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家建材部(局)科技进步奖项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6&rec=259&run=13

  (一)金刚石电磁液体静力分选技术由建材701矿李士奇、丁继善、王爱华等与
长春地质学院合作完成,建材部于1979年进行鉴定。该技术是利用金刚石与脉岩矿
物磁性和比重的差别,在置有顺磁性液体的强磁场中,使金刚石与废石之间产生磁
选高度差而把金刚石分离出来,是一种适用细粒金刚石精选和提纯的最有效方法,
回收率达95%以上,为人工镜下手选效率的500~2000倍,填补了国内电磁液体静
力分选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应用的空白,为细粒金刚石最终提纯提供了一项新技术。
获1980年建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ZT型磨口机由山东水泥制品研究所和陕西红旗水泥制品厂合作完成。该机
可使输水管插接口工作面的精度达到±1毫米,保证了管口质量,减少了废品率,
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1980年获建材部科技进步
三等奖。
  (三)DT型多级陶瓷耐腐蚀泵由山东工业陶瓷研究所陈达谦、徐明杰、于秀明、
李雅琴、李文善等完成,建材部于1979年12月进行鉴定。该泵中凡接触液体的部件
均为高铝质陶瓷件,具有扬程高(132~140米)、流量大(每小时15~20立方米)、效
率高(40~50%)、耐腐蚀、耐磨损等特性,特别适用于酸性液体及带颗粒液体介质
的输送,获1980年建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经江西德胜耐酸泵厂实践证明,该产品
的排粉轮叶片代替钢叶片后,使用寿命由原来的90天延长到180~205天,为水泵生
产提供了新材料,节约了钢材,降低了成本。
  (四)微孔陶瓷盐分传感元件的研制由山东工业陶瓷研究所沈君权、潘缉涵、任
雅姗、李从勤、伍画眉等完成,淄博市科委于1981年5月进行鉴定。该传感元件可
用于观察土壤盐渍化的动力学过程及水泥水化过程,通过紧贴陶瓷片两边的铂丝电
极,测定出电导值的变化,以反应盐分盐渍化或水泥水化全过程情况。具有灵敏度
高、准确性高、性能稳定等优点。该项成果开辟了用陶瓷元件测定盐渍化和水泥水
化的新方法,属国内首创。获1982年国家建材局科技进步四等奖。
  (五)石英质电解隔膜的研制由山东工业陶瓷研究所赵宗昱、姜凤贵、赵春忆、
马世昌、唐淑萍等于1983年完成。该成果是用管状陶瓷隔膜替代板状隔膜,具有耐
酸性好、电阻小、性能稳定的优点。经天津东方化工厂使用证明,电流效率达到85
%以上,电解槽电压降低5伏,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改善了操作环境,有效地延
长了电解槽的使用寿命,是较理想的电解隔膜。该成果在国内陶瓷电解隔膜的研制
中居领先地位,主要技术指标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获1983年国家建
材局科技进步四等奖。
  (六)电池隔膜用定长氮化硼纤维由山东工业陶瓷研究所高庆文、张汝波、陈贤
德、陈庆坦等完成,国家建材局于1982年10月进行鉴定。该产品主要用作同步卫星
470号电池材料,也可用作化学溶液、金属溶液过滤材料。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达
到国际水平。获1984年国家建材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七)SI3N4-MA-ZrO2系陶瓷刀具由山东工业陶瓷研究所李文宏、
顾培藏、樊启晟、赵慧琴、林永寿等于1984年完成。该刀具用于高硬耐磨铸铁、工
具钢、淬火钢和有色金属等方面的冷加工,切消速度、耐火度、加工效率、加工件
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均优于通用的硬质合金刀具和一般陶瓷刀具,增加了陶瓷刀
具新品种,节约了稀缺金属材料。获1985年国家建材局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