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辑 纪念建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4&rec=246&run=13

  建国时,山东省尚存一批历史纪念建筑,多为表现古代宗教思想和神话传说的
建筑。在济南、青岛等个别的大城市建有公园,但数量极少,且规模小,设施简陋。
  山东全境解放后,先后修建了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济南四里山革命烈士陵
园、台儿庄烈士陵园,重修了山东辛亥革命烈士陵园等,安置烈士遗骨,供人们缅
怀凭吊。后又陆续修建了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济南解放阁、
孟良崮战役纪念碑等建筑,还有聊城张自忠将军纪念馆、牟平杨子荣烈士纪念馆、
济宁运河地区抗日烈士纪念碑、博山焦裕禄纪念馆、金乡王杰烈士纪念碑、聊城孔
繁森纪念馆等诸多纪念建筑,以纪念革命历史、烈士和英模人物,弘扬革命精神。
  山东人文荟萃、名胜繁多,建国后陆续加以整修、复建。80年代后,山东省各
市地县把当地的历史古迹、风景名胜作为重要资源加以发掘利用,兴建了大量的纪
念性、观赏性的建筑工程。其中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工程如济南环城公园、李清照纪
念馆、大明湖汇波楼、万竹园、五龙潭公园,青岛的十山头公园、小鱼山公园,泰
山索道、岱顶观日廊,博山的颜山公园,烟台的秦始皇东巡宫,临沂的羲之公园、
银雀山竹简汉墓和滨州的黄河大桥桥标、蒲园,梁山水浒名胜,枣庄市的峄城石榴
园等。这些建筑大都体现了传统风格,突出了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具有很高的观
赏价值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临沂市区东郊。1949年开工,1950年6月建成纪念塔、
纪念堂和罗炳辉墓、张元寿墓、刘炎墓五大建筑。此后又陆续增建修葺,共建成塔、
堂、墓、馆、亭、碑等13处。陵园坐北朝南。大门为仿古建筑,前面并立四根红漆
明柱,横枋彩绘,斗拱相间,顶覆黄色琉璃瓦,园门与园内的纪念塔、纪念堂依次
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纪念塔高47.5米,以石灰石、花岗石和钢筋混凝土构成,平
面呈五角形,周围以石栏环绕。塔墩为亭式,五个角上各有两根石柱,石柱顶端镶
有革命战争年代军民战斗、支前和生产劳动等内容的石刻浮雕,浮雕下部镌刻着中
央和华东局领导的题词及碑文。塔的上部为攒金亭式,顶端置一大型景泰蓝红五角
星与下面的白色塔身相映衬。纪念塔屹立高耸,气势宏伟。塔后的纪念堂为宫殿式
建筑,高21.4米,底部平面长45米、宽19米,建筑面积855平方米。堂的上部为双
层飞檐,覆青色玻璃甬瓦,堂周围环以回廊,正面并立14根钢柱。堂迎门处立周恩
来、任弼时题词石碑,堂两侧置巨大联碑,碑面上镌刻着61813位革命烈士英名。
纪念堂庄严宏伟,气势磅礴。纪念堂前,绿草茵茵。草坪两侧,建有六座风格各异
的陵墓和罗炳辉将军纪念亭。其中张元寿墓呈螺旋梯形,墓高8.8米,直径13米,
以石灰石砌成;刘炎墓呈巨轮形,高8.5米,幅宽12米,以方石砌成;常恩多墓呈
方切角形,以花岗石砌成;汉斯·希伯墓为六角亭式,砖石砌成。罗炳辉墓后迁出,
1955年于原墓址建成罗炳辉遗像亭。该亭为古建筑形式,八角形木石结构,2层飞
檐,间以斗拱,顶覆绿色琉璃瓦,亭上刻有“瞻容思功”四字,亭内置罗炳辉将军
石质圆雕立像,高大伟岸,气宇轩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是山东解放后早期修建的
大型纪念性工程,全国著名的三大烈士陵园之一。
  济南四里山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济南市市区南部的马鞍山、四里山、五里山之
间。1949年开工修建。矗立在陵园北部四里山顶的纪念塔,高34.64米,钢筋混凝
