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6&rec=95&run=13

  20年代,在现在的淄博地区即有陶管的生产,50年代形成工业生产能力。70年
代,由于塑料管问世,陶管受到排挤,产量日减。1980年前后,国家基本建设速度
加快,陶管的生产稍有增加,但多数小厂因无力进行技术改造、不能适应市场变化,
先后被迫转产或停产。陶管生产主要集中在博山一带,1985年,该地区有陶管生产
企业13个,年产5.94万吨,96.4万条,其中山东工业陶瓷厂的产量占总产量的90%
以上。
  陶管坯料的主要成分是焦宝石、大青土、煤矸石等,为了减少坯体干燥收缩,
各厂多先将部分原料预烧成熟料;有时还配入少量长石,以降低烧成温度。
  管坯成型,乡镇企业用手工在旋坯机上旋压成型,较大的陶管生产企业,用对
辊立式挤管机成型。1975年,西北建筑设计院为山东工业陶瓷厂设计了国内第一台
半硬塑自动制管机,加大了对辊挤管机的压力,减少了泥料中的水含量,挤出的管
坯强度高,便于生产大口径、长度大的管件,是陶管成型技术的一次重大改革。该
制管机通过光电控制,还可以自动挤出承口管帽,完成轧罗纹、切割、翻转、接坯
等一系列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异型管件成型,大多采用手工拍片粘接制成。
  半成品干燥,除季节性生产的小厂靠自然晒干外,一般用地炕干燥。干燥后的
坯体,在罗纹口和承口内涂上腊液,吊入釉池中浸渍上釉。小厂多用泼釉法施釉。
  常用釉料为易熔黄壤土。黄壤土经漂洗后搅拌成浆,直接施用。部分厂在黄壤
土釉中加入少量氧化锰或氧化铁,以增加釉的熔融性。
  烧成窑炉有倒焰窑、隧道窑两种。用倒焰窑烧成时,大小陶管套装,一层层叠
立。山东工业陶瓷厂用大断面隧道窑,采用先坐后吊装窑法,可避免生坯在吊装时
因强度不够而断裂,也可避免长管弯曲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