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产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6&rec=122&run=13

  (一)采土 山东粘土砖瓦采土传统方法为人工锨掘、镐刨、箩筐搬运,人日采
土4~6立方米。近代多为木轮小车运输,人日采土8~10立方米。50年代初期,开
始用胶轮小推车和地排车等运输粘土,人日采土15~20立方米。60年代后,逐步采
用单斗挖土机、多斗挖土机、推土机、铲运机等机械采运粘土,台时采土8~12立
方米。
  (二)制坯 建国前,山东粘土砖瓦多为人工制坯。建国后,砖瓦机逐步得到推
广,代替了人工制坯。制坯机械,60年代前多为省外输入,70年代,山东开始生产
对辊机、双轴搅拌机、挤出机、切条机和切坯机等,并建立了专业生产厂家。1985
年底,全省县属以上砖瓦企业制坯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乡镇砖瓦企业也大多拥有制
砖机、制瓦机等,仅个别厂家还采用人工制坯。
  (三)干燥 60年代前,山东粘土砖瓦皆为自然干燥。60年代初,开始尝试人工
干燥。1962-1964年,由省统一组织,分别在青岛第三砖瓦厂、济南砖瓦二厂、淄
博砖瓦二厂建起一组(10~12条)逆流式隧道窑,利用内燃烧砖余热干燥砖坯。人工
干燥的成功,改变了自然干燥的落后方式,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快了干燥速
度,提高了砖瓦质量。到1985年底,全省内燃烧砖企业多已采用人工干燥方法。
  (四)焙烧 20年代以前,山东砖瓦的焙烧皆为土窑(包括方窑、圆窑、马蹄窑)
焙烧,因产品烧成后,须停火冷却才能出窑,所以土窑又有间歇窑之称。这种窑耗
煤(柴)高,产量低,所烧砖瓦均呈青灰色。1919-1920年,济南等地轮窑的出现,
是山东砖瓦史上的重大技术革命。由于轮窑的椭圆形通道可形成多个窑室,各窑室
均与总焰道相通,可以逐次燃烧,连续生产,且烧出的砖瓦质量好、煤耗低,因而
建国后,土窑逐渐被轮窑所代替。1965年,山东第一条隧道窑在淄博洪山砖瓦厂建
成,此后,潍坊砖厂、潍坊瓦厂、临沂砖瓦厂、苍山建材厂等十数家砖瓦企业也相
继建起隧道窑焙烧砖瓦。隧道窑产量高、耗煤低、产品质量好、机械化程度高,比
轮窑更为先进,但因其配套设备多、投资较大,未能全面推广。
  粘土砖瓦的焙烧方式有外燃烧砖与内燃烧砖两种。60年代以前,山东均为外燃
烧砖。外燃烧砖是靠外部投煤烧砖,煤耗高,燃烧不均匀,产品质量难以保证。60
年代开始,山东逐步推广内燃烧砖。1962年,省建设厅在济宁砖瓦厂召开了推广内
燃烧砖窑外预热和稀码快烧的生产现场会,使济宁、济南、青岛等地内燃烧砖的经
验迅速推广到全省。内燃烧砖是将一定细度的可燃性工业废料或煤粉掺入坯体内,
焙烧时可以不投煤或少投煤,节约燃料。内燃烧砖可以利用内燃余热干燥砖坯,实
现稀码快烧,提高产量,是焙烧工艺的重大改革。到80年代,全省50%以上砖瓦企
业实现了内燃烧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