,其中限额以上6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