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资源开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6&rec=192&run=13

金刚石是山东的优势矿产之一,到1985年,已探明矿点10处,储量居全国第二位。
其中金伯利岩原生金刚石矿共有5处,分布于蒙阴、新泰、平邑等地,占总储量的
99%;次生金刚石砂矿主要分布于郯城县境内,共有5处,均为小型矿床。
  1901年,德国人和英国人以传教为名,在郯城县李庄镇于泉一带成立华德矿物
贸易公司,雇用中国工人,用土法开采,前后达数年。1961年尚见其露采残迹。
  建国后,山东建成投产的金刚石矿有两家。1958年,郯城县工业局在柳沟建立
地方国营郯城金刚石矿,矿区有柳沟、于家和邵家埠。建矿初期,仅有30余人,年
产金刚石几十克。1962年和1964年,先后收归国家建筑工程部管理,并增加了陈家
埠矿区。1966年产量达到320克,以后产量逐年下降。1972年,改归地方管理,但
产、供、销仍由国家建委调度。1984年,陈家埠矿区采完,经国家批准闭坑停产。
  1965年,在蒙阴县境内发现金伯利岩金刚石原生矿。1966年,经国家计委批准,
国家建材部和地质部联合开发蒙阴金刚石原生矿,1968年成立了建材803矿蒙阴矿
区筹建处。矿区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在常马庄岭北,投资967.5万元,设计
能力为年产金刚石4000克,1970年建成投产,1981年停止开采。1971年8月,二期
工程经国家计委批准筹建,投资2828万元,设计能力为年产金刚石2万克。1972年
在常马庄岭南破土动工,1974年又增加无介质自磨试验厂,使全矿设计能力达到年
产金刚石3~3.4万克。1975年,二期工程竣工投产,建矿规模和生产技术、设备、
工艺等各方面均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1980年产量达到14694.05克,为历史最好
水平。
  1978年后,进口金刚石大量涌入国内,价格远低于国家统购价格,国内金刚石
价格一降再降。1985年,国家建材局改原材料直供、产品包销为自产自销,并将蒙
阴金刚石矿作为保留矿种,维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