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营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6&rec=429&run=13

  60~70年代,胜利油田各单位兴办工商业项目主要是安置家属,完成上级下达
的各项生产或服务任务。二级单位的工商项目,一般放在农副业大队,由1名副大
队长兼职做一些简单的筹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在管理上,普遍采取行政指令的方
式。
  进入80年代,胜利油田工商业系统开始改革,加强经营管理。1982年6月,胜
利油田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属工副业生产管理的通知》,从管理、供销、结算、
原材料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组织领导等方面对工副业生产作了制度和政策方面的
规定。从1984年起,胜利油田工商系统各企业内部普遍实行经济责任制。主要有4
种形式:一是联产计酬责任制。1984年,运输橡胶厂对胶板车间下达了年产胶板
260吨、产值156万元的计划,规定每超产1吨奖励60元,欠产1吨罚120元。二是承
包制。油田机关家属管理站1985年与“三八”饭店签订了饭店年上交利润1万元、
超利润自行分配的承包合同。三是劳务结算。对各单位的浴池,油田从企业中按每
人每天2.7元付给所属家属管理站,家属管理站扣除0.3元的管理费,余额为家属个
人收入。四是个体经济上交责任制。1985年,运输处规定,家属个人开设的日用品
小卖店,每月要向管理站上交30元,其余收入由家属个人支配,管理站负责供给口
粮。1985年,胜利油田劳动服务公司开展“全方位经营活动”,当年创产值1.15亿
元、利润2510万元。1989年,油建一部劳动服务公司试行了职工和企业经营者有限
股份制,筹集职工入股资金40万元。1990年,胜利油田农工商系统90%的工商厂点
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
  进入90年代,胜利油田进一步加强了对多种经营工作的管理。1990年,胜利油
田撤销了农业开发研究院、莱州湾建设指挥部两个农业单位和农副业处、家属管理
处两个职能处室及劳动服务公司,合并成立了农工商总公司,对全局多种经营各产
业实行统一领导。1993年,胜利油田组建了多种经营处,对全局多种经营实行归口
管理,二级单位也成立了多种经营科和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1991~1995年,胜利
油田先后制定出台了《多种经营企业规范意见》、《引进人才、技术、资金管理办
法》等制度和规定,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多种经营发展的政策性措施,对多种经营的
项目管理、产品销售、农业生产及职工福利待遇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多种经
营企业的实际情况,胜利油田按4个层次实行宏观指导管理:对全局有影响、发展
前景好、实力比较强的企业定为局属经济实体,由管理局直接管理;对已具有一定
生产经营规模和发展优势的单位,加压力、定目标,增大扶持力度;对有一定发展
优势但基础较弱的单位,明确发展重点,促其尽快形成规模效益;对起步晚、基础
薄弱、缺乏优势的小单位,帮他们选准发展突破口,积极、稳妥发展。多种经营企
业各单位,借鉴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了全员
劳动合同制、承包制、聘任制为主的管理机制,同时不断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加强资金、产品质量、市场营销、财务等管理,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治厂兴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