土结构,崂山花岗石贴面,通体乳白色,顶部镶嵌红色花岗石刻成的直径2米的红
五角星,塔身南北两侧镶刻着毛泽东1949年6月亲题“革命烈士纪念塔”7个錾金大
字。塔座四周镶有花岗石浮雕和花卉图案。园内建有纪念堂。山坡丛林中安葬着王
尽美、邓恩铭、鲁伯峻、刘谦初等1500名革命烈士。园内幽静肃穆,绿树成荫。四
里山革命烈士陵园是山东解放后修建的最大的陵园之一,也是济南市的一处重要名
胜。
  泰山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泰山东路、万仙楼以北。为纪念1946年6月第一次解
放泰城时壮烈牺牲的新四军一纵三旅指战员,1946年7月修建。1947年4月国民党军
队占据泰城后,纪念碑遭到严重破坏,1953年按其原貌复修重建。纪念碑高10米,
上层5米,呈塔形的顶端镶有雕石红五星和军徽各一颗,四面为刻词。中层呈正方
形,每面宽2米,正面为石刻碑文,东、西、北三面镌刻着3311位烈士的英名。下
层碑座高1米,直径3米。底部台基高1米,以料石铺成。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全部
用泰山花岗石建造,雄浑凝重,庄严肃穆。
  台儿庄烈士陵园 位于枣庄市台儿庄镇北、枣台公路东侧。始建于1951年,占
地6.7公顷,有烈士墓1325座。1955年在陵园四周建成青砖花棱院墙和南大门,
1972年又在陵墓前建烈士纪念堂5间,面积170平方米,砖混结构,外带走廊,同时
修建西大门一座,门顶镶嵌铁质的“烈士陵园”四个大字。这里安葬着在1938年中
日台儿庄大战中壮烈牺牲的烈士的忠骨。
  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 位于湛山风景区太平山南坡。1978年开工,1981年6月
竣工。占地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由主厅和东、西厅组成,2层,台
基、墙身、顶檐呈三段式民族形式的殿堂建筑。台基为三层式,主厅高14米,长55
米、宽23米,矗立于最高层平台上,东、西展厅分列于中层平台两侧,与主厅构成
“品”字布局。三条花岗岩石阶呈倒“品”字形,与殿堂相呼应。馆前为广场。建
筑雄伟壮观、庄重严谨。
  临清市革命烈士纪念堂 位于临清市先锋路东首。1980年8月开工,1981年竣
工。建筑面积419平方米,底层总平面长46米,宽9米,建筑总高5.6米,建筑造价
13万元。单层仿古建筑,砖基础,砖混结构,木质外门窗,水刷石外墙。室内水磨
石地面,内墙刷涂料。由聊城地区建筑设计室设计,聊城地区建筑工程公司施工。
  重修辛亥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济南市千佛山东麓。1934年建成辛亥革命纪念塔
和部分墓室,日军侵占期间和“文化大革命”期间两次受到严重破坏。1982年开始
重修,1993年9月建成。重修工程新铺了4118平方米的甬道和广场,新建了影壁、
碑碣、花坛。 位于北端的黑色巨型花岗石影壁墙,正面刻着“辛亥革命山东烈士
墓”9个大字,背面是“重修陵园纪略”碑文。南端是整修后的纪念塔,塔呈四棱
棰形,塔北分列着辛亥革命山东领导人徐镜心等23位烈士墓。
  孟良崮战役纪念碑 位于蒙阴县大顶崮山顶。建于1985年7月。立面投影为“
山”字形,高20米。碑体为混凝土结构,乳白色,以3块刺刀形状的板块组成。碑
体下部为红色圆墙。基座为步枪枪托形状,黑色大理石贴面。建筑造型新颖、别致。
以纪念解放战争中在这里进行的著名的孟良崮战役。
  济南解放阁 位于济南市旧城墙的东南角、黑虎泉东北部。1965年在城垣旧址
上建造台基,高11米,四面收分,上刻陈毅亲题“解放阁”三个錾金大字。1985年
6月在台基上建阁,1986年9月竣工。建筑面积617.72平方米,高24.1米,连同台基
高35.1米,建筑造价150万元。钢筋混凝土沉井基础,钢筋混凝土柱、梁结构,古
建筑形式,3层飞檐,金黄琉璃瓦顶,黄色大理石地面。解放阁2层,底层为纪念厅,
厅正中青花岗石底座上刻有3米高浮雕;二层为展览厅,黄色大理石铺地,齐腰石
墙上四面开灯笼窗,外墙装饰花岗石和大理石。展览厅外是1.8米宽的露台,上立
