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6&rec=1&run=13

  山东建材业历史悠久。从龙山文化遗址中有人工烧制的白灰和土坯砖证明,早
在原始社会末期,山东已能生产建筑材料。至西周,制陶技术开始用于建材生产。
秦汉时期,随着手工业日渐繁荣,砖瓦生产有较大发展,既有属于皇家的官窑,也
有分散于乡里的个体手工作坊。砖有条砖、方砖、空心砖、子母砖、楔形砖、企口
砖等,规格尺寸达20余种。瓦主要有板瓦、筒瓦、脊瓦、瓦当等。石料加工也达到
较高水平。建于西汉末、东汉初的长清县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墙体由方整石砌筑,
屋面由石板构成,并刻有脊背、瓦垄、勾头、椽头、连檐等,呈单檐悬山顶式,被
誉为古代精美石刻建筑的代表。隋、唐时期,熔烧砖瓦的窑体,由先秦的直焰窑发
展为可以较好利用热量的平焰窑,并能生产黑陶瓦和金黄琉璃瓦。宋代,官府颁布
了《营造法式》之后,砖瓦生产开始走向定型化和规范化。到明清时,受生产力水
平和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建材产品仍限于砖瓦等少数品种,但发展规模、产品质
量和制作技术都超过前代。明永乐初年,山东临清沿运河两岸六七十华里的地段内,
建官窑数百座。北京故宫、天坛、十三陵等皇家建筑所用材料,大都由山东临清提
供。山东各地修建的城池,每城用砖几百万块,用灰上百万公斤,可见当时砖瓦、
石灰等生产规模之大。明代,琉璃瓦开始用白泥(高岭土、瓷土)制坯,烧成后质地
密实,不易吸水,图案精致,光彩夺目。世称“东方三大殿”中的曲阜孔庙大成殿
和泰安岱庙天贶殿,石雕耸立,青砖砌墙,黄瓦飞檐,壮丽辉煌,集山东丰富多彩
的建筑材料之大成,是山东人民在发展建筑材料中勤劳智慧的结晶。
  1840年鸦片战争后,入侵山东的德、日等国在青岛、烟台等地办工厂、修道路、
筑码头、开矿山,在实行经济掠夺的同时,相继输入了水泥、玻璃、陶瓷等近代建
材产品及其生产技术,使山东建材的传统生产方式受到冲击。同时,随着社会的前
进,营造水平的提高,对建材产品的需要愈益多样化,仅只生产砖瓦灰砂石等传统
建筑材料已难以满足需求。此时,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求发展近代民族建材工业的
道路。1904年,经山东巡抚周馥批准,顾恩远等从德国购进设备,聘请技师,在博
山创办博山玻璃公司,此为省内引进新法生产平板玻璃的开端。1913年,民族资本
家刘明卿在青岛开办了省内第一家机制砖瓦企业。1920年,民族工商业者朱敬舆在
济南创办致敬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建成直筒立窑1座,开始试制水泥。1931年,省
实业厅在博山建省立窑业实验厂,生产耐火砖、陶瓷下水管等。1932年,民族资本
家姚华生在青岛成立中国石公司,组织当地大理石开采者统一开采,统一销售,使
大理石开采初具规模。到1936年前后,山东民族建材工业有了一定发展。但在新中
国建立前,由于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制度的束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状况的限制,
加之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佳等原因,多数企业成立不久即趋衰颓,建材工业
不可能有大的进步和提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为了满足其军事侵略需要,将砖瓦、水泥、
砂石等统统视为“军用品”,并以统一销售为借口,对建材生产严加控制,强制“
管理”,致使山东的民营建材厂大都停业、改产或被日军军管。1945年抗日战争胜
利后,山东的建材工业又遭国民党政府的摧残。1949年,全省建材企业仅有十几个,
固定资产不足百万元,仅生产砖2500万块,粘土瓦420万片,水泥1524吨。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下简称建国)至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
府的领导下,山东建材工业逐步发展成为包括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和无机非金属新
材料在内,配套齐全、布局结构比较合理的多产业、多品种、多层次的独立工业体
系,成为全国重要的建材生产基地和山东省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
  建国初期,山东对私营建材企业实行民主改革,加强扶持和管理,促使其尽早
恢复生产,并投资187万元,新建和扩建厂矿和车间,使凋敝的山东建材业焕发了
生机。到1952年,县属以上建材企业发展到23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106万元,比
1949年增长3.7倍;年产水泥1.08万吨,比1949年增长6.1倍;砖1.09亿块,增长3
