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队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6&rec=69&run=13

  山东石油钻井队伍是随着华北石油普查和胜利油田石油会战的开展逐步发展起
来的。1955年,地质部在济南成立华北石油普查大队,设置3部浅钻;1956年,石
油工业部华北石油钻探大队成立,下设3个深井钻井队,共同开展华北平原的石油
普查工作。1958~1961年,石油工业部所属8个钻井队调至山东。
  1964年,为适应东营地区大规模石油勘探会战的需要,石油工业部正式组建华
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下设钻井一大队、二大队和钻井工程处,钻井队增加到
15个。1965年,石油工业部从大庆、玉门、新疆、四川等油田调入大批钻井队伍会
师东营,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成立九二三厂钻井指挥部,下设3个钻井大队
和相应的后勤生产辅助单位,钻井队增加到40个。1972年,参加江汉石油会战的钻
井2团和钻井13团全部调入胜利油田,根据实际需要,成立了3个钻井指挥部,原钻
井指挥部改为钻井第一指挥部,河口地区设钻井第二指挥部,临盘地区设钻井第三
指挥部,全油田钻井队增加到60个。1978年,为适应海上石油勘探需要,钻井指挥
部组建1个浅海钻井队。
  1983年4月,以钻井指挥部和河口指挥部所属钻井单位为基础,成立胜利油田
钻井工程公司,下设5个钻井分公司、1个浅海钻井公司和相应的后勤生产辅助单位。
6月,为加快海上钻井步伐,将浅海钻井公司改为胜利油田浅海钻井工程公司,成
为隶属油田的二级单位。1984年,钻井工程公司又新成立钻井六分公司,全油田钻
井队达98个。1989年6月,胜利油田钻井工程公司改称钻井总公司,钻井队发展到
138个。
  1993年7月,为适应走向市场和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胜利油田对原钻井总公
司的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按照专业化管理的原则,解体原钻井总公司,组建
胜利钻井集团公司和9个独立的生产经营实体公司,将原钻井总公司所属6个钻井公
司和地质、机修、运输公司分离出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在生
产、计划、财务、经营承包等生产经营方面类同于油田二级单位。
  1995年3月,胜利油田进一步深化钻井体制改革,解体钻井集团公司,组建钻
井工程总公司、钻井公共事业总公司、塔里木胜利钻井公司,并将钻井一、二、三、
四、五、六公司升格为直属油田的二级单位(其中钻井六公司于1995年8月整体转入
采油系统),使其打破地域界限,实行招标打井,整个钻井系统步入依托内部钻井
市场,开拓外部钻井市场,努力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效益、求发展的新时期。
  图2-1 钻探华8井,为发现胜利油田做出突出贡献的石油工业部32120钻井队
  1978年4月,胜利油田钻井指挥部被中共山东省委命名为大庆式企业。1984~
1989年,胜利油田钻井工程公司连续6年在全国石油企业同工种基层社会主义劳动
竞赛中获奖牌总数第一,先后荣获金牌27队次,银牌29队次,铜牌39队次。1986~
1992年,该公司连续7年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