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产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6&rec=129&run=13

  山东的石灰生产技术,至30年代,还沿用明火土窑的传统工艺。虽然30年代在
青岛、烟台等地出现了漏窑,40年代在济南出现了立窑,但当时从事石灰业者,多
为小本经营,资金短缺,未能推广开来。50年代兴建国营石灰窑厂后,开始推广漏
窑和立窑。漏窑是由土窑改进而来,与土窑相比,火力强而均匀,生产周期短(3至
5天),窑身大,每次可烧200吨左右,每百公斤煤可烧成石灰400~450公斤。立窑
呈圆柱形,周围有孔,自然通风好,可连续作业。70年代初,在普通立窑的基础上
又建起了半机械立窑。半机械立窑窑体呈圆柱形,基础为混凝土结构,下有通风孔,
窑身4~6米,由铁板制成,高10~20米,窑内有窑衬,直径3.5~4.5米,窑外有电
动倾斜式提升机,实现了焙烧工艺的半机械化。每百公斤煤可烧石灰600~650公斤,
日产80~100吨石灰。
  在采石和装卸窑技术上,直至50年代,还大量沿用手工锤击钻凿、人力装卸、
畜力拉车的方式。60年代起,各厂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逐步改用风钻打眼、
炸药爆破、提升机装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