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956年计划执行情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55&rec=154&run=13

    〖1956〗〖计划〗〖执行〗〖社会主义改造〗〖计划〗〖执行〗
    〖工业〗〖农业〗〖基本建设〗〖商业〗〖交通运输〗〖财政〗
    〖金融〗〖支出〗〖收入〗〖文教〗〖卫生〗
  1956年全省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此基础上,国民经济各部门
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计划,工农业生产等主要指标提前一年完成
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社会主义改造
  全省社会主义改造,首先从1955年秋后出现的合作化高潮开始,随后出现了手
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1956年3月份,全行业公私合营基本
实现。到1956年底,全省农业生产合作社达到5.48万个,入社农户1066万户,占全
省农户的96.4%,其中,高级社3.54万个,参加农户934万人,占总农户的84.4%。
农业合作化的实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几千年来个体小农经济的面貌,大大激发了广
大农民的劳动热情。1956年虽然自然灾害很严重,但农业生产仍获得了空前的丰收,
农民收入也有所增长。据1956年全省53个县、市,746个农业社的收益典型调查估
算,全省有63%的社员增加了收入,14%的社员不增不减,23%的社员(主要是富
农、老上中农及一部分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有所减少。
  1956年底,已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约36万人,占全部人数的92.3%,其产值4
.8亿元,占全部总产值的67.6%。
  1956年底公私合营工业781户、9.15万人,资本额5119万元,完成工业产值8.
27亿元。
  1956年全省共有私营商业17.02万户,其中改造为社会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形
式的企业有10.77万户,占全部私营商业63.3%;从业人员达14.11万人,占全部私
营商业人数的63%;资本额达2969万元,占全部私营商业96%。
  2.各部门计划执行情况
  (1)工业。1956年全省工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工业总产值39.75亿元,比1955
年增长25.4%,其中,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为32.67亿元,完成年计划107.1%,比
1955年增长29.2%。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28.97亿元,增长15.8%,重工业10
.78亿元,增长61.6%。
  全省31种主要产品产量绝大部分完成了国家计划,并比1955年有显著增长。其
中,电力6.47亿千瓦小时,增长21.6%;钢1.97万吨,增长18.5%;钢材2.75万吨,
增长3.5倍;原煤541.2万吨,增长12.8%;水泥4.22万吨,增长88.4%;棉纱42.
27万件,增长17.2%;棉布5.50亿米,增长25.3%;机制纸及纸板2.54万吨,增长
62.8%。
  1956年共试制成549种新产品,其中列入国家计划的428种,完成计划的115.7
%。
  (2)农业。虽然1956年部分地区遭受了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但全省大部分地
区农业还是获得了丰收。全省农业生产总值46.76亿元,比1955年增长8.1%。全年
粮食作物除杂粮未完成年计划并有所减产外,其他均完成了计划,并有较大幅度的
增产。粮食总产量达到1372.5万吨,比1955年增长7.6%;棉花总产量达到21.72万
吨,比1955年增长3.7%;烤烟总产量12.49万吨,比1955年增长38.3%;花生总产
量128.30万吨,比1955年增长22.9%。
  大家畜达到487.1万头,比1955年减少53.7万头。生猪达到496.5万头,比1955
年增加137.1万头。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灌溉面积达到64.5万公顷,比1955年增长39.5%;
化肥施用量17.2万吨,增长13.9%;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60万千瓦,增长75.0%。
  (3)基本建设。1956年基本建设有较大增长。全省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4.
17亿元,比1955年增长1.1倍。其中,地方基本建设投资额完成1.41亿元,为计划
的97.8%,比1955年投资增长2.1倍;在总投资中,生产性建设3.22亿元,比1955
年增长99.1%;非生产性建设9522万元,比1955年增长1.6倍。各主要部门的投资
是:工业部门1.70亿元,增长1.3倍;农林水气部门7320万元,增长1.5倍;商业部
门4453万元,增长1.6倍;文教卫生部门3376万元,增长1.7倍;运输邮电部门6051
万元,增长32.3%。全年新增固定资产3.59亿元。固定资交产付使用率86.2%。
  (4)商业。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
市场繁荣活跃,出现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情况。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30.
99亿元,完成计划的93%,比1955年增长17.4%。其中,消费品零售额27.44亿元,
增长15.4%;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3.55亿元,增长35.5%。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社
会主义经济及合作社经济已由1955年的59.4%,上升为74.7%;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也由1955年的14.2%上升为22.2%;私营经济则由1955年的26.4%下降为3.1%。
  (5)交通运输。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全省
交通运输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货运量4551万吨,比1955年增长37.7%;货运周转
量67.39亿吨公里,增长37.0%。客运量2300万人,增长29.6%;旅客周转量28.64
亿人公里,增长28.5%。
  1956年地方交通运输部门的货运量也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由于运量急剧增加,
运量运力矛盾突出,加上协调程度不够,全年运输呈现紧张,部分货物运不出去。
全年货运量计划均完成和超额完成,货物周转量计划均没有完成。
  (6)财政金融。1956年全省财政收入10.3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8.7%,
比1955年增长15.5%;支出为4.7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4.3%,比1955年
增长51.8%。
  在财政收入中,工商税6.41亿元,完成计划100.5%;农业税2.47亿元,完成
计划100.2%。在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1.32亿元,支援农业支出3484万元,
文教卫生事业费1.24亿元,优抚救济费3628万元,行政经费1.27亿元。
  1956年全省银行存款余额为5.95亿元,贷款余额为16.29亿元。
  (7)文教卫生。1956年各类学校都有较大的发展,并完成或超额完成了计划。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16万人,比1955年增长29.8%;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4
.57万人,增长80.4%;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2.83万人,增长30.4%;小学在校学生
501.57万人,增长15.9%。
  (8)卫生事业。1956年也有较大的发展。卫生事业机构数达到9661个,比1955
年增长1.1倍;卫生事业床位2.16万张,比1955年增长1.7%;卫生技术人员达到7
.10万人,比1955年增长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