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学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6&rec=271&run=13

  1964年,胜利油田创办了第一所学校--九二三厂职工子弟学校,有小学生278
人,大部分在校住宿,从学习到生活由学校统一管理。1965年,新建了采油、卫东
等8所小学,学生增至1586人。随着油田生产建设的迅速发展,职工、家属队伍不
断扩大,适龄儿童入学数量急剧增加。1980年,小学增至78所,学生增至50016人。
之后,根据“就近入学,统一规划,合理布点”的建校原则,对学校进行整体规划
调整,到1995年底,共有小学57所,在校学生30538人。
  胜利油田的小学教育,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统一颁布的教学计划,安排
学制、设置课程。1968年前实行6年制,之后改为5年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小
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完善,1978年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对小学
课程设置进行调整。1979年,各小学有计划地开设石油知识课,结合自然常识课教
学,学习石油常识。1981年起,油田按照部颁标准设置小学课程。
  胜利油田的小学教师队伍随着油田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1964年有小学
教师12人,1965年增至79人,1976年增至945人,另聘家属代课教师406人。1985年
起,油田加强了师范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中小学教师。到1995年底,全油田共有小
学教师2288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934人,具备合格学历者占91.3%。
  从1985年起,油田小学升初中实行就近入学,变升学为升级,小学的入学率、
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分别达到99.6%、99.7%、99.46%和99.97%。1986年2
月18日,胜利油田普及小学教育得到省政府的认可。
  胜利油田学校创办之初,小学校舍面积仅有1388平方米,全部为干打垒或简易
房,冬天透风,夏天漏雨,学生用的是土制课桌和自带的小板凳,各种设施无一配套,
办学条件极其简陋。1979年,油田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成龙配套建设”和
“加强小学、初中,尽量集中办学,适当调整高中”的原则,加强了学校建设。到
1985年,小学校舍面积达到6.8万平方米,50%的小学达到教学仪器设施基本配套,
78%的中小学实验室、图书资料室、办公用品达到配齐标准。到1995年,全油田小
学占地面积70.1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7.7万平方米,小学总藏书量488608册,学生
人均占有图书16册,实现了班班有投影仪,校校有录放像设备,75%的小学达到国
家教委1986年颁布的电教器材和实验仪器一、二类配备标准,99.1%的学校基本达
到义务教育“六配套”(校舍、院墙、操场、校门、厕所、课桌凳配套)标准。
  胜利油田在学校积极开展“创特色、上水平、争一流”活动,出现了一批省级
示范学校。孤岛小学、孤东采油厂中华村小学成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中华村小学、
胜利油田实验小学成为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胜利油田第二小学、胜采小学被
定为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