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山东石油学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36&rec=219&run=13

  1979年3月于胜利油田成立。该会是全省石油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
业务上受中国石油学会指导,受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领导和山东省社团管理办公室
的监督与管理。其办事机构为山东石油学会秘书处,设在胜利石油管理局。主要会
员单位有:胜利石油管理局、齐鲁石化公司、石油大学、山东大学、海洋大学、华
东勘察设计院、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与石油钻井研究所、济南炼油厂、青岛石油
化工厂。
  1979年3月10~12日在胜利油田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
由65人组成的第1届理事会,其中常务理事28人,姚福林任理事长,于万祥、杨光
华、叶大信、张人和、叶蜚庭、龙守信任副理事长,叶蜚庭兼任秘书长。学会设石
油地质、石油工程和石油炼制3个专业学组。第一届理事会期间,该会围绕促进山
东石油工业生产建设开展了各种类型学术活动,自身也不断发展壮大,到1981年底,
学会设置石油物探、石油地质、石油钻井、石油测井、石油炼制、石油机械、石油
开采、油田建设等8个专业学组,学会会员由建会初的875人发展到1569人,分布在
全省11个地、市的32个单位。
  1982年5月17~19日,该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选举产生了由55
人组成的第二届理事会,其中常务理事18人,姚福林任理事长,胡湘炯、于万祥、
叶大信、叶蜚庭、丁柏昌任副理事长,叶蜚庭兼任秘书长。第二届理事会期间,学
会专业学组更名为专业委员会,并决定建立山东石油学会基层委员会。到1985年底,
学会设置石油物探、地质、钻井、测井、开采、机械、炼制、经济、油田建设、腐
蚀与保护等10个专业委员会和优秀论文评选、科普两个工作委员会,以及19个基层
委员会。会员216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90人、中级职称的1845人。
  1985年5月22~24日,该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胜利油田烟台疗养院召开,
选举产生了由56人组成的第三届理事会,其中常务理事19人,朱文科任理事长,介
霖、胡湘炯、丁柏昌、于万祥任副理事长,介霖兼任秘书长。第三届理事会期间,
学会有10个专业委员会、21个基层委员会、2个工作委员会,并筹建成立了科技咨
询服务部。会员2882人,会员单位增加到50个。
  1988年6月1~2日,该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召开,
选举产生了由67人组成的第四届理事会,其中常务理事20人,朱文科任理事长,张
一伟、叶大信、孙绍德、郝敦典任副理事长,叶大信兼任秘书长。会议通过了会员
代表大会每4年举行一次的决议,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民主办会的原则,
改善运行机制、增加自筹经费比重和增强学会活力的办会方向。第四届理事会期间,
会员发展到5171人,增设了物资管理委员会。
  1992年5月21~23日,该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齐鲁石化公司召开,选举产
生了由80人组成的第五届理事会,其中常务理事23人,陆人杰任理事长,李秀生、
吕振环、叶大信、宋万超任副理事长,叶大信兼任秘书长。1993年3月五届二次理
事扩大会议上增补赫永昌、陈玉常为副理事长。到1995年底,会员发展到5941人,
设11个专业委员会、2个工作委员会、1个科技咨询服务部顾问委员会、56个基层委
员会和会员单位、11个团体会员单位。
  该会自1979年成立到1995年底,围绕山东石油生产、科研、经济和教育等工作,
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学术、科普活动。其中,组织国内外学术研讨会573次,有
53738人次参加;科技讲座478次,有26367人次参加;技术培训(学习)班580期,有
17626人次参加;科技和野外地质考察102次,有1493人次参加;举办青少年石油科
技夏令营13期;组织编写出版了《石油地质知识》、《石油地质科普常识》、《石
油勘探》、《泥浆泵使用手册》、《石油炼制工人科普读物》等;出版《山东石油
学会科技论文选编》6期。通过一系列科技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活动,将提出的一
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生产建设中去,在油气增储上产、技术改造、节
能降耗、原油深加工、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为促进石油科技进步、人才成长、推动山东石油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该会自1990年起,先后被中国科协评为省级学会先进集体、中国科协第二届金
牛奖先进集体,连续5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学会之星”称号。1989~1995年,先后
被省科委、省科协、中国石油学会授予“先进集体”、“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第三届中国石油学会先进集体”、“首届优秀民办科技机构”、“科技咨询工作先
进集体”等荣誉称号。