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资源开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6&rec=203&run=13

  到1985年,山东的滑石资源已知矿点有17处,主要分布于掖县、蓬莱、栖霞、
福山、牟平、莱阳、海阳、平度、文登、威海等地。已探明产地6处,储量丰富,
列全国第三位。
  滑石的开采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明代,掖县东宋镇和栖霞李博士夼就开采过
滑石,用以作化妆品、粉笔及雕刻品。1933年,烟台市私营永康有限公司经理牟华
典与福山县张格庄梁卫典合资,在栖霞县李博士夼创办私营滑石矿,当时有工人80
余人,土法开采,日产滑石块2500~3000公斤,抗日战争爆发后停产,已采出的滑
石全部被日本侵略者掠走。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海军分区海防队在掖县创建了掖县滑石矿,由战士
用手工开采。1952年4月移交地方,1953年因大雨淹没矿井而停产,1955年恢复生
产。1953年,山东省在栖霞李博士夼开辟矿区,1956年国家投资扩建,购置了动力
设备,扩大了生产能力。1958年,海阳县徐家店发现有露出地面的滑石矿体后,又
建立了海阳县滑石矿。
  1958年,上述滑石矿盲目追求产量,进行无计划开采,产量虽有较大幅度增加
(1959年达到510294吨),但因运输条件跟不上,且市场供应饱和,造成产品大量积
压,资金周转困难。1961年,栖霞滑石矿、掖县滑石矿相继减产、停产;海阳滑石
矿被合并,仅维持少量滑石生产。1963年,全省滑石产量仅10004吨。
  1963年,由于造纸业、纺织业等发展较快,滑石的销售情况好转,掖县、栖霞、
海阳3个滑石矿先后复工,增加了动力机械和排水设备,变手工操作为半机械化生
产。1965年,全省滑石产量恢复到40790吨。1971年,平度县滑石矿建成投产。
1977年,全省滑石产量达到143794吨。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内各滑石企业注重设备更新,生产基本实现
机械化,滑石和滑石粉生产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各企业积极发展外向型经
济,派人出国考察,使滑石逐步打入国际市场,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等30多个
国家和地区。
  1985年,全省除以上4家县属滑石生产企业外,还有乡镇企业10多家;县属以
上企业职工人数1876人,滑石产量164490吨,固定资产原值1349万元,实现工业净
产值9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