雪花大理石栏杆。阁四周环廊相连,画栋雕梁,古典彩绘,水泥青砖铺地,总长
108米。台基西侧石壁上刻有碑文,记载1948年9月解放济南的战斗过程和建阁立亭
的历史意义。东侧石壁上刻有革命烈士英名。阁底层纪念厅10个展橱内陈列着济南
战役部分文物。解放阁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济南市建筑设计院设计,济南第一建
筑工程公司施工。
  重建太白楼 位于济宁市市中区。公元736年(唐开元二十四年),李白迁居济
宁,常于东门里闹市酒楼饮宴,该酒楼被称名“太白酒楼”,成为宋金元历代济宁
名胜。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济宁左卫指挥使狄明依原酒楼式样,迁建于城墙
上,名为“太白楼”。明末“太白楼”随城墙拆除而毁圮。1952年在旧城墙原址,
依照原楼式样,大量使用原楼构件材料重建。今太白楼底层平面长30米,宽13米,
2层,楼高15米,重檐歇山,灰瓦顶,青砖墙,朱栏游廊环绕。楼内厅堂、游廊和
院内置有清代所立的李白、杜甫、贺知章全身线刻画像石,李白“观澜”斗字碑,
自唐以来历代著名文人的诗词和乾隆的《登太白楼》等石匾、石联、碑碣40余块。
陈列着自唐以来各代编辑的李白作品集、选注本及当代书画家作品。太白楼四周方
砖铺地,花墙围绕。建筑古朴雅逸,雄浑凝重。
  李清照纪念堂 位于济南市趵突泉公园内。1959年利用清末所建的丁宝祯祠旧
址始建,1980年重新规划建成纪念堂,由郭沫若题写堂名。该纪念堂为传统的庭院
式建筑,总建筑面积362平方米,设有正厅、耳房、溪亭、叠翠轩和曲廊,正门为
钩连搭棚歇山式门楼,正厅为仿宋代风格的斗拱出挑式建筑。该建筑典雅、清丽、
精美,为纪念南宋时期济南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建。
  滨州黄河大桥桥标及蒲园 位于滨州市区南侧、黄河大桥南端。1986年11月开
工,1987年5月竣工。主体为横跨大桥的“H”形标塔,建筑总高47米,钢筋混凝土
承台基础,中间以螺纹钢管为主的钢结构,白色花岗石镶面,标塔内置旋梯,可登
顶俯瞰黄河及两岸风光。“H”分别为“黄河”二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又状似联
结两岸天堑的长桥。桥头两侧平面上建有两个对称的三角形,象征着神奇、美丽、
富饶的黄河三角洲。该建筑造型新颖别致,挺拔雄伟,寓意深邃隽永。由滨州地区
建筑设计院设计,滨州地区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北桥头广场立有明代古滨州农民起
义女首领唐赛儿的雕像。建黄河引桥时在桥北就地取土造湖,1987年建成蒲园。园
内建有湖心亭、飞来峰、长廊、唐赛儿纪念祠、儿童乐园、游泳池、旱冰场等,蒲
园融历史文化与时代风格于一体,布局严整,建筑精美。滨州黄河桥标与蒲园成为
黄河下游地区的一处著名的景观名胜和游览胜地。
  曲阜城标 位于曲阜市孔林东北104国道路口中心。1988年建成大型雕塑《齐
鲁迎宾曲》。建筑采用华表形式,通高21.7米。底柱17.7米,柱身为浮雕云龙图案,
双龙对翔,盘绕升腾,上方为直径2米的宝珠,宝珠上面置春秋时期马车一乘。马
车东向,高2米,骏马腾空飞跃作迎宾状,取《诗经》“驷介旁旁”之意。
  重修威海环翠楼 位于威海市环翠区西奈古山东麓。始建于1489年(明弘治二
年),威海卫指挥佥事王恺捐俸在此建造环翠楼,后屡加修葺。1942年12月被日军
焚毁。1978年山东省政府拨款重建环翠楼,1980年7月建成。新环翠楼高16.8米,
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混合结构,由亭、台、楼、廊组成古典式建筑。楼高3层,琉
璃瓦盖顶,卷棚飞檐。环翠楼公园内建有动物园、花园和儿童乐园。1986年10月又
落成邓世昌大型铜像,通高10.2米,像高4.2米。环翠楼建筑富丽、典雅、壮观。
由山东省建筑设计院设计,威海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