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干部来源、调动和构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6&rec=297&run=13

  胜利油田干部队伍的来源,主要有从石油系统和地方调入、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工人转干和录干、工人聘干、大中专毕业生分配等5种渠道。会战初期,华北石油
勘探会战总指挥部的干部主要是从石油系统调入。到1995年,胜利油田共从石油系
统和地方调入干部22251名,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2614名。1984年为14104名“以
工代干”人员办理了转干或转正补办手续。1986年录用1343名“五大”(职工大学、
电视大学、夜大学、业余大学、自修大学)毕业生和代教人员为干部。自1985年开
始从优秀工人中选聘干部。80年代后,大中专毕业生分配逐渐成为胜利油田干部来
源的重要渠道,到1995年共接收大中专毕业生26949名。
  根据石油工业部的统一部署,胜利油田也向其他石油单位输送了大批干部,仅
成批调往六四一厂、江苏油田、中原油田等单位的干部就达8380名。1983年10月东
营市成立后,胜利油田先后抽调800多名干部参加了东营市的建设,有些干部曾在
东营市担任领导职务。其中,李晔、李敬、周永康、陆人杰先后担任中共东营市委
书记,唐生海曾任东营市市长,张慎三、唐生海先后任东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
永祯、赵芳清先后任东营市政协主席。
  1995年底,胜利油田共有各类干部57252人,占职工总数的30.14%。其中,政
工干部6716名,占干部总数的11.7%;行政管理干部15109名,占26.4%;专业技
术干部52105名(含在政工、行政管理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占91%。党员干部
24226名,占干部总数的42.3%。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11178名,占19.5%;大
专学历的12688名,占22.2%;中专学历的19751名,占34.5%;高中学历的5434名,
占9.5%;初中以下学历的8201名,占14.3%。35岁以下的干部30372名,占干部总
数的53%;55岁以上的2652名,占4.6%。局级干部21人、处级干部1315人、科级
干部7483人,占干部总数的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