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勘探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6&rec=25&run=13

  自1956年钻探华1井以来,临清坳陷东部的勘探工作大致可分成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6~1961年):区域侦察。本阶段为华北石油普查勘探初期,地质
部华北石油普查大队完成了1∶100万和1∶20万的重力、磁力、电法普查,并开展
了“五一型”地震概查。1956年石油工业部华北石油钻探大队在河北省钻探了华1
井后,在临清坳陷山东省境内部分钻了华3、4、6等3口参数井,证实坳陷内中、新
生代地层较厚,但未发现良好的生油层系,仅在华4井奥陶系中见到油斑、油迹显
示。1961年在济阳坳陷钻探的华8井获工业油流后,石油工业部将勘探重点转移到
济阳、黄骅坳陷。
  第二阶段(1970~1976年):发现生油层系。胜利油田勘探队伍完成地震测线
4615千米,其中“五一型”1462.6千米、单次模拟2158.3千米、6次模拟994千米。
在德州凹陷的夏津、恩城构造带进行钻探,共钻探井4口(德参1、2井,许1、2井),
在下第三系沙三、四段发现生油层。1975年在莘县凹陷堂邑潜山钻探堂古1井,于
奥陶系中见油气显示,电测解释1层厚17.6米为气水同层,测试见少量天然气。
  第三阶段(1977~1986年):寻找古潜山和第三系油气田。1975年华北任丘油田
发现后,胜利油田的勘探队伍再次进入临清坳陷,参加寻找古潜山及第三系油气田。
地调一大队开展全区普查和北堂邑-康庄潜山的详查,完成地震测线6523千米,其
中6次模拟6269千米、12次模拟254千米。同时钻探姜店构造带和堂邑潜山带,共钻
探井10口(姜1、韩1、贾1、韩参1、莘参1、康古1、2、3井、堂古2、3井)。中原石
油勘探局钻探的莘参1井,揭示了沙三、四段有厚500余米的暗色地层,进一步坚定
了在本区找油的信心。
  第四阶段(1987~1995年):加强综合勘探,获得工业油流。1987~1990年,胜
利油田在这个地区主要进行数字地震勘探,完成多次覆盖测线共7793千米,在莘县
凹陷测网密度已达到1.2×1.2千米,梁水镇-堂邑地区主测线已加密到600米,为莘
县凹陷内构造带的评价奠定了基础。在钻探中,贾1井、禹2井在沙河街组一段、三
段钻遇生油层。中原石油勘探局在莘县凹陷梁水镇地区钻探莘1、2、3等井,进一
步证实了梁水镇洼陷是一个油源条件较好的洼陷。沙三段是主要的生油层。
  1989年,胜利油田钻井一公司在贾寨地区钻探贾2井。该井于5月29日开钻,8
月22日完钻,完钻井深3075米,层位为孔店组。电测解释有可疑气层4.5米,油干
层2层厚9.4米,测试2680.6~2691.8米井段2层厚9.4米,长筒泵抽汲,冲程5~6米,
日产油3~4.5立方米,突破了出油关。
  1990年以后,定洼选带和有利区带评价为目的,对临清坳陷东部油气成藏条件
进行了综合研究,同时对古生界煤成气的成藏条件开展了基础研究工作。这期间,
对德南、禹城、沈庄3个洼陷进行了重点钻探。在德南洼陷钻探了德1、3、4、5、6、
9,德斜10,德11、12,德古1井,在禹城洼陷钻探了禹5、7、8井,在沈庄洼陷钻
探了沈参1、沈2井,在上述15口井中,电测解释有油层井6口(德1、6、11,德斜10,
禹5、8),见油气显示井4口(德3、9,德古1,沈2)。特别是1990年11月完钻的德1
井,于沙四段2423.3~2438.4米井段,电测解释有油层2层厚3.4米,射开2434.4~
2438.3米井段1层厚3.9米,长筒泵抽汲,日产油10.9吨。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取得
了两点主要认识:(一)临清坳陷东部全区资源丰度较低,但在禹城洼陷、德南洼陷、
梁水镇洼陷富集,这三个洼陷都具有形成中小型油气田的条件,已经在多口井见到
油层和油气显示。(二)根据区域地质综合分析,认为以C-P煤系地层的煤成气资源
较为丰富,也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