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劳动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6&rec=350&run=13

  1964年会战以来,胜利油田始终注意职工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发,并进行了
多层次的改进和完善。1984年油田下发了《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办法》,
并分别于1989和1994年进行了修订。1992年2月成立了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劳
动防护用品检验站。到1995年底,胜利油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
度和管理体系,劳动防护用品实现了“标准、款式、颜色、标志、功能”五统一,
形成了工种齐全、品种多样、防护功能可靠、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系列。
  1984年,胜利油田成立了职业病防治所,对有害作业场所危害因素进行摸底调
查,对危害程度进行分级,建立健全了工业卫生档案。1986~1995年,全油田投资
1411万元,治理有害场所233个,对新建、改建、扩建的生产工程项目实现“三同
时”,使全油田生产噪声、毒物、粉尘和放射性等有害厂点基本得到改善,合格率
达82%以上,劳动卫生监测率、体检率达75%以上。
  针对前线基层队生产设施安全防护能力低、保护装置差、易引发事故的状况,
胜利油田展开了安全科技的攻关和推广。1986~1995年,全油田累计投入资金1.69
亿元,安排技改项目2683项,推广2615项,整改了一大批事故隐患。对油气泵站、
液化气站、成品油库等易燃易爆场所安装了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对安全生产的要害
岗位设置了安全标志,在作业队采用了低压照明或安全隔离电源及安全吊卡销,钻
井队实现了护罩齐全、电路规格化,提高了设备的防护能力。1978年钻井系统平均
5天发生一起死亡事故,经过安全科技攻关后,全油田138个钻井队创造了连续455
天没出现一起死亡事故的全国钻井安全生产纪录。
  1992年8月,胜利油田成立了特种危险设备检验站,对各种起重机械、厂内驾
驶车辆等特种危险设备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加强了对特种危险设备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