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产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6&rec=82&run=13

  生产彩釉砖坯体的原料,各地不同,但均为就地取材。淄博地区采用淄川博山
盆地盛产的紫砂岩,临沂地区多采用当地粘土页岩或瓷石,潍坊一带采用粘土矿围
岩,新汶等地则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还有的企业采用焦宝石尾矿等作为主要制坯
原料。原料的制备,各厂多用反击式破碎机或雷蒙磨机粉碎,过80目筛,洒水闷料
后压砖。这套工艺流程,设备简单,但由于原料未经细粉碎,坯体结构粗糙,强度
低,后期抗湿膨胀和抗冻性差。1985年在建的淄博建筑陶瓷有限公司和齐鲁建筑陶
瓷厂,设计采用湿法细磨、喷雾干燥工艺,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一)压砖多数厂家采用30吨或60吨双盘摩擦压力机冲压,在机上模贴有橡胶条,
使砖坯背面形成燕尾式阴纹,增加铺贴结合能力。班台产量约4000片,工人劳动强
度大,粉尘飞扬,劳动环境差。1985年在建的淄博建筑陶瓷有限公司设计采用600
吨自动压砖机,生产效率提高5~6倍,压出的坯体密致,作业环境也大有改善。
  (二)彩釉砖烧成1983年前,是将生坯先在托架上干燥,再喷底釉、面釉和彩色,
叠装成柱,在隧道窑中经过高温一次烧成。烧成温度为1150℃,烧成周期50余小时。
烧出的制品坯釉结合好,但色差大,尺寸不易一致,而且匣钵用量大,热耗高。
1984年,淄博市淄川区赵瓦建筑陶瓷厂在淄博市新材料研究所帮助下,设计建造了
由3条隧道窑组成的辊道窑生产线,一条用于生坯干燥,一条用于素烧,一条用于
釉烧。生产出的彩釉砖色差小,尺寸统一,合格率、一级品率明显提高,总能耗低
于隧道窑一次烧成工艺。这种辊道窑二次烧成技术很快得到推广。1985年,杨寨乡
建成辊道窑14条,淄博地区的乡镇企业几乎全部新建了辊道窑。
  随着彩釉砖工业的兴起,山东还出现了一批彩釉砖配套企业,主要集中在淄博
市,有坯料专业加工厂、陶瓷原料厂、辊道窑陶瓷辊棒生产厂、辊道窑传动配件厂
等,这些专业化配套企业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彩釉砖生产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