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辑 胶潍弥水文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4&rec=149&run=13

该区西与小清河水文区为邻,北临渤海莱州湾,东与胶东半岛水文区相连,南以
100米地形等高线为界。该区包括胶莱河流域的绝大部分和潍河、白浪河、弥河等河
的中下游地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米以下。各河除南胶莱河注入胶州湾外,其余各
河均北流注入莱州湾。河网密度0.26公里/平方公里。
该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一般为600~700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一般为80~100
毫米,由南向北递减。该区径流集中在汛期7~10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80%左
右。径流的年际变化很大,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的倍比在13~132之间。
该区的大部分位于各河中下游,地势平缓,河口附近又受海潮顶托影响,排泄困
难,因而易产生内涝。建国以后,以1964和1974年洪涝灾害较重,尤以1964年为重。
该年6~9月份降雨量超出常年同期降雨量的一倍以上,达960多毫米,平地积水,洪
水漫流。寿光、潍县、高密、昌邑、胶县、平度各县灾情最为严重。
该区河流多年平均水温为13.0~14.0℃。月平均水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为25.7
~27.5℃;月平均水温最低值出现在1月,为0.3~1.5℃。一般每年12月21日左右河
水封冻,翌年2月16日左右解冻开河。多年平均封冻天数为55天左右,最大冰厚0.30
米左右。
该区地表水多年平均矿化度为200~400毫克/升。潍河、弥河水质已遭受污染,
胶莱河干流也已有污染。
该区侵蚀模数较小,山丘区年侵蚀模数为100~500吨/平方公里,平原区为50~
100吨/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潍河、弥河、白浪河含沙量较高,为2.1
~4.4公斤/立方米。胶莱河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一般在1.0~1.5公斤/立方米,南
胶莱河干流最小,不足0.5公斤/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