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类 济南军区环境污染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5&rec=87&run=13

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以后,全军设立了环保机构。1977年,济南军
区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由15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
在军区后勤部办公室,编制3人。1980年4月,军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军区环境
保护领导小组调整为“军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军区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一个领
导机构。调整后的军区爱卫会、环保领导小组由21人组成,环保领导小组办公室改
设在后勤部基建营房部,仍编配3人。1985年,环保绿化处正式在基建营房部列编,
编配4人。1986年,军区决定成立济南军区环境保护绿化委员会, 其办公室设在基
建营房部。1992年,土地处与环保绿化处合并为土地环保绿化处,编配6人。 与此
同时,军区所属大单位及直属单位均成立相应的环保绿化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其
办公室设在各单位营房部门,环保工作即由该单位营房部门负责。在环境监测管理
方面,1990年经解放军总后勤部批准新组建了济南军区环境监测宣教中心,编制26
人,为全民事业单位。同时,又设立了山东周村、莱阳和河南安阳、许昌4 个环境
监测分站,使全区形成了环境监测网络。
1973-1976年,随着全军环保管理机构的建立, 济南军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始
起步,主要是从调查研究入手,进行锅炉烟尘治理工作。
1977-1985年,全区加强了对环保工作的领导, 全面开展了对污染源的治理工
作。1977,济南军区制定了《全区环境保护长远规划(1977-1985年)》。1979 年,
军区重点对医院污水治理的进度、质量,以及设备运转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1980
年,军区召开第二次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总结了部队开展环保工作以来的经验
教训。1977-1985年,全区共有48个医疗单位建立了污水处理站, 含菌医疗污水得
到了治理。106医院于1979年建成全区第一个医院污水处理站。142医院建成自流虹
吸式污水处理设施。141医院建成一套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控制流程,处理医疗污水,
处理效果比较好。此外,治理工厂“三废”污染24项,占总数的37%;治理锅炉烟
尘污染489项,占总数的45%;有5个油库建立了污水处理站。
1986年开始,全区污染治理经费投资额逐年增加。军区对重点污染治理工程及
时给予指导,对关键通用设备,军区组织统一购置、统一安装、统一调试,使每年
的工程开工早、进展快、质量好,发挥了良好的投资效益。1986年,54862 部队胶
县造纸厂开挖了30余万立方米的氧化塘,利用天然生物法,治理造纸废水,方法简
单,环境效益明显。同年,军区对各单位《全区环境保护长远规划(1977-1985年)》
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在查清全区污染及治理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区环境保
护“七五”计划》。1986年以后,全区驻重点城市和驻旅游区部队的污染大部分得
到治理,驻其他地区部队营区的环境质量也有明显改善。同年还开展了创建“清洁
文明工厂”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军队、工厂、企业的清洁文明生产。
1991年以后,突出了污染治理重点。军区7423工厂是一个机械修理厂,有电镀、
酸洗、含油等多种废水,分散治理,不仅投资较高而且不便管理。军区采取综合治
理技术方案,投资近30万元新建了一个工业废水处理站,既治理了污水,又为该厂
煤气站提供冷却用水,使废水得到了综合利用。第9731工厂是军区的一个骨干企业,
工厂投资近200万元扩建和改造了含油污水处理场和工厂冷却水循环系统, 减少了
工厂废水外排量。第9734工厂是个污染大户,军区近几年连续给工厂投资治理污染,
先后完成造纸污水回收工程,改造了造纸黑液木素回收工程等污染治理项目。
1993年初,军区环保绿化委员会第二次全委会决定,对军区企业化工厂和军办
工厂的污染治理由军区无偿投资变为有偿投资,并制订了《济南军区污染治理有偿
投资实施办法》,使污染治理经费得到了有效利用,加快了污染治理步伐。在锅炉
烟尘治理方面,军区从1994年开始,对凡是需更换锅炉除尘器的单位,基本以实物
形式配发各有关单位,杜绝了消烟除尘经费的浪费,切实有效地治理了锅炉烟尘污
染。
1994年,军区对全区工厂、医院、油库、营以上修理分队等进行了污染源普查,
查清了全区污染源的种类、数量、污染因子和排放量,以及各类污染源的治理情况
等。
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全区有各类污染源2900多个,其中比较严重的895 个。
军区从1975年以来,累计投资约2900多万元,完成污染治理项目778项, 占应治理
总数的86.9%。其中废水48项,年废水排放量为973万吨,已治理28项, 废水治理
量913万吨,能达标排放的有364万吨,综合利用的为251万吨;工业废气26项, 年
废气排放量为4740万立方米,已治理11项,达标排放量为3077万立方米;工业固体
废物14项,年排放量为1.36万吨,已治理12项,治理量1.12万吨;工业噪声较严重
的有22项,已治理9项;医疗废水51项,年排放量273万吨,已治理29 项, 治理量
218万吨,治理达标率90%以上;油库含油污水3项,全部得到治理;其它污染源12
项,已治理5项;1吨以上锅炉烟尘722项,已治理684项。
1995年,军区9737工厂万亩芦苇湿地氧化塘造纸废水处理工程开工建设。该工
程地处黄河三角洲,拥有大面积盐碱滩涂废弃荒地,利用氧化塘处理后的废水,灌
入近万亩的湿地,湿地生长芦苇,芦苇再作为造纸原料使用,使造纸废水全部闭路
循环利用不再外排,既解决废水治理问题又提供了高质量的造纸原料。该工程主要
分3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氧化塘污水处理工程,开挖近千亩的氧化塘, 使造纸
废水基本上得到处理。同年7月完成工程设计,8月开工兴建,1996年10月建成使用;
第二阶段是芦苇湿地,使部分经处理过的废水得到利用;第三阶段是再利用两年时
间开挖6000亩的芦苇湿地,使全部废水得到循环利用。该工程建成后具有明显的生
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95年12月,军区环境监测中心站通过了国家级计量认证与资质考核评审。由
国防计量评审委员会,全军环境监测总站、山东省环保局、山东省技术监督局等单
位有关专家组成的国家级评审组,对军区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全面认证考核,并予
通过,这是全军区第一家率先通过国家级评审的二级监测站。
1995年底,军区全面总结了“八五”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
《济南军区“九五”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八五”期间,军区共投入2238万元,
治理各类污染源194项。根据全军环境保护“九五”计划的总目标和要求,“九五”
期间,军区环保工作要以“两少两好三提高”(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减少能源资源
消耗;防治污染效果好,绿化美化环境好;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提高环保投资效益,
提高营厂区环境质量)为中心,以提高营区环境质量为目的,以节能、降耗、 挖潜
为重点,积极开展污染防治,强化环境管理,使污染源治理率达到95%以上,推动
军区环保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