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基层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6&rec=315&run=13

  会战初期,胜利油田从学习大庆经验入手,以加强“三基”(基层建设、基础
工作、基本功训练)工作为重点,狠抓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建设,培养和树立队
伍“三老四严”(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
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四个一样”(对待革命工作夜晚和白天一样、坏天气和
好天气一样、领导在场和领导不在场一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样)的作风和
实事求是、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开展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四过硬、七落实”(
“四过硬”即岗位责任制、本岗位基本功、设备保养、生活管理要过硬,“七落实”
即党支部生活、团支部生活、群众政治生活、政治学习、个别谈话、干部参加劳动、
伙委会等7项基层政治工作制度落实)活动和“比学赶帮”的五好竞赛。“文化大革
命”后期,胜利油田为加强基层建设,恢复开展“学大庆”活动,1975、1976年突
出树立宣扬了“铁人式英雄钻井队”3252钻井队等34个标杆单位。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后,胜利油田以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目标,不断采取措施加强基层建设。
  “六五”期间,广泛开展争创“文明队”、“文明岗位”、“文明班组”活动。
1983年,胜利油田党委召开有1800人参加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命名胜采22队
等10个生产建设基层单位为“基层建设模范”,吴选礼等10人为“模范政治指导员
(党支部书记)”。1984年涌现出文明队和文明车间360个、文明班组976个、文明个
人5446名。1984~1991年,在石油工业部开展的同工种基层队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
胜利油田先后有88个队(次)荣获金牌、129个队(次)荣获银牌、153个队(次)荣获铜
牌。其中钻井总公司井架安装4队、孤岛采油厂作业519队、胜利采油厂采油12队连
续8年荣获金牌。
  “七五”期间,主要是稳定和巩固一线队伍,加强基础工作、基层思想政治工
作和文化技术培训工作,进行劳动组织、劳动制度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制订各种工
作条例、规范和标准,逐步形成了一套基层建设工作制度。1986年11月,胜利油田
党委召开有1200人参加的基层建设工作会议。5年间,胜利油田采取多种稳定一线
基层队的措施,下大力气改善一线队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了一线队伍的工资
和奖金标准,对一线职工在住院看病、爱人调动、家属落户参加劳动、住房分配、
子女入学入托、生活物资供应、农转非等7个方面实行优先照顾。1987年9月,胜利
油田党委和会战指挥部举行隆重仪式,向全油田6530多名在一线岗位连续工作15年
以上的老职工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章。1988年,印发了《胜利油田加强和改进基层思
想政治工作的有关规定(试行)》,确立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方法和基层思
想政治工作的7项制度。1989年,制定了《胜利石油管理局领导干部关于认真抓好
基层建设的几项规定》,确立了领导干部建立基层联系点和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工
作制度。
  “八五”期间,胜利油田基层建设突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的新思
路,以制度建设为“龙头”,修订完善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需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
操作规程,使基层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标准化的轨道。全局新建、
修订管理制度16538项、岗位责任制32544项、操作规程7064项。局机关和各二级机
关坚持发扬“三个面向”(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五到现场”(供应
到现场、分配到现场、计划到现场、送料到现场、调度到现场)的工作作风,形成
了“领导挂点、处(科)室包队、机关干部蹲点”的工作制度,制定了《胜利石油管
理局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三同”工作条例》(其中“三同”指机关干部与基层职
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基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5年间,油田机关和二级机关
与基层建立联系点1000余个,油田机关下派200余人到一线基层队蹲点,192人到一
线基层队挂职锻炼。1991年,在全局开展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达标活动,有893个
基层单位达标。1992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加强基层建设的通知》
,规定基层只建立八本三帐(八本指党支部工作记录本、思想政治工作记录本、基
层工会工作记录本、基层团支部工作记录本、生产管理活动记录本、干部值班记录
本、安全活动记录本、职工教育培训记录本,三帐指方针目标动态管理台帐、生产
技术指标台帐、职工考核奖惩台帐),切实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比。1993年开始,
在全局推行上岗、试岗、待岗“三岗制”动态管理,广大职工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
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1994年,召开了有1500人参加的基层建设经
验交流会,树立了16个基层建设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