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基本建设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6&rec=284&run=13

  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管理机构的逐步完善,全省建材工业的基
本建设逐步纳入部门管理的职能范围。
  1949-1985年,全省建筑材料工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总投资10.27亿元(不含
地市安排的投资项目),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737亿元、技术改造投资2.533亿元,
新增固定资产6.5784亿元。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水泥增加519.3万吨,平板玻璃增
加146万标准箱,大理石板材增加10.4万平方米,砖增加90.81亿块。
  1949-1972年,全省建材工业的基本建设,先后由省工业厅、省建设厅和省基
本建设委员会统一管理,其投资主要用于水泥、砖瓦生产的扩建、新建,开发水泥
制品、石棉制品等。同时,依靠地方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兴办了一大批小水泥、
小建筑陶瓷、小砖瓦和非金属矿采选企业。到1962年,完成预算投资7972万元,新
增加生产能力:水泥41.9万吨,石墨9300吨,玻璃0.1万标准箱,石棉制品1219吨,
水泥管8公里。三年调整时期,减少投资,压缩基建规模,建材工业投资比“二五”
期间下降82.3%。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66-1970年),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885万
元。其中,36.3%的投资用于水泥企业,重点对济南、东方红、莱阳、新汶、潍坊、
博山等22个水泥厂扩建和改建,新增水泥生产能力25.6吨;13.3%用于非金属矿的
采选;21.4%用于利用工业废渣开发墙体新材料,先后生产地材砖9735万块、建筑
砌块50650立方米。
  1973年6月山东省建材局成立后,基本建设管理纳入省建材局的管理职能。
1975年,省建材局设立了基建组,负责基本建设的管理。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
在投资使用上,仍以发展水泥、玻璃、非金属矿采选和新型墙体材料为主,安排新
建了山东水泥试验厂、蒙阴金刚石矿、大汶口石膏矿、日照石棉矿等几个较大型项
目和郯城金刚石矿、掖县、栖霞、海阳滑石矿、掖县大理石矿、新泰长石矿、昌乐
石灰矿等一批小型项目,同时改建扩建了南墅石墨矿及博山、新汶、桓台、诸城、
栖霞、胶南、德州地区、枣庄等水泥厂,新建了一批煤矸石砖厂。1971-1980年,
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3382万元,新增生产能力:水泥99.1万吨,金刚石4700克拉,
长石3654吨,滑石12.98万吨,石灰石30万立方米,石棉及其制品2200吨,大理石
板材5.5万平方米,新材料砖6.09亿块。
  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1981-1985年),国家对建材工业的投资分为基本建设和
技术改造两大部分,总投资44980万元,其中技术改造部分投资25332万元,主要用
于10个大中型项目的续建、扩建和生产工艺的改造。在这些项目中,建成投产和基
本建成形成生产能力的有山东水泥实验厂、潍坊和济南水泥厂、滕县和德州振华玻
璃厂、潍坊建筑陶瓷厂和益都釉面砖厂。到1985年,县属以上3.2~4.4万吨立窑水
泥厂有90%改建为8.8万吨机械立窑,年生产能力水泥增加170.1万吨,平板玻璃增
加92万标准箱,釉面砖增加4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