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主要企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6&rec=195&run=13

  蒙阴金刚石矿 位于蒙阴县常马乡常马庄,是全国唯一形成生产规模的原生金
刚石生产企业。1966年8月开始筹建。
  该矿设计规模为年产2.4万克,工程分两期建设,共投资3800万元,1975年全
部建成。矿区共有两个,均在常马庄金刚石原生矿成矿地带内。该成矿带南北长14
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地貌为低山丘陵区,区内水系发育,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
前寒武纪的泰山群老地层。矿物类型有斑状金伯利岩和细粒金伯利岩以及蛇纹石化
碎裂岩,其中金伯利岩矿体是均匀的横切片理。
  初建时,该厂由建材803矿代管,矿名为建材803矿蒙阴矿区筹建处,1967年更
名为建材701矿筹建处,直属国家建材部,1971年定名为建材701矿,1972年归临沂
地区管理。1980年更名为蒙阴金刚石矿。
  该矿已开采的两个矿区,名为红旗Ⅰ号矿区和胜利Ⅰ号矿区。红旗Ⅰ号矿区系
第一期工程所建,由国家建材部苏州非金属设计院设计,设计规模为年开采矿石8
.65万吨。该矿区由于是井下开采,成本高,再加上矿石品位低,于1981年停止开
采。胜利Ⅰ号矿区系第二期工程所建,亦由建材部苏州非金属设计院设计,为露天
开采,设计方案是固定坑线斜坡卷扬运输,潜孔钻机凿岩,柴油铲装车,坑内用窄
轨电机车运输,地面矿石采用汽车运输。工程建成后,经过两年生产证明,原设计
开采方案,矿石运输很不方便。1977年,将矿区开采改为螺旋坑线汽车运输,并设
计开采到170米水平后,转入地下开采。
  该矿共建有一选厂、二选厂和无介质自磨试验选厂。
  1970年,在一期工程中所建的一选厂工艺流程为多段破碎、多段磨矿、闭路循
环,分级选别,重力选矿,设计规模为年处理矿石8.65万吨,年产金刚石4000克。
1980年停止使用。
  二选厂是在二期工程中所建,设计能力为年处理矿石9.61万吨,年产金刚石2
万克。1982年,该矿技术人员针对二选厂工艺流程线长、管理不便、回收率低、成
本高等缺点,进行了工艺流程技术改造。简化工艺后,减少设备75%,减少操作人
员57.5%,用水、用电分别降低82%、81.52%,而金刚石的回收率则由54%提高
到75%。
  无介质自磨试验选厂是1974年建成的,年产金刚石能力达1万克。
  1984年,该矿成立了金刚石制品小组,先后试制成功了金刚石金属笔、砂轮刀
和金刚石锯片等,这些金刚石制品的试制成功,使细粒金刚石增值30~40%。
  1985年,蒙阴金刚石矿占地面积9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6783平方米;年产金
刚石2224.4克;固定资产原值3608万元,净值2444万元;职工11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