.4倍;石墨1031吨,滑石6266吨,均超过建国前历史最好水平。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通过逐步扩大投资规模,不断更新旧设
备、采用新技术,以及对私营企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材生产开始进入有计划发
展规道。1955年,济南水泥厂设计并修建了直径2×8米的普通立窑,成为改造土立
窑的定型设计,并投资196万元进行扩建,全省水泥产量由1952年的1.08万吨增长
到1957年的5.2万吨;砖瓦生产开始推广轮窑焙烧技术代替土窑焙烧,全省投资351
万元,新建砖瓦厂19个,砖产量由1952年的1.09亿块增长到1957年的12.05亿块;
非金属矿开采,投资37万元,扩建了南墅石墨矿和栖霞滑石矿,1957年,石墨和滑
石产量分别比1952年增长2倍和11倍。到1957年,全省县属以上建材工业总产值达
到2942万元,比1952年增长1.6倍。
  1958年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在“大跃进”运动中,基本
建设投资规模膨胀,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兴起,导致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供需矛盾
十分突出。为此,1958-1959年,山东省利用建材资源丰富、分布面广的有利条件,
在短时间内建起县属以上水泥厂10家和部分砖瓦厂,并兴建了一大批社办水泥厂、
小砖瓦厂和小非金属矿。这种高速度发展,发挥了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近使用
和投资少、上马快的优势,为缓解供需矛盾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生产上大计划、
高指标,只讲需要、不讲科学的做法,造成了生产设备失修,产品质量低劣和乱开
滥采资源等问题,导致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浪费。1959年下半年起,开始对中小企
业进行整顿,到1962年,经过两次调整,保留了县属以上企业81个,其中,水泥和
水泥制品企业21个,砖瓦企业44个,平板玻璃企业1个,非金属矿采选企业5个,石
棉制品企业2个,建材机械制造企业1个,灰砂石等企业7个。这些企业,成为后来
发展山东建材生产的骨干和基础。1963年后,随着国民经济形势好转,一些原已下
马、停建和缓建的厂矿陆续恢复生产和建设。通过调整企业布局,进行技术改造,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措施,到1965年,全省县属以上企业发展到114个,工业
总产值达到8449万元,比1957年增长1.9倍;年产水泥76.5万吨,比1957年增长13
.7倍;砖12.36亿块,比1957年增长2.6%;石墨7684吨,比1957年增长50.9%。同
时,还开发了7种新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此外,山东501厂水泥厂第一条回转窑
水泥生产线于1963年建成投产,新增回转窑水泥18.3万吨;威海平板玻璃厂于1965
年建成一机有槽垂直引上法平板玻璃生产线,年产平板玻璃3.8万重量箱,使山东
停产多年的平板玻璃恢复了生产。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级建材管理机构被冲击,必要的规章制度被废除,
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物资供应渠道被打乱,严重影响了建材生产发展,水泥和砖瓦的
产量连续3年下降,多数产品产量处于徘徊状态,全省县属以上建材工业总产值年
平均仅增长2.7%。1970年,由于国家经济政策的局部调整及部分管理机构的恢复
和加强,建材生产开始有较大增长,到1973年,全省县属以上建材企业由1970年的
162个发展到265个,工业总产值达27741万元,比1969年增长124.7%。由于对立窑
水泥的生产采取了“加强领导,积极扶持”的方针,立窑水泥的生产发展很快,走
在了全国各省的前列。1974年,受“批林批孔”的干扰,全省县属以上建材工业总
产值比1973年下降31.02%。1975年,国家提出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建材生
产形势又有了明显好转,到年底,县属以上建材工业总产值达到31699万元,比
1965年增长275%。1966-1975年,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1654万元,新建了一批基
建项目,其中有少数项目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较重,加之领导工作中的失误,
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大汶口石膏矿,1972年开始建设,因矿区水文地质资料不清,
