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玻璃成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6&rec=55&run=13

  自本世纪初山东平板玻璃工业创建以来,平板玻璃的成型工艺主要有吹泡摊片
法、垂直引上法和平拉法三种。
  (一)吹泡摊片法1906年建成的博山玻璃有限公司是将熔化后的玻璃液,用人工
吹成圆筒,去其两端,割开圆筒,然后再加热摊平而成平板玻璃。这种工艺在当时
是先进的,其他小玻璃厂也都采用这种工艺。
  (二)垂直引上法1965年威海玻璃厂新建的平板玻璃车间,是山东采用垂直引上
法的第一家。此后,青岛建华玻璃厂、淄博平板玻璃厂等也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垂
直引上法是用引上机将玻璃液均匀引上,代替人工吹片,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提
高了机械化程度,而且玻璃厚度均匀,质量好,产量高。
  玻璃引上开始是一机引上,60年代后逐渐发展到二机、三机、四机和六机。各
厂在增加引上机的同时,对引上机的高度和宽度也不断改造。60年代引上机的高度
一般为5.76米,1979年加高为7.68米。引上机的宽度一般为2.2米,1979年加宽为3.
8米。引上机加高、加宽,不仅提高了产量,并且能生产出大尺寸的玻璃。
  (三)平拉法1968年临沂玻璃厂土法上马,首先采用平拉法生产平板玻璃。当时
设备十分简陋,称为“小平拉”。1969年12月,建筑材料工业部在临沂召开了推广
小平拉工艺现场会,肯定了临沂玻璃厂的经验。此后,德州玻璃厂和胶南县建材厂
对小平拉工艺进行了改造。平拉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对缓
和平板玻璃的供求矛盾,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