仓促上马,工期一再拖长,到1981年不得不被迫缓建。济南、青岛和枣庄的部分利
用工业废渣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项目,因政策不落实,技术不过关,设施不配套等
原因,达不到设计能力或无法生产。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山东建材工业进入全面调整、整顿和改革、开
放的新时期。1979-1980年,在国民经济调整、压缩基本建设战线的情况下,建材
生产在指导思想上,是上不是下,是进不是退,在调整中加快发展;在服务方向上,
由过去主要为城市基本建设服务,调整为同时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和农房建设服
务;在生产发展上,坚持对现有企业挖潜、革新、改造,走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的
路子。1981-1983年,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0967万元,同时对385个县属以上建材企
业普遍进行了整顿。通过三年的调整与整顿,促进了建材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
提高。与历史最好水平的1980年相比,1983年县属以上建材工业总产值增长22.1%,
水泥增长42.3%,平板玻璃增长52.9%,卫生陶瓷增长13倍,砖增长19.1%,其他
产品也有不同程度增长。
  1984年,省人民政府确定建材行业作为优先发展的行业和制定行业管理统一经
济政策的试点。省建材局开始研究建材工业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预测,提出深化改
革,扩大开放,实现建材工业战略转移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通过逐步缩小指令性计
划,下放部分产品的价格管理权限,在企业内部实行以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等措
施,增强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推行“大家办建材”方针后,省建材局开始由部门
管理向行业管理过渡,由直接组织指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转向方针政策、统筹
规划、综合平衡、组织协调、监督服务等方面的管理。
  始于1982年的补偿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劳务出口等项目逐年增加,对
外技术交流和建材产品出口贸易日渐活跃。到1985年,已同近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
立了经贸关系,15家建材企业从国外引进了生产技术和设备,15种产品出口创汇
2704万美元。
  1985年,为建材生产服务的配套体系基本形成。全省有省属建材设计研究院1
个,市地属建材研究所4个,国家驻鲁研究所1个,建材科技人员2399名,先后有
100余项科研成果通过省以上鉴定,56项科研成果获奖,并在建材生产中推广应用;
有国家建材局和山东省双重领导的山东建材学院,省属建材工业学校和淄博建材职
工学校,进行人才培养和职工培训;有国家建材局驻鲁地质勘探大队,对全省建材
资源进行勘探;有建材机械厂9个,制造加工能力达4040吨。1985年底,全省有建
材企业25361个,其中县属以上企业364个,乡镇企业3779个,村办企业21218个,
从业人员119万人。全省建材工业总产值达27.82亿元,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的6.73
%,居全国第三位;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15%,居第六位。主要产品产量:花岗
石板材6.61万平方米,大理石板材36.3万平方米,均居全国第一位;水泥1121.85
万吨,砖342亿块,均居全国第二位;石墨54548吨,滑石164490吨,石棉制品8302
吨,均居全国第三位;平板玻璃391.36万标箱,卫生陶瓷62万件,均居全国第四位;
釉面砖234万平方米,居全国第五位。在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质量也不断
提高,全省先后有9种产品获国家银质奖,28种产品被评为部优质产品,63种产品
被评为省优质产品。节约能源效果明显,万元产值综合标准煤耗由1980年的29.29
吨下降到20.69吨,综合电耗由10845千瓦时下降到10221千瓦时,水泥吨熟料耗标
准煤由145.05公斤下降到142.75公斤,电耗由92.28千瓦时下降到90.33千瓦时,创